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说明

《针灸聚英》是明代医家高武编撰,汇集各家针灸之说,对后世针灸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针灸临床的必读之书。

《针灸聚英》共分四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卷一主论“经络腧穴”,是全书的主体部分;卷二是“病症取穴治法”,汇集了当时各家的穴法、针法;卷三是“刺灸法”,汇编了当时流行的各类刺法及灸法原文;卷四是“针灸歌赋”,汇集了当时流行的各类针灸歌赋,并附有高氏“附辨”一篇。全书共有图31幅,非常有助于对文字的理解。《针灸聚英》引用文献较多,在“集用书目”中提到了16种。

此次整理《针灸聚英》以嘉靖十六年(1537)陶师文初刻本为底本,以日本宽永十七年(1640)重刊《针灸聚英发挥》八卷本为对校本。同时在系统考察《针灸聚英》文献来源的基础上,严格采用其引录的文献作他校。具体校勘整理体例如下:

1.原书的繁体字均改为标准简化字;

2.凡属异体字、繁简字、俗写字,均以标准简化字律齐;

3.对古今字,凡能明确其含义者,均以今字律齐,如内与纳、已与以、鬲与膈或隔、甲与胛、王与旺、止与只、支与肢等;

4.对腧、输、俞三字用法按今义书写;

5.对一些不能明确其义者,则保持原文字,如藏与脏、府与腑等;

6.原书中的左、右,因今为横排本,故相应地改为上、下;

7.明显由于抄写或刊刻中出现的错误直接改正,约有300余处;

8.原书卷一·足少阳经脉穴下的“辄筋”穴的内容全脱,而误入“日月”穴的文字,今改正,缺文未补;

9.原书“集用书目”中《难经》和《素问》二书均注为“见《节要》 ”,今将该二书的介绍文字从《针灸节要》中移至此,以便读者参考;

10.对原书总目、卷分目与正文篇目不一致处,均综合考察以统一之;

11.对正文中的夹叙夹议者,注文均小一号字排,单列的注文按语均排楷体字,以示区别;

12.所有插图均按底本原图重摹。

本次整理对字词、文句未作注释,欲进一步学习研究者,可参阅相关注释类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