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O人体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指南
- 世界卫生组织主编
- 4字
- 2025-03-19 00:00:06
建议摘要
一、建议1
对血吸虫感染率≥10%的流行社区,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对2岁及以上所有年龄段人群(包括成人、怀孕3个月以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单剂吡喹酮每年实施预防性化疗1次,治疗覆盖率应达到75%及以上,以控制血吸虫病的发病率并推进消除血吸虫病这一公共卫生问题的进程。
◆ 强烈建议
◆ 证据确定性:中等
实施注意事项
1. 感染率定义为在需要接受治疗的所有年龄段目标人群中感染任一种血吸虫的个体百分比。预防性化疗的策略不因血吸虫种类而异。
2. 10%的感染率阈值是基于寄生虫显微镜检查的估计,如采用改良加藤法(一粪两张加藤片)检测肠道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病和日本血吸虫病为主)、采用单次10mL尿液样本过滤检测由埃及血吸虫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
3. 循环阴极抗原即时检测法可用于确定曼氏血吸虫病的感染情况,用该法检测获得的30%感染率可以认为等同于改良加藤法检测获得的10%感染率。
4. 对有效覆盖的常规监测和干预效果的评估(五轮预防性化疗后同一人群的重复调查,或更频繁地三轮化疗后进行中期评估)应成为预防性化疗项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将有助于在改变策略、继续或者停止项目方面作出决定。
5. 理论上,扩大预防性化疗项目对耐药性的发展构成了更大的威胁。但增加药物使用导致吡喹酮疗效可能降低的证据很少报道,因此必须通过疗效调查持续监测药物疗效,保持警惕以检测任何耐药性的出现。
6. 关于干预安全性的常规监测也应成为预防性化疗项目的必要组成部分。
7. 学龄前儿童(pre-SAC)的预防性化疗适用于2岁及以上儿童。小于2岁的幼儿可考虑根据个体临床情况进行治疗。适用于小于2岁儿童的药物应该是一种口服崩解的片剂型(正在开发中),易于给药、在口中容易崩解并且理想情况下尝起来和闻起来有甜味。如果没有儿科制剂,仅对于个体病例治疗可将吡喹酮碾碎混入软食中服用。
8. 现有的证据不能区分感染不同种类血吸虫的方式。
9. 将感染率达10%定为实施干预的阈值将放宽预防性化疗项目的适用性,并将需要比目前全球捐赠计划提供的吡喹酮量(本指南发布时估计每年3亿片)更大的供应量。
10. 绘制社区水平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地图可以减少对吡喹酮的需求,可使对社区和高危地区的治疗更具针对性。
11. 确保高覆盖率对于预防性化疗至关重要,可能需要激励当地的药品分销商。
12. 增强公众健康意识的活动对于确保预防性化疗项目的高覆盖率和解决公众对药物不良事件的担忧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