第70章 建房

目送着王建明那辆略显陈旧的桑塔纳卷起一阵尘土,消失在道路尽头,苏九脸上的笑容才缓缓敛去,重新恢复了那种古井无波的平静。

苏九将目光从远方收回。

王建明这步棋落下,短时间内,深圳那边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

他紧绷了几个月的神经,也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了。

九天科技的厂房和办公室,都设在青山镇靠近县城的边缘地带。

虽然他现在几乎是以厂为家,但严格意义上,他的家,还在青山镇更靠里一些的老街上。

算算时间,自从重生回来,一头扎进创办九天科技的事务里,他已经快两个月没有好好回过那个家了。

母亲李秀梅,还有正在读高中的妹妹苏施施,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前世,他为了事业常年在外奔波,忽略了家人,直到母亲病倒、妹妹辍学,他才幡然悔悟,却为时已晚。

这一世,他绝不能重蹈覆辙。

事业要搞,家人,更要守护好。

而且,他心里一直有个计划——给家里盖一栋新房子。

这件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想到这里,苏九不再犹豫,对助理交代了几句后续的工作安排,便朝着家的方向回去。

青山镇不算大,穿过几条略显坑洼的土路,再拐进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老街,苏九很快就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小院门前。

轻轻推开虚掩的木门,院子里,母亲李秀梅正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择菜。

看到苏九回来,她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立刻绽开了惊喜的笑容:“小九?你咋这时候回来了?不是说厂里忙吗?”

“妈,我回来看看。”苏九笑着走上前接过母亲手里的菜篮,“最近不那么忙了,能稍微喘口气。”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李秀梅高兴地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仔细打量着儿子,“瘦了点,也黑了点,在外面肯定没好好吃饭吧?等着,妈这就去给你买条鱼,晚上给你炖汤喝!”

看着母亲那发自内心的关切和喜悦,苏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就是家,是他奋斗的意义之一。

“妈,不用那么麻烦,家里有啥吃啥就行。”苏九拉住急着要出门的母亲。

“那哪行?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李秀梅坚持着。

正说着,院门又被推开,一个扎着马尾辫,背着书包的少女探头探脑地走了进来,正是苏九的妹妹苏施施。

“妈,我回来……呀!哥?!”苏施施看到苏九,眼睛瞬间亮了。

书包往旁边一扔,像只小燕子似的扑了过来,“哥,你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你被厂里的机器怪兽抓走了呢!”

苏九笑着揉了揉妹妹的头发:“就你贫。学习怎么样?没偷懒吧?”

“哼,我可是我们班前三名!”苏施施骄傲地扬了扬下巴,随即又凑近小声问道,“哥,你厂子是不是赚大钱了?给我买新文具了吗?”

“你呀,就知道惦记这个。”苏九无奈地笑了笑,“放心,少不了你的。”

一家人久别重逢,气氛温馨而融洽。

李秀梅手脚麻利地张罗晚饭,苏施施则叽叽喳喳地跟苏九说着学校里的趣事。

晚饭很快准备好了,简单的三菜一汤,却充满了家的味道。

饭桌上,李秀梅不停地给苏九夹菜,嘘寒问暖。

苏九吃了几口,放下筷子,看着母亲和妹妹,郑重地开口道:“妈,施施,我这次回来,除了看看你们,还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

李秀梅和苏施施都停下了筷子,看向他。

“咱们家这房子,太旧了,也太小了。”苏九缓缓说道,“我想着,现在我手里稍微宽裕了点,咱们盖个新房子吧。”

“盖新房?”李秀梅闻言,先是一喜,但旋即眉头就蹙了起来。

脸上露出了担忧之色,“小九啊,盖房子是好事,可是……咱们家没有宅基地啊。你爸走得早,当初分的宅基地早就被占了,后来一直没批下来新的。这几年镇上管得越来越严,没有宅基地,可不让随便盖房子的。”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特别是在八十年代,土地管理逐渐规范,宅基地的审批变得困难起来。

任何政策刚出来的时候,执行最严格,相反,等过几年,管理就没有那么严格了。

后世一直到一几年的时候,才开始严格起来。

尤其是在镇中心地带,没有合法的宅基地,私自建房就是违章建筑,随时可能被拆除。

苏施施也嘟起了嘴:“是啊哥,我们同学家盖房子,光批那块地就跑了好久呢。”

看着母亲和妹妹担忧的表情,苏九却显得胸有成竹。

这个问题,他早就考虑过了,而且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他微微一笑,说道:“妈,镇上确实不好批。不过,我们可以去别的地方建。”

“别的地方?”李秀梅疑惑,“去哪儿建?”

苏九目光温和,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去去舅舅家那里建。”

“去你舅舅家?”李秀梅愣了一下。

苏九点了点头,解释道:“舅舅家在栗山村村口,地方宽敞。而且,舅舅一个人过,舅妈前几年也走了,他无儿无女的。咱们把房子建在他家,一来有个照应,二来,也热闹些。”

最关键的是,苏九没有说出口的,是舅舅李光明对他们家的恩情。

这些年,要不是李光明时常接济,偷偷塞钱塞粮,甚至帮着干农活,李秀梅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半大的孩子,日子不知道要艰难多少倍。

苏九能顺利读完大学,舅舅在背后的支持功不可没。

于情于理,把新房子建在舅舅那边,既解决了宅基地的难题,又能更好地照顾和报答舅舅,这无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听完苏九的解释,李秀梅沉默了。

她自然明白弟弟对自家的好,也知道儿子这个提议的好处。

只是,这毕竟是件大事,还需要好好想想,更需要去和弟弟商量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