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宪法学前辈)

1985年10月12日至17日,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在贵阳市召开,是年我24岁。会议选举产生了领导机构,王叔文当选为总干事,肖蔚云、许崇德、于浩成、吴家麟、浦增元、何华辉当选为副总干事,廉希圣当选为秘书长,罗耀培、魏定仁当选为副秘书长,我被聘为秘书。这些先生都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作为晚辈后生,我对他们充满了钦佩和景仰。开幕式上,除了吴家麟老师请假未能与会,其他先生都庄严地坐在主席台上。大会研讨的题目是《宪法的实施保障和宪法与经济体制改革》,其中违宪的概念与宪法序言的效力,争论最为激烈。

有意思的是,那时的领导机构不叫会长、副会长,而叫总干事、副总干事。我觉着,干事、干事,总得干事,若不干事,就辱没了这个名称。以王叔文总干事为例,他曾经两次领衔向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人大提出建议:设立宪法委员会。虽然议案没被采纳,可他们加强宪法监督实效性的热情一直不减,直至修成正果。王老师是四川青神人,讲话有浓重的川音。平时不苟言笑,可发表的大作《论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却关涉了宪法的核心要义,我反复阅读,深受启迪。

贵州最有名的酒是茅台,当年省人大宴请与会代表,用的却是鸭溪窖,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品牌。主人介绍,此款酒窖香浓郁,绵柔爽净,浓头酱尾,有“酒中美人”之称。廉希圣老师嘱我把邻桌喝剩的酒集中起来,几位同好坐下来继续开怀,感觉甜而不腻,香而不暴,顿时热情高涨,至今难忘。

肖蔚云老师是湖南祁东人,他的姓氏,有时用萧何的萧,有时用肖邦的肖,不知哪个更正确。最早知道先生,是读他和魏定仁、陈宝音(齐木德·宝音胡日雅克旗)老师编写的《宪法学概论》。1983年我入职法大(国家法教研室),有机会去北大蹭课,聆听肖老师的演讲,受益良多。肖老师满面红光,长者模样。厚嘴唇,白头发,好眼力,忒严肃。讲授的“八二宪法”修改背景与内容,原汁原味,生动跳跃,我足足记了一大本。后来参加华东政法学院举办的全国宪法学师资培训班,同学们有的排队借阅,有的誊抄复写,宛若初识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的感觉。再后来,肖老师把他的讲稿整理成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取名《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这本书不厚,但对我的影响很大,它像一把打开中国宪法文本的钥匙,使人们一窥内里的究竟。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说,在人大工作,遇到宪法上的问题,有肖老在,我心里就有底。借用《红灯记》里的一句台词:肖老,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

许崇德老师是上海青浦人,满头银发,和蔼可亲。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儿。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仿佛苏州评弹。初识老人家是1984年秋,在上海万航渡路1575号,连续四天听他讲宪法,华彩出现在国家主席制度部分,他讲得有理论,有实践,有比较,有故事,醍醐灌顶,引人入胜。后来买过先生一本书,叫《国家元首》,反复研读后,切实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现代国家中,什么样的元首制度是适宜的?怎样使国家元首能够正确地发挥作用?

在宪法学界,跟许老师走得最近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武大的何华辉教授,另一个是法大的廉希圣教授。我读过许、何两位先生合著的《宪法与民主制度》,还有《分权学说》,真是四手联弹,珠联璧合。何先生过世时,许老师曾伤心地说:“知我者,华辉也,他走了,我永远不能释怀。”廉希圣教授75岁生日时,许老师不但专程来讲话,还在晚宴上清唱了越剧《梁祝》:“久别重逢梁山伯。”闭上眼睛也能听出越剧名家戚雅仙的味道。

吴家麟老师是福建福州人,戴着老花眼镜,像寺庙里的高德大僧。他说话幽默、犀利、有气势,还经常使用贯口。1984年初次听他讲课,就像听评书一样上瘾。他这样开场:同学们,宪法学是个大舞台,我今天先拉开大幕,至于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借东风、甘露寺、定金山、击鼓骂曹、卧龙吊孝……那好戏还在后头呐!他接着说,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那何为民主呢?我以为,民主首先是一种理念,讲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包括民有、民治、民享。其次,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也是决策规则,讲究少数服从多数,当然也包括尊重少数。最后,民主是一种作风,掌握权力的人要平等待人,尊重每个公民的人格尊严。有的领导人说,我什么都好,就是民主差一点。我说,你民主差一点,那不成民王啦?!

浦增元老师是上海人,身材不高,健朗消瘦,讲话平和。有他参加宪法学年会,气氛往往轻松愉快。浦老师通音律、精诗词、擅书法、会吟诵,每次年会接近尾声,他都会献诗一首,用毛笔写出来,再加以吟唱。就像小时候受到惊吓,晚上妈妈牵着手,边摸耳朵,边念念有词:回来吧,回来吧。不过浦老师的吟诵更有质感,也更充满了希望:宪治征程多璀璨,翩跹共舞老中青。

宪法学研究会像一条船,在海上航行了35年。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头顶是金色的阳光。将要直面的与已成过往的,较之它深埋于内心的,有时只是微沫。

《我爱我家》的片尾曲我挺喜欢:为一句无声的诺言,默默地跟着你这么多年,当你累了倦了或是寂寞难言,总是全心全意地出现在你的面前……光阴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