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版《药物300——常用药物精讲》自2002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该手册数次增加印刷发行。

二十多年光阴似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药产出的速度日新月异,新增的品种让人眼花缭乱。药物治疗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新药的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我们需要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更好地进行信息设计。药物信息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因此应读者的要求,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再版时,我们保留了简单新颖的形式。为了使本书更加科学,更加实用,更加受读者喜欢,我们从以下3点进行了新的修订:

1.尽量满足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各级医疗机构的共同需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在医联体内推进长期处方、延伸处方,实现用药目录衔接、采购数据共享、处方自由流动、同质化药学服务。所以我们再版时选择的常用药物的构成,应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卫生站、门诊部等)的共同需求。

2.继续采用信息设计的形式

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是通过科学和艺术的手段对于信息进行加工,使之能够更加有效迅速地被人们接受。信息设计可以提高交流和学习的效率和效能。

本次再版我们对内容进行了增加。除了药物特性以及四种与用药安全相关的重要信息: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禁忌证(contraindication,CI)、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DI)和患者教育信息(patient information,PI)外,我们还增加了“药代动力学”等其他指导用药的信息。不局限于第一版的“500”字,以更加清楚明了和相对完整的形式展示药物的主要信息。

3.依据循证进行了300个常用药品的遴选

本次再版我们改进了300种药物遴选的方法。参考了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同时也借鉴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基本药物目录调整的经验,利用可获得的最佳证据和数据,并依靠北京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初级卫生保健、二级综合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等)的临床、药学、循证方法学、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帮助进行遴选决策。品种选择时参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WHO Model List of Essential Medicines、《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等多个重要的药品目录,以及部分药品使用数据库。专家组应用德尔菲法精心选择了常用的300个药物品种。因此,这300种药品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能够满足医疗机构临床药物治疗的常用需要。

需要提醒的是:此书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药品说明书等优良的循证药物信息资源。当适应证和用法用量等内容与药品说明书有出入时,可能由于不同企业的药品说明书存在差异,在临床应用时应以所用品种的药品说明书为准。对于妊娠分级,尽管已有新版本的分级系统问世,但药品信息中的妊娠分级的修订仍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本书沿用旧版的妊娠分级系统。对于不良反应,为了方便临床参考,本书仅列出常见的以及罕见并严重的不良反应。

本手册再版编写完成之际,首先再次感谢第1版参编的各位专家,他们是:王家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吕迁洲(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钟明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孙路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陈孝(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明(中日友好医院)、段京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郭代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与陈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教授。由于他们的高水平的编写和专业造诣,使第1版有了良好的开始和学术影响力。

这一版我们邀请了具有创新活力的年轻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药师周鹏翔和徐晓涵以及北京市海淀区医院管理中心孙桂蓉作为第2版的共同副主编,他们为本书的再版发行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有一批倾心投入编写本手册的优秀临床药师,他们的专业、效率及作用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同时也感谢各位编者老师的辛勤付出。

无论是谁,每天都在进行着信息交流。不想让信息更好传递给对方的人应该是不存在的。药学信息也同其他信息一样,其增长是几何级数的增长,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论是对非专业人士,还是对专业人士,对他们提供的信息如果以一种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信息设计,就会让信息交流的质量和效率更高一些。信息只有有效地传播给读者,才能起到提升、影响、培训、指导读者的作用。我们再版本书的目的就是拟将常用的药物信息更加科学、有效地传递给读者,他们是医生、药师、护士、医学生、药学生、基层医务人员甚至是患者。

仅有信息是不够的,需要用心编辑设计,需要“知行合一”。让经过设计的药学信息,证据更科学,利用更有效,传播更快捷!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和使用,从而间接地让广大的患者得到更合理的药物治疗。

主编 翟所迪

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