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西区:世界戏剧中心
每当夜幕降临,伦敦城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就是英国戏剧业精粹的汇聚地——西区(West End)。伦敦西区不是指地理上的西伦敦,而是特指伦敦著名的戏剧休闲文化中心。英国伦敦西区是与美国纽约百老汇齐名的世界戏剧中心,二者代表了英语世界中商业戏剧表演的最高水平。伦敦共有100多座剧院,其中有40多家剧院坐落于西区。伦敦西区每晚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每个剧场都在上演着各类剧目,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便是音乐剧。因此,英国伦敦西区与美国纽约百老汇便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音乐剧是起源于20世纪初叶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因其通俗易懂,并且涵盖了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美声歌剧、通俗歌曲、摇滚音乐、芭蕾、爵士舞、现代舞、杂技等),很快便风靡世界。音乐剧富于引人入胜的戏剧情节,其变幻莫测的舞台布景、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亲切感人的演唱风格以及和现场观众近距离甚至零距离的接触(许多音乐剧的舞台设计都将观众置于戏剧情节之中,如《猫》《歌剧魅影》《狮子王》等),使观众在观剧时仿佛身临其境,不觉沉醉其中,由此,音乐剧成为当今世界人们最易接受和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剧自开创以来,一直是以英美两国为龙头,在伦敦西区,当说是以英国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最为火爆。

伦敦西区
韦伯是英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写有《猫》《艾薇塔》《歌剧魅影》《约瑟与神奇彩衣》《耶稣基督巨星》《日落大道》等十余部音乐剧,获得七次托尼奖、七次奥利弗奖、三次格莱美奖, 1988年荣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士头衔,1992年被英国女王册封为骑士。韦伯的音乐剧不仅是西区各剧院常年上演的经典剧目,更成为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到英国旅游的法宝。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1948— )
《猫》是韦伯音乐剧创作中最经典的一部,自1981年首演以来,因老少皆宜,成为音乐剧中的常青树,也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一部音乐剧,创造了几十亿美元票房。所以到伦敦,能看一场《猫》,英伦之旅才算完美。
音乐剧《猫》是韦伯根据艾略特的诗作《老负鼠的猫经》改编而成的。音乐剧以被拟人化的猫的众生相,展现了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可能有些人没看过音乐剧《猫》,却一定听过《猫》剧中那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回忆》。这首《回忆》不仅旋律动听,而且歌词感人,很多人都是被这首歌曲感动后,才去剧院观看演出。可以说,一首《回忆》成为《猫》这部音乐剧最具诱惑力的广告。
《回忆》这首歌曲最初在剧中是没有的,当《猫》剧即将上演的时候,导演特雷沃·努恩感觉该剧似乎还缺点什么。尽管该剧的演出调动了一切可能使用的声、光、电手段,并设计了劲舞场面,但经过认真思考,导演还是觉得这部剧在音乐上缺少一首能将剧情发展推至高潮、能够打动人心的灵魂唱段。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作曲家韦伯,并希望他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写出一首好歌来。

音乐剧《猫》
韦伯回到家后,冥思苦想了一整夜,终于在第二天清晨前写好了一段动人的音乐。为什么将其说成是音乐而不是歌曲呢?这是因为当时韦伯写出的乐曲还没有一句歌词。当韦伯在钢琴前为导演特雷沃演奏完这首乐曲后,特雷沃激动地站起身来对在座的各位说道:“请大家记住这个时刻,一首绝妙非凡的歌曲将由此诞生!”之后,特雷沃亲自为这首乐曲填上了动人的歌词。《回忆》这首歌曲被安排由剧中上了年纪、失去魅力的老猫格里泽贝拉演唱,显得格外动人。
格里泽贝拉年轻时曾是猫家族中最漂亮、最诱人的猫,在她生命最辉煌的时候外出闯荡。历经了世间沧桑之后,格里泽贝拉于年老珠黄、丑陋无比时回到猫家族中,不想却遭到众猫的唾弃。昔日美好时光不再,对故里和亲人的眷恋思念使她感伤万分。在月光下,格里泽贝拉唱起了这首动人心弦的《回忆》。凄婉的歌声平息了所有猫对她的敌意,同时也唤起了众猫对她的深切同情。《回忆》在剧中成为点睛之笔,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每当音乐剧演出到此时,观众都会被这首歌曲感动得热泪盈眶。
歌曲《回忆》为音乐剧《猫》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首歌曲最早与最权威的演唱者是伊莲·佩姬。
伊莲·佩姬是当今音乐剧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的艺术大师。这位享有“音乐剧女神”称号的英国音乐剧巨星,曾经录制过20多张个人专辑,拥有8张黄金唱片和4张白金唱片,荣获过HMV唱片终身成就奖、英国国家戏剧协会终身成就奖、大英帝国女王勋章及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女主角等众多荣誉。

