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你也不要太过沮丧。待你完成我的交代,必得大功德。到时以功德为桥,未必过不了流沙河。”
“而且,佛语有言,欲做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今你为众生操劳,帮他们辟一栖息之地。”
“来日你圆寂,此地众生感念你的功绩,必会奉你为佛。”
“那时,你自己就是佛,你所在的地方就是灵山,你所写的经文就是世人供奉的真经,何须再去西天取经。”
“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衣食无忧时,处处是灵山。”
“众生可以是佛,此地也可以是灵山,因你而活的生灵,其笑容,就是你求取的真经。”
“真经就在眼前,哪里还需继续向西。”
想了想,姜宸觉得,还是给汉三藏留个念想比较好,免得他经不起打击,直接一病不起,然后没多久就撒手西去。
要是这样,那他不就白忽悠了。
“仙人说笑了,小僧怎有资格成佛。不过,仙人所言,确实充满智慧,人人皆佛,处处是灵山。”
“若真能如此,那的确没必要前往西天求取真经了。但可惜,没有真经教化众生,如何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我才会西行,希望能取回真经,教化众生,努力促成仙人所说的盛况,众生皆佛,处处是灵山。”
汉三藏对姜宸的说法表达了肯定,但他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到,反而觉得,唯有取回真经,才能实现这一幕。
是故,他对西行一事更加渴望了,恨不得直接插上翅膀,飞去西天。
可奈何,流沙河挡在前方,让他无计可施,只能先按照姜宸的吩咐积功德,看看最后能否以功德为桥,渡过流沙河。
“仙人,接下来小僧该如何,是要把已经挖通的水渠,给重新堵上吗?”
暂时放弃取经的汉三藏,很快就摆正了自己的心态,朝姜宸询问道,欲开启自己的赎罪之旅。
“不需要了,先前我开凿这水渠时考虑不周,以至于水渠太宽,既影响了行人往来,又降低了转化沙漠的效率。”
“是故,现在我欲重修水渠,将它拆分成上百道小河,犹如蛛网一般,分布在沙漠之中。”
“这样才能更好的转化沙漠,也方便你们这些来人往来。”
姜宸让三藏将附近的百姓聚集起来,然后找个安全的地方呆着。至于他自己,则是施展神通,重开水渠。
他原先开凿的水渠,足有百里宽,这对仙人来说不算什么,可对凡人来说,就太宽了些,影响两岸百姓往来。
同时,想将沙漠化成沃土,需使其长期受到灵水的滋润才行。而水渠太宽,会导致大量的灵水聚集在水渠中,无法滋润更多的沙漠。
所以,姜宸现在要重修水渠,将它从一条大河,化成数百道大大小小的小河,于沙漠中纵横交错。
这样,灵水才能滋润更多的沙漠,转化出大量的沃土。
“合!”
立足于水闸之上,姜宸双手伸开,虚握两岸,鼓动全身法力,猛的向中间一合。
顿时,大地震动,那被他劈开的水渠,竟然重新合上了,大量的灵水被挤出,在沙漠中汹涌。
接着,就见姜宸举起降妖宝杖,对着刚恢复的地面狠狠一砸。
轰的一声,大地再次震动,无数蛛网般的裂缝以水闸为中心,呈半圆形快速的向周围延伸。
不及眨眼,自水闸向东万里,南北纵横百万里,无数十丈深的裂缝浮现,纵横交错,将这一区域内的沙漠分割成一块又一块。
而随着这些裂缝的出现,那因水渠消失,没了去处的灵水,就好似找到归宿一般,纷纷朝它们涌去。
如此一来,这些裂缝随着灵水的灌入,就会渐渐演变成河流。而两岸的沙漠受灵水滋润,也会慢慢恢复生机,重新化作肥沃的土地。
做完这一切后,姜宸收起降妖宝杖,重新来到三藏身边。
“仙人好神通!”
见到姜宸过来,三藏满脸惊叹的赞道。他知仙人有移山填海之能,但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心中自然震撼。
不止是他,那聚集在他身边的普通百姓,也被这一幕震撼到了。看到姜宸走来,一句话也不敢说,纷纷跪倒在地,生怕触怒了他。
“和尚,我有任务要交代你。灵水虽有化沙漠为沃土之能,但仅靠这些河流自行滋润,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所以我要你带人引水挖渠,让更多的沙漠被这灵水灌溉。”
姜宸也没废话,直接朝三藏吩咐道。
经此一遭,灵水灌溉的面积是变大了不假,但想要将这片区域内的沙漠全部化为沃土,仍需要大量的时间。
因为灵水在河中作用有限,短时间内只能影响两岸。要想加快这一过程,就需有人引水挖渠,让更多的沙漠被灵水灌溉。
除此之外,化灵水为雨水,滋养大地,同样能加快这一进程。
但这个凡人做不到,只能姜宸自己来。所以,下雨的事姜宸负责,引水挖渠的事凡人负责,大家各司其职。
“好!只是,食物的问题怎么解决。若是所有人都去引水挖渠,没人种田的话,我们剩下的粮食坚持不了多久的。”
三藏在点头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难题。
“此事易尔,这灵水中蕴含灵气,只是你们肉体凡胎,无法炼化罢了。”
“我传你们一套拳法,以后若是感觉到饿了,就喝一大口灵水,然后再打上几遍拳法。”
“如此一来,你们便不会感觉到饿了,且身体也会越来越强健,至此百病不生,长命百岁。”
听到这里,姜宸笑了。那灵水中蕴含的灵气,完全能取代五谷杂粮,满足众人日常所需。
所以,来到这里,他们只需安心干活即可,根本不用担心食物的问题。天天喝灵水,保管他们不仅不会被饿死,身体还会越来越好。
上古之民,食气而生,寿元远超今人,就和这差不多。
“这样的话,小僧就放心了。”闻言,三藏再无顾忌,领着众人就去干活了。
至于姜宸,则是在搭建祭坛,准备祭拜老君,并上表奏书,夸赞自己的功德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