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分析思维与实践:用数据分析解决商业问题
- 傅一行
- 1195字
- 2025-03-27 18:51:24
1.6 数据的本质
一切事物的活动都会留下痕迹。这种痕迹,在大数据时代,被称为“数据痕迹”。
数据,其本质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记录,它记录了一个客观事物的属性、状态和发展变化。
销售数据,记录的是客户购买行为、产品受欢迎程度等情况。
财务数据,记录的是企业的资金流向、收入状况,以及资金合理性等情况。
工厂数据,是对生产流程、工作状况、制造工艺、设备故障等的描述。
交通数据,是对居民分布、人员流向、道路状况、运力调配等情况的反映。
……
再比如,要想弄明白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就可以收集他在百度上搜索过什么关键词、在今日头条上阅读过哪类资讯、浏览过哪些网站等这些数据。
要想了解客户的消费能力,则可以查看他的存款、每月的工资收入,或者他买过的产品的价格档次等数据。
同样,要知道他去了哪里,则可以收集车票、机票、酒店订单和景点门票等数据,最直接的方法是查看手机的GPS位置数据,它能够直接体现位置信息。
可见,数据描述的是客观事物的信息。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只需要收集这个事物留下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那么就有可能把握这个事物的发展规律和特征。
所以说,数据是探索事物规律和特征的一个高效工具。为什么说是“高效”工具呢?因为要了解一个事件,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则需要亲力亲为,需要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但是大数据却抛开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只凭数据就能够了解事件了。
如图1-6所示,想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只需要收集百度上用户浏览过的数据即可;想了解用户的产品偏好,只需要收集用户在京东上搜索过什么产品,以及在广告页上停留的时长即可。

图1-6 用数据来描述客观事物
所谓的大数据驱动社会变革,也不外乎是用大数据来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和管理。
所谓的大数据驱动商业变革,不外乎就是用大数据来探索商业运行规律和商业问题,包括管理、客户、市场、生产、营销等问题。
比如,通过对客户基本数据的分析,就可以得到客户的典型特征,从而根据客户特征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制定与客户相匹配的营销策略。
比如,通过对客户浏览数据的分析,就可以得到客户的兴趣爱好、产品偏好,从而实现精准化的广告投放及精准化的产品推荐。
比如,通过对用户订单数据的分析,可以实现产品的灵活定价策略、产品功能的优化,以及制定合理的销售目标,来提升企业利润。
所以,不管是大数据,还是小数据,从应用层面来看,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用来探索事物的规律和发展变化的。那大数据和小数据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实,它们的区别是从技术层面来看的,用单台电脑和用多台电脑来处理数据,其技术需求和实现是不一样的。
但是,从应用层面来看,大数据讲的不仅是数据量的问题,更强调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收集事物留下的痕迹,从而能够全面系统地呈现事物的所有发展和变化规律,这是以前小数据做不到的。
总之一句话,大数据不在于大(量大),而在于全(多维度、全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