老猫格里泽贝拉演唱《回忆》
正是伊莲·佩姬充满深情的演唱使得这首歌曲成为大众传唱的永恒经典,使得音乐剧《猫》的戏剧魅力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现,可以说是伊莲·佩姬一曲《回忆》让音乐剧《猫》在全世界家喻户晓。作为经典歌曲,40多年来它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演唱、被改编成各种器乐曲演奏,各类版本竟达数百种,足见其深远的影响力。
关于伊莲·佩姬饰演《猫》剧中的格里泽贝拉这一角色,还有一段颇有些神奇的经历。那是1981年的一天夜晚,伊莲·佩姬参加完聚会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她习惯性地打开了收音机,这时收音机中正在播放好友韦伯即将公演的新剧《猫》中的那首《回忆》,这是电台为音乐剧所做的推广宣传。当时播放的《回忆》还只是一首器乐曲,并没有歌词,那优美的旋律和略带感伤的情调瞬间触动了伊莲·佩姬的心弦,使她情不自禁地深深爱上了它。
作为一位音乐剧演员,当听到一支动人的旋律时,内心会是多么兴奋与激动!虽然她被这优美的旋律所深深感染,但心中难免有一些失落:剧中这么动听的旋律,为什么韦伯竟然没有选她来演唱?伊莲·佩姬与韦伯交情甚好,早年韦伯音乐剧《艾薇塔》中的庇隆夫人,便是经伊莲·佩姬饰演大获成功,其中伊莲·佩姬演唱的那首《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更是为听众耳熟能详,成为经典。
伊莲·佩姬在车上听完这首乐曲后,便加大油门,想赶快回家用录音机录下这么美的旋律,因为广告每隔不久便会重播一次。
当伊莲·佩姬回到家,在院门口停好车,疾步通过花园向房门走去时,黑暗中脚下不知被什么软软的东西给绊了一下,于是她停下脚步回头望去,发现刚才触碰到的是一只浑身脏兮兮、看上去很瘦弱的流浪黑猫,这让伊莲·佩姬顿生怜悯之情。正当她在黑暗中寻找猫的踪影时,没想到那只猫也在不远处驻足回望,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伊莲·佩姬想起儿时母亲曾对她说过的一句英国古老谚语:“如果你在黑夜中行路时遇到一只黑猫,就意味着你要交上好运。”想到此,她便收留了这只流浪的黑猫。
第二天清晨,当伊莲·佩姬和那只流浪黑猫还一起沉浸在梦乡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她吵醒了。伊莲·佩姬睡眼蒙眬地接起了电话,只听电话那头传来音乐剧《猫》的制作人麦金托什紧张而略显结巴的声音。麦金托什说剧场昨晚排练时发生了事故,剧中的女一号在排练时不慎摔伤,不能再演出了,但是这部新剧离公演只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了,因此情况万分危急。麦金托什对伊莲·佩姬说,韦伯拜托他,希望能请佩姬看在多年老朋友的面上拔刀相助,救场出演女一号。
虽然当时《猫》这部音乐剧离首演只有几天的排练时间了,但佩姬坚信自己能够成功。这可真是天赐良机,就这样她成了《猫》音乐剧公演时的首位女一号。
伊莲·佩姬所饰演的角色格里泽贝拉,在全剧中戏份并不多,演唱也只有这首《回忆》,但这个角色却直接关系到全剧的成败,可以说《回忆》是整部音乐剧的“戏核”。伊莲·佩姬的演唱为《回忆》赋予了沧桑与辛酸的感觉,使得这部音乐剧的思想深度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成为一部富有寓意、主题严肃的音乐剧,这支不朽名曲从此也被深深地打上了她的印记。
时至今日,尽管演绎该角色的演员无数,却无人能够超越伊莲·佩姬。1998年,作曲家韦伯决定将音乐剧《猫》拍成电影,虽然几乎所有的角色都已不是当年首演时的演员了,但韦伯坚持格里泽贝拉这个角色非伊莲·佩姬莫属,如果伊莲·佩姬不答应演唱《回忆》,他将放弃拍摄电影的计划。由此可见伊莲·佩姬在韦伯心中的地位之高了。正是由于伊莲·佩姬的加盟,《猫》音乐剧被拍成电影后,便成为当时欧美最受欢迎的音乐剧影片。
如今,《回忆》经过时间的考验,已成为经典名曲。动人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记忆。那只曾带给伊莲·佩姬好运的黑猫,后来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幸福地度过了它的余生……音乐剧《猫》也成为伦敦西区音乐剧场的永久保留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