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活就是将凝视天空的目光,转移到土地上
- 心智的力量:做内心强大的女人
- 陆拾一
- 2516字
- 2025-03-24 17:28:14
如果你问一个人,对目前的生活是否满意。就算在别人眼里过得不错的人,也往往能挑出一些不满意的地方。“生活品质”这四个字,随着物质条件的满足,经常被大众提及。挑剔的背后,源于对品质的渴望。
日子,就像房间,时不时需要收拾一下;否则很容易一地狼藉,布满灰尘。届时再有心打扫,都不知从何下手。
这些年从宏观的生活观念,落到了微观的生活细节,我发现了很多平凡日子里的小确幸。
于生活——
我很喜欢《教父》这部电影,几乎每年都会看一遍。电影里每代教父都有一个理念,家庭永远值得守护。
我爱自己的家人,也愿意为之奋斗。努力的初级目标,是有实力保护自己。而高级目标,一定是有能力庇护他人。我逐渐从一个需要在别人羽翼下成长的小女生,蜕变为一个可以真正去捍卫所爱之人的成熟女性。
如今的我,单身,还未成家。但我想,若某天一个人真能成为我的枕边人,我定会倾尽全力给予他足够的尊重与守护。我付出的背后,一定是因为他有强大的人格魅力。
如今,“压榨”成了能人的代名词,“付出”成了蠢人的标志。我个人是万分不认同的。成熟对我最大的影响,不是我更现实,而是我更温柔了。我不再只会“要”,我开始学会“给”。
我很少提及让女人去寻找一个男人为自己遮风挡雨的话题。我不是否定这种做法,我们也需要被保护,但我不想让大家把自己仅仅定位在那个层面。
要让女人强大,不仅是眼界的提升、格局的放大、实力的增强、心智的觉醒、策略的正确,还包括懂得爱人爱己。
一个人之所以能压下人的劣根性,不完全靠控制力,真正起作用的,是人的格局。
世界上,有人富有,有人贫穷,有人优秀,有人平庸,但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不与劣根为伍的桀骜性格。
前几年,我没那么在乎健康。因为年轻,有恃无恐。这几年,我的身体虽然没出大毛病,可依旧后悔曾经对健康的漠视。如果你的生活习惯不好,建议你花点心思纠正。因为人在疾病面前,没有尊严。品质的生活一部分靠金钱与审美,一部分靠健康的作息、良好的习惯、规律的饮食。
人的生活方式千姿百态,但有的方式就是不健康的,在强调我的生活我做主的个性时,也要成熟地想想,这样放纵的生活,你能做主多久?
食物的营养搭配、基础的医理常识,是人在生活中必备的一些小技能。也许你很忙,活着就已经让你用尽全力,哪还有多余精力去考虑活得怎样。时间不是挤出来的,而是管理出来的。将自己的时间做一个合理分配,也许能挤出一些被你浪费掉的时间。
我很注重睡眠,人的精神状态一部分取决于心情,另一部分取决于睡眠。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大家给自己买些好的、亲肤透气的床上用品。配齐一套适合自己睡眠的床品,会给你的睡眠带来惊喜。
平时可以多选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一个漂亮的杯子、一套精致的茶具……给生活一些小确幸。
晚上把刷手机的时间腾出来一些,好好洗个澡,认真地做完护肤流程。也许开始不习惯,但习惯就是要慢慢养成的。让每天都吃早饭的人,哪天不吃,她会不适应。只要挺过习惯的形成期,之后的坚持就没有那么费力了。30岁后的美丽和精致是天道酬勤。
于工作——
如果说生活上,你可以感性而柔软,那么在工作中,你就需要换上另一种姿态。生活中,做饭被油溅到,你可以娇气地放弃;但在工作中,即使被批评,你也最好不要有那么多负面的情绪。
你不想提从超市买回来的东西,那就不提,直接选配送,这是你对自己的宠爱。但你不想承担工作中的压力,直接放弃,这就是你对自己的纵容。
人的很多潜力,不是被激发出来的,而是被压制后反弹出来的。
幸福与否,的确与财富的多少没有绝对的关系。不是每个努力工作的人都能实现财富自由。
财富能相对稳定,就已经具备了幸福的基础。一切涉及利益的方面,都不太可能从头到尾一直简单、直接。很多人愤恨工作中的人心不古、尔虞我诈、过河拆桥等,无外乎是他们将生活或者情感中的观点用到了工作中。
可领域与领域之间是有差异的,在生活中你可以与世无争,但在工作中,这显然不行。喝汤用勺子,夹菜用筷子,什么工具用作什么事,什么时候用什么系统,心里要门儿清。
与此同时,很多女强人将在事业中的雷厉风行、力求第一的作风也用于感情中,这同样不行。一套特定领域的标准,一旦没有做到精准匹配,就会让标准丧失掉原有的价值。
在感情里,谈以心换心,有什么错呢?在“食物链”中,谈利益最大化,又有什么问题呢?我在谈工作时,不管方法多实用,都有人不认可;谈情感时,不管理念多完美,依旧有人不买账。原因就是,领域与标准没有对号入座。
于爱情——
最热烈的喜欢,莫过于初见时的美好。在这个阶段的男女,最容易萌发出不顾一切,必要相守到老的念头。
可这个阶段不管多美好、多热烈、多激情,本质上感情都是最脆弱的。就像很多陷入婚外情的男女一样,以为当时的感情很深厚,足以让你粉身碎骨、飞蛾扑火。
任何感情能真正沉淀到内心深处,变得深厚,绝不可能是荷尔蒙的高发期。只有一起相处、生活、经历之后,在岁月加持下沉淀出来的感情,才能称之为深厚。
在感情的初期,很喜欢一个人,可若失去他,或许没有失去一个一起共同生活几年,但只是一般喜欢的人那么难受。这就是时间的力量。让双方形成了潜移默化的习惯,剪不断理还乱的牵扯。
很多姑娘咨询我:喜欢上一个单身男士,在一起两三个月后他放弃了我,我难过得要死,不知道如何走出来,该怎么办?这种问题我很少回复,不是漠视她们的伤心,而是我知道这个阶段的伤心到底是什么分量。不需要多加干预,等时间到了,难过自然就淡了,没了。几个月的感情,真不至于深到哪去。
经过岁月洗礼的感情,虽然激情和热烈可能已不再,但它比初期时的热烈,更值得人奋不顾身。可现实却是截然相反,我们受情绪误导,将初期的新鲜和美好捧得太高,而将熟悉后沉淀下的感情看得太低。可以为了新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却不愿意为陪伴自己多年的旧人安分守己,妥协退让。
我并非在否定每一段感情初期时的美好,我只是不想大家被它误导。热烈的喜欢与深厚的感情,不是一回事儿。
关于如何生活才幸福,标准大同小异,没有种类繁多的花样。年轻时,人人都很有个性,异想天开;成熟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似乎就没那么大了。
二十几岁的我,总想着人生要如何出彩、特别、丰富。如今的我,想法越来越简单,只想踏实、健康、稳定、快乐地活着,越发倾向于实际,将凝视天空的目光,转移到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