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桑榆未晚 追本溯源
- 从日本院生开始的围棋之道
- 刀疤九
- 2818字
- 2025-04-06 14:07:31
机难轻失!
张栩对柏寒在角部脱先,转而选择在中腹跨出的一手棋赞叹不已。
作为日本棋坛著名的官子高手,张栩已算清了后续的变化。
如果黑棋按部就班地在左下角补棋,任由白棋在中腹先手行动,虽然局面看似细微,但张栩判断白棋将稍占优势。
随着棋盘逐渐缩小,白棋这点微弱的优势将逐渐转化为胜势。
因此,黑棋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可能是这盘棋进行到此时最后的取胜之机。
黑棋在中腹跨出,利用白棋在中腹尚未完全安定、联络未彻底的机会发起冲击,目的是通过弃子来收束右上中腹一带的局势。
虽然左下角脱先后被白棋断打,局部损失约7目棋,但中腹的收束将为黑棋带来接近9目的收益。
一进一出,黑棋的所得超过了左下角的损失,局势将变得极为细微。
“对形势的判断和局面的掌握真是敏锐!”
王立诚意识到自己忽视了黑棋对这里的冲击。
黑棋的这步跨出格外难缠,白棋竟然没有太好的应对办法。
挡住?不行!黑棋会割掉两颗白子。
反扳?也不行,黑棋扭断后先手收束中央,再回到左下粘住,形势将逆转!
余光扫过对面的少年,脸色微红,略带疲态,但眼神却明亮逼人。
王立诚埋下头,思索起来。
几分钟后,白棋选择了单顶。这是目数最佳的选择,也是最复杂的变化。
后续的变化双方都计算的很清楚,随着中腹定型,黑棋成功追回了两目棋的劣势,胜负在毫厘之间摇摆。
棋局进入小官子阶段,而左上的劫将成为决定胜负的砝码。
棋形略薄的黑棋,能坚持到最后吗?
林海峰凝视着棋盘,目光中闪烁着惊喜的微光。
胜负已分,少年的表现却如五月的新雨,让他感到一阵清爽。
布局时的奇思妙想,清脆而惊艳;中盘搏杀时的精准判断,干脆利落。胜负关头的决断,带着年轻人的果敢锐气;收官时的滴水不漏,却又透着超越年龄的沉稳老练。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林海峰在心中默念,眼角泛起欣慰的笑纹。
他仿佛看见一株新笋,正以惊人的速度拔节生长,即将冲破这片竹林的穹顶。
老人打开折扇。微风拂过,窗外的银杏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少年喝彩。
与林海峰的心潮澎湃相比,对局者却沉默而自知。
房间里只剩下棋子落盘的轻响。两人默契地收着最后一个单官,那些看似无关胜负的落子,都是对纹枰和对手最深的敬意。
“盘面六目?”
张栩的声音惊醒了窗外的阳光。
柏寒望着棋盘上星罗棋布的棋子,左上的劫争仿佛还在眼前翻涌。
少年抿了抿发干的嘴唇,脸上未消的红晕似乎还带着一丝不甘。
尽管在中腹追回一些目数,但左上的劫...
终归是输了,虽然是最小的差距!
“多谢王前辈的指点,您辛苦了。”少年深鞠一躬,目光注视着棋盘天元的位置。
王立诚迥异于其他日本棋手的独特风格让柏寒感到极不适应,但也让他受益匪浅。
“不愧为师兄看重的天才少年啊!”王立诚摘下眼镜随手放到棋盘边,捏了捏鼻梁。
三个小时的紧张对局让年近知天命的他很疲惫,不过情绪却很亢奋。
“黑棋的招法很有趣,尤其是布局的两手点三三,柏君是有特别的设计吗?”
王立诚微眯着双眼,众人的视线随之聚焦在柏寒身上。
“没有特别的设计,和王前辈对局是难得的机缘,所以想下些不一样的内容。”柏寒轻轻捻开折扇,“或者说是一种趣向。”
“像小飞挂角一样,把点三三作为角部定式展开的手段吗?”谢依旻忍不住问道:“没见过这样的招法,真是大吃一惊。”
“我记得赵治勋前辈曾经这样下过,对于酷爱实地的人来说,这样的招法也可以理解吧?”张豊猷笑道:“如果名人在NHK决赛中这样下,估计赵前辈的头发都要立起来了!”
