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览[22]

导论

§.1.先验哲学的概念 339

§.2.绎理 342

§.3.先验哲学的初步划分 346

§.4.先验哲学的官能 350

第一章 论先验唯心论的本原

A.论知识的一个最高本原的必要性和性质 353

B.本原本身的演绎 361

释义 365

综述 373

第二章 先验唯心论的一般演绎 377

第三章 基于先验唯心论原理的理论哲学体系 388

A.包含在自我意识的活动中的绝对综合的演绎 389

B.绝对综合的中间环节的演绎 395

结语:哲学是自我意识的历史,具有不同的时期,而那个绝对综合是由这些时期相继组合而成的

第一个时期:从原初感受到生产性直观

a.自我如何直观到自己是受限定的 399

b.自我如何直观到自己是感受者 411

c.生产性直观理论;提要 427

α.生产性直观的演绎 432

β.物质的演绎 440

绎理 444

物质建构的三个环节

aa.磁性

bb.电性

cc.化学过程;流电学

第一个时期的综述 450

第二个时期:从生产性直观到反思;提要 454

d.自我如何直观到自己是生产者 456

α.感性客体和感官的建构;时间空间 462

β.因果关系(作为宇宙和自我的交互产生过程)的演绎 467

γ.有机体的演绎 491

向着自由的反思层面的过渡 500

第二个时期的综述 502

第三个时期:从反思到绝对的意志活动 505

α.经验的抽象(把行动与产物分开)是反思的第一个条件;它通过判断而发生,而判断又是通过(经验的)范型化而发生;范型与图像以及象征的区别 508

β.推进到先验的抽象(由此得出先天的概念) 511

γ.与之相对应的先验范型化及其推导过程;范畴的机制 516

δ.自我绝对地提升到客体之上(绝对的抽象)是理论哲学终结处的一个公设,过渡到实践哲学 523

第三个时期的综述(先天概念和后天概念的区别) 527

第四章 基于先验唯心论原理的实践哲学体系

第一定理:绝对的抽象,亦即意识的开端,只有通过理智的一种自身规定或理智对自身采取的一个行动才是可解释的 532

绎理;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共同本原 535

第二定理:自身规定的活动,或者说理智对自己采取的自由行动,只有通过理智之外的一个理智的特定行动才能够得到解释 540

1.我们之外的一个理智的这个行动是自身规定活动的条件 541

2.如何设想两个理智的关系? 543

3.如何设想诸理智对我的影响作为意识的条件是持续的550附释 552

e.意愿对自我而言为什么重新成为客观的 557

第三定理

α.意愿原初地必然指向一个外在的客体;意愿(自由)和生产性直观之间的对立;理念、理想、冲动aa.主观东西过渡到客观东西的否定条件 560

bb.这个过渡的肯定解决 563

β.观念东西如何在意愿里对自我成为客观的?道德律的演绎;通过与自然冲动相对立,纯粹的自身规定活动(道德性)达到意识;先验的自由 570

附释;法权法则和普遍的法权制度的演绎 581

历史的概念 587

历史哲学的概念 590

解释自由和合法则性的同一性(作为历史的主要特性) 593

先验唯心论里的道德世界秩序(天命)的概念 595

先验唯心论内部的宗教 601

历史的三个时期 603

f.自我自身如何能够意识到主观东西和客观东西之间的原初和谐 605

第五章 基于先验唯心论原理的目的论主要定理 607

第六章 哲学的一个普遍官能的演绎,或基于先验唯心论原理的艺术哲学主要定理

§.1.全部艺术作品的演绎 612

美和崇高的关系

§.2.艺术作品的特性 619

艺术作品的美和自然美之间的区别 621

审美作品和普通艺术作品的区别 622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天才在二者那里的不同意义) 623

§.3.绎理(艺术与整个哲学体系的关系) 624

整个体系的综述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