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家店,附近一带都有冯玉祥日常散步的地方。三家店西北六七里,有一个坟园,这地方为冯玉祥最喜爱,至今还给他留了很深刻的印象。
那是一个大坟园,连着高山,一片丛林古木。那种树都是白裸松,高达五六丈,每株都是六七个人合抱不过来。入门后,两旁耸立着石人石马,都是明朝人的衣装。墓碑上也写着“大明”等字样,可见这墓是明朝人的无疑。可是却被满清人霸占着,并把“大明”的“明”字戳去,换成“大清”字样,但石人石马的衣装却没换得过来。
照中国的法律说,占人坟墓,该当何种重罪?可是在清朝,清朝的权力只保护满清人,于是也就不讲法律,不算犯罪了。这坟园上的松林,后来到了民国十年左右,被王怀庆所盗卖,那些高大的白裸松,全都砍伐净尽。一座清幽美丽的坟园,就无端地毁掉了!
在三家店驻防的期间,忽然发生了蒙古独立问题,后来竟以兵戎相见,大战于百灵庙。这次中国参战的部队,由徐树铮将军指挥,出击作战的是第八十混成团。
辛亥年间冯玉祥曾在第二十镇第八十标充当第三营营长,这正就是从前那个第八十标的后身。
他们这次作战,情况激烈,双方死伤甚重,冯玉祥就写信去探问他们作战的实况,看着从前的训练是否合于实际需要,以作今日训练的参考。
信去之后,一营营长王石清先生,二营营长郑金声先生各复一封信,班长宋庆霖、张殿诚,也有很详细的信给冯玉祥,将他们初战、酣战、结战的情形一一详告。
根据这些信所说的,觉着过去训练有三个重要的缺点:第一是关于官兵战斗动作方面,比如一个兵受伤,好几个兵抬送,一个官长受伤,几十个兵伺候,结果无形中减低了战斗力,影响全军作战。
为免除这种不合理的情形,冯玉祥特地分项编了个战斗动作歌,每天教给士兵念诵歌唱。
过去训练的第二个缺点是射击军纪太坏,士兵不谙瞄准,胡乱放枪,空耗子弹,这也是一大弊端。
为改正这种缺点,冯玉祥又编了个射击军纪歌,将射击的技术与原则详说一番。
第三,官兵不知利用地物,他们这次作战死伤过多的原因,主要的就是不善于利用地物。这结果是目际大,伤亡因而也多。
所以冯玉祥又斟酌地物要点,编了个利用地物歌。这三个歌儿都令官兵朝夕歌诵,每人都要记得烂熟,同时常常实地演习,以便作战时可以运用自如。
冯玉祥所以要编这些歌词,说来话也很长。他早年读列国志管仲相桓公伐戎狄之际,军中有上山歌,下山歌,并申说“乐其身者忘其形”的用意。
冯玉祥读了之后,十分感悟,想到他们现在训练,也当注重歌唱,以振其精神,乐其心志。因此他常常想给士兵们编些有益的歌词谱调歌唱。
恰巧冯玉祥那时常到基督教会堂去做礼拜,我记熟了几个赞美诗的调儿,于是就按照那些歌谱,填上我自己的歌词,油印出来给士兵唱诵。因为调儿简单,歌词又天天反复解释,唱得烂熟,所以以上三个歌都给他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