“哈哈,早点从柏君这里学到这一手就好了,也不至于赢的那么艰苦。”张栩笑着附和。
“应该深入思考过吧?”王立诚作为对局者感受更深:“先是左上角,点入三三后的展开形成了一个新形。黑棋虽未彻底安定,但拿到了先手,仍然保持着先行之力。”
王立诚指着左上角,众人也纷纷点头。
“接着是左下,还是黑棋拿到先手。已经定型的两个角部,加上右上的无忧角和右下的小目加小飞,黑棋已经拿到近40目实地。”
王立诚将棋子收起,清理出棋盘,一步步地复盘。
“再看白棋,右边两子还未安定,黑棋有从右上逼住和直接打入的可能。左边白棋模样看似宏大,可一手棋根本无法围住。实战我围了一手颇有些中途半端的味道,左上黑子有动出余味,空中还有打入,下方有侵消。”
王立诚摇摇头:“走到这里,我已经觉得局势难办了。”
张栩目光微凝,“确实如此,黑棋实战就深深打入到左边,白棋意外的没有好办法应对。”
“挂从宽处来,棋从宽处行。”一直默默听着众人分析的林海峰突然发声。
“左上角点入三三后,考虑到右上黑棋是无忧角,白棋挡下的方向以及后续的变化无可厚非。而左下...”
“白棋也只有从上方挡下,这两个角的后续变化都在黑棋预料之中吧?”
张栩倒吸一口冷气。
老师的话让他猛然醒悟,黑棋的招法并非一时兴起的趣向,似乎...是一种全新的布局理念!
他看向棋盘,那两颗点入三三的黑子,在阳光下透出隐隐的光晕。
棋盘边展开的折扇,“暗然而日章”五个字笔墨横姿,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某种深意。
围棋自7世纪传入日本,到江户时代繁荣昌盛,逐渐形成了以秀策流为代表的布局流派。
双方各占两个小目,通过稳健的布局逐步积累优势,成为主流。
高目、目外、星位等占角手段,只是偶尔为之,因为小目才是正统,才是权威。
至于三三,那更是被视为鬼门,是禁点!
这一禁,便是百年。
直到围棋新布局运动,直到吴清源与秀哉名人对局时三三、星、天元三手齐发,才彻底打破了禁锢百年的固有思维和传统布局。
吴清源在正式棋战中未获一冠,却成为举世公认的围棋大师,为何?
诚然,他打败全日本无敌手,被誉为“昭和棋圣”,开创了长达17年的吴清源时代;更重要的是,他与木谷实提出了新布局理念,推动传统围棋迈入现代围棋时代。
开山立派,一代宗师,不外如是。
今天这盘棋,十二岁少年违背传统的招法,打破常识的趣向,看起来并非无根之木、无水之萍。
张栩再度回想棋局,发现黑棋从角部入手,绵延至边腹,行棋有序;脱去窠臼,独辟蹊径,却又暗合棋理。
“这可能吗?”
震惊的众人,默默思索着林海峰的话。
庄惟杰看着沉默的众人一头雾水:为什么都不说话?这是在复盘吗?
“现在的定式,局部定型的结果已经确定,后续的变化也可以预见。”
站起身的林海峰声音略带颤抖。
“按照稳妥的顺序一步步走下去,墨守成规,渐渐地变成一潭死水。这和新布局之前何其相似?”
“老师一直说围棋要革新,要推行21世纪的围棋。可什么是21世纪的围棋?这个问题一直像一团迷雾,让我感到困惑。”
张栩看到老师有些激动,赶忙起身扶着老人的胳膊。
林海峰拍了拍张栩的手臂继续说道:
“回看这盘棋,棋子下在我们想不到的地方很简单,难的是子力高效、符合棋理。”
“通过这盘棋,我似乎看到了希望。”
众人默默思索着老人的分析,眼神逐渐明亮起来。
“如果没有深入思考和研究,走不出这样的局面!”林海峰注视着少年,“柏寒,是这样吗?”
似乎看到少年眼中的犹豫和内心的挣扎,林海峰微微一笑。
“不用回答我,你只要遵循自己的本心,坚持下去就好,可以吗?”
柏寒抬头,迎上老人的目光。
一向叩桥不渡、八风不动的林海峰,此时的目光诚恳而热切。
合上折扇,柏寒深深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