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旴江流域,古为“赣抚粮仓”。不但人文鼎盛,享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之美誉,而且医药发达。史有“旴江医学”和“建昌药帮”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秀立于杏林,传播于朝野,驰名于海外。

传承“旴江医学”精华,延续“旴江医学”文脉,系统总结当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对于丰富中医药学宝库和“临川文化”内涵,促进地方医学流派相互交流,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造福人类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也是当代旴医人的历史责任和一项紧迫任务。有鉴于此,我们承接了抚州市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的本书编撰任务。在广泛沟通各方意见,多方收集资料的前提下,依靠市、县、区卫健委和市中医协会各常务理事单位及作者的鼎力支持,耗时两年余,终于完成了组稿工作。

本书征集收录的旴江当代名医,时间上限为1912年元月,下限截至2020年12月,分上篇、下篇及附篇。其中上篇收录了全国13位抚州籍或非抚州籍但长期在抚州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40年以上,知名的中医学界岐黄翘楚的传记;下篇收录并重编了《赣东名医》(原江西省卫生厅、抚州地区卫生局主编,1991年内部版)有传可考的21位地方名医的传略;附篇收载了由市、县(区)相关医疗机构申报的具有主任中医医师职称及1949年10月1日前出生具有副主任中医师职称的专家名录。

本书力求概览旴江医学当代名医特色和抚州中医团队精华,展现旴江医学人文内涵和传承脉络,为推动旴江医学的深入研究,并努力把旴江医家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再现旴江医学的历史辉煌,提供一些翔实的资料和线索。为尊重老中医医案的原有风格,病案中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保留原用单位,未按现代标准进行统一。

由于时间匆忙,收集的资料不够完善,加上我们的学识水平有限,以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书中难免存在一些遗漏,敬请读者谅解,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再版时予以补正。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抚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指导,同时,亦得到诸多专家的广泛关注、理解和先贤后人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著者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