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一、西医部分

1.定义及临床特点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又名鼻后滴漏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是指鼻腔、鼻窦炎性病变引起鼻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的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是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本病的主要特点是患者出现持续性咳嗽,还可表现为鼻腔分泌物增加、频繁清嗓、鼻后滴漏感,长期咽部刺激可出现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明显增生(鹅卵石样改变),咽后壁黏液附着,变应性鼻炎可有黏膜苍白、水肿等,鼻窦炎可见总鼻道、中鼻道较多脓性分泌物,怀疑腺样体肥大可表现为夜间打鼾等。若长期鼻塞、嗅觉差者,建议行鼻窦镜检查,如果鼻息肉严重,中医称鼻痔,建议以手术治疗为主。

2.治疗

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时,需要结合患者具体病因。如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并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由慢性鼻窦炎引起的咳嗽推荐3周以上抗感染治疗,并口服第一代抗组胺药物联合减充血剂,同时应用鼻吸入激素治疗,辅助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必要时可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非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首选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和减充血剂。变应性鼻炎患者首选鼻腔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及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