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数据要素的认知尚在探索中

建立对数据要素的基本认知已成为理解数字时代的基本入手点。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有别于传统要素,对其基本特性的理解也尚在探索之中。针对数据要素的各类讨论遍及学界、商界、政界等,各方观点或符合自身的利益需要,或符合自身的价值取向,或充斥着一叶障目的风险,这使得既有的讨论广含争议,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共识。

在信息纷繁、共识难聚的当下,了解现有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本书围绕数据要素,对既有讨论和研究进行了整合与汇集。从篇章结构上看,除导论外,本书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数据信息”介绍了数据的理论内涵,阐释了数据和信息的基本定义、属性、关系与管理,搭建了数据之所以能够成为生产要素的基本解释框架。第二章“数据权属”从理论和法律实践上对数据权属进行了概念辨析。第三章“数据价值”介绍了数据价值的生成与度量。第四章“数据安全”介绍了数据安全现状和在数据安全领域开展的技术实践,以及其他与数据安全有关的问题。第五章“数据交易”在明确与评估数据权属、价值和安全相关关系的基础上,介绍了数据交易行业的现状并对未来数据交易进行了展望。

总体而言,本书未对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研究提出系统创新性的内容或观点,而是从多角度汇集已有思考,提出我们的思考、判断和疑问,纵有创新,亦非系统性的。对数据要素的理解涉及多个学科、多重视野,因此,汇聚不同学科背景中的既有文献,有利于展示该议题的全貌,推动该领域共识的形成并为未来的创新提供起点。未来,围绕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这一时代性问题,还有更多现实且关键的议题值得被进一步探讨。譬如,如何在数据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平衡规制与发展的关系,寻求平衡点? 数据权属通过哪些机制影响数据的交易? 如何寻求数据的大量汇集,从中挖掘新的价值点,同时避免平台垄断? ……希望本书能够给从事数据要素研究,或对数据要素有兴趣的读者些许启发。

最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时,就迎来了数字化,并走在了国际数字社会发展竞争的前列。这既给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带来了空前机遇。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探索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数据治理规则显得尤为重要。未来,如果我国能在数据要素的利用与规范领域探寻出一条平衡道路,势必会获益良多,并在塑造世界数字格局的过程中展现更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