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周代肇始

《周易》是中华文化源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经之首。中医经常说“医易同源”,但同源的实际意义并不详细明晰,也没有什么临床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所以一般只是说说而已。我在知天命之年后,逐渐对《周易》发生兴趣,进而有些感悟。我认为,“医易同源”主要指的是《周易》和《内经》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但站在医生的角度来看,在关系人的健康与疾病等问题上,它们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这就是我提出的“《周易》《内经》互补说”。两书均涉及人的健康与疾病乃至预防和治疗,但《周易》重在调心,《内经》重在调身;《周易》关心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内经》关心的是人与自然以及脏腑经络的平衡有序。只有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体自身浑然一体,平衡统一,才是真正的健康。肿瘤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现问题,而《周易》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绝对是高瞻远瞩,直击要害。多年的临床实践和阅历使我体会到,读《周易》,学做人,就是有效的预防肿瘤的途径和方法。

《周易》的第一卦乾卦中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乾卦讲的可不仅仅是一味进取,而是阶段分明,按部就班,秩序井然。即如“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就是一个人生资历不同阶段的循序渐进过程。处理得正确,把握得恰到好处,则无往而不胜,反之,反常的举动则是失败的根源、疾病的诱因。这就像知识分子的不同职称客观上对自身的要求不同,初级职称是在“潜龙勿用”阶段,要踏踏实实打基础,不是显示自己的时候,“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中级职称是“见龙在田”阶段,有了一定自由(或在水里或在田里),甚至“或跃在渊”(必要时也要显示自己的实力),但老是突出表现就超越实际了;高级职称就是“飞龙在天”极端,可以充分发挥,积极表现,尽己所能;但不管是正高还是副高,都要有分寸,不能太过,否则“亢龙有悔”,“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只有“群龙无首”,和大家融为一体,不过分突出自己,才安全长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大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这些论述和思想,是《内经》“高下不相慕”的行为模板。我们发现,许多肿瘤患者都有所愿不遂,情绪压抑太久的经历。这一个方面是超越了自己的实际能力,一方面可能是过犹不及栽了跟头,悔恨莫名。临床研究表明,不良情绪是癌细胞的促发剂。有数据显示,90%以上的肿瘤患者患病与心理、情绪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精神创伤、不良情绪都有可能成为癌症的诱因。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到人体多个系统,一旦拥有这些负面的情绪,很容易通过大脑的反射降低身体的生理功能,造成能力降低或缺失,使机体从抗癌抑癌状态转向致癌状态。现代医学早就有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是怎么样理顺人与社会的关系,却是乏善可陈。而上述《周易》的名言何尝不是一剂良方。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什么是好工作,适合自己的就是好工作。中级职称游刃有余,远比高级职称勉强应付对健康有利,这就是《周易》“大有”卦“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的启示,所以“《象》(对卦象、卦义、爻辞解释的古书)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简单地说,就是20吨位的车,装15吨,就是安全的,装25吨、30吨,就超载了,危险了。

《周易》的第二卦坤卦中的名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是和阳刚相对的另一面,如大地,如母亲,深厚广大,承载万物,宽容博大。社会是大家,家是小社会。母亲、妻子是家庭的主角。和睦的家庭是人在社会上事业成功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说,这里是讨论怎么样处理好家庭关系的篇章。其中的“括囊无咎”就是缄口不言,出语谨慎,就不会有祸患。古语讲得好,“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就是这个道理。第三十七卦“家人”中有“家人,利女贞”,《彖传》(对卦辞解释的古书)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正家而天下定矣”,也和这个观点一致。其中“富家,大吉”,《象传》解释说“富家大吉,顺在位也”,很有道理。也就是家庭成员要各得其所。当然,《象传》“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也是很重要的。家庭成员的团结,家风正,气氛好必然有利于健康。从长远看,良好的家风和心态往往影响几代人。正如《文言》对坤卦的解释:“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从肿瘤临床来看,家庭不和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因。现代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或者说癌症的分布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但癌症的发生决定于内因和外因,在具有遗传特征的基础上,癌症是否形成,还取决于精神、环境、饮食及生活习惯等诸多后天因素及外界致癌物的综合作用。而最重要的是,家庭的理解、关爱、支持是癌症患者战胜疾病的坚强后盾,这才是《周易》给我们最有价值的启示。

事实上,《周易》作为中华民族最高智慧的象征,高瞻远瞩,纲举目张,对中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我们常说的“水火既济”“预防为主”等就出自其中。第六十三卦既济卦就有“既济,亨小,利贞”,《象传》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既济是完成之意。正如《说卦》所谓:“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所以,站在肿瘤防治的观点来看,《周易》是未著一字,尽得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