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唐肃宗即位挽唐的预言
- 推背图传奇:袁天罡、李淳风的惊世预言与奇幻人生
- 顺衍
- 745字
- 2025-03-12 18:23:01
谶曰:
非都是都,非皇是皇。
阴云既去,日月复光。
颂曰:
大帜巍巍树两京,辇舆今日又东行。
乾坤再造人民乐,一二年来见太平。
《推背图》这一象的奥秘,依然与唐玄宗逃往蜀地以及唐肃宗称帝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
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局势急剧恶化。叛军势如破竹,长安岌岌可危。唐玄宗无奈之下,只得带着众人仓皇逃往四川。
就在唐玄宗入蜀途中,他的三子李亨却在灵武果断地自行即位称帝,改年号为至德元年,是为唐肃宗。从正统观念来讲,皇帝通常应在国都长安正式继承大统,而肃宗却在灵武即位,这种情况便被称作“非皇是皇”。长安一直是唐朝的都城,如今肃宗在灵武另立朝廷,仿佛出现了两个政治中心,故而又有“非都是都”的说法。
再来看这一象的谶语,其中第三、四句“阴云既去,日月重光”,寓意深刻。它生动地描绘了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与战乱后,最终成功平定叛乱,重新恢复了往昔的安宁与繁荣,恰似阴云消散,日月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颂语部分同样暗藏玄机。第一句“大帜巍巍树两京”里的“两京”,有两种解读。其一,唐朝原都长安,肃宗却在灵武即位,仿佛同时建立了两个都城,所以说是“树两京”,这里的“树”即建立之意;其二,有人认为是指东京和西京的收复,不过从“树”字本身含义看,更倾向于建立的解释。
颂语第二句“辇舆今日又东行”,“辇舆”指皇帝乘坐的御轿。此句描述的是肃宗迎接唐玄宗回到西京长安的情景,所以称“今日又东行”。
颂语的第三、四句,主要是描绘天下重归太平的美好景象,并未具体指向某个特定历史事件。
金圣叹对此象批注道:“此象主要是说唐玄宗返回西京长安一事。至德二载九月,广平王收复西京长安,十月又收复东京,至此安史之乱彻底平定,随后迎接唐玄宗回到西京长安,所以说是‘再造’。”
综上所述,这一象实则是玄宗逃往蜀地事件的后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