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平城军议,主次分明

兵马调动,大军开拔,绝非是皇帝拍拍脑袋做决定,将领拍拍胸脯做保证,大军拍拍屁股就走人那么简单。

反面教材可参考土木堡战神朱祁镇。

对年年征战的北方帝国来说,早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

当皇帝诏书通过尚书省下达后,北魏这个战争机器才运转起来,粮草开始向前线调动,士卒们开始磨刀砺甲,将领们开始军议制定战略,等一切准备工作完备后,大军才能向前挺进。

当然,虽然说得复杂,但是真正需要调动兵马的时候,这些工作准备的也很快,尤其对鲜卑军队来说更是如此。

没有粮食怎么办,无非就是“就食于敌”嘛,字面意思,也就是打到哪吃到哪,敌人的粮食,敌人的血肉,甚至自己的百姓,都可以吃。

吃人在这个年头,都算不得一件怪事。

当然,随着拓跋鲜卑治国时间的增长,这种行为也收敛了很多,毕竟也没多少人真的喜欢吃人。

今日镇西将军召开军议,作为副将,冯珙自然也要参加。

冯珙今日也是第一次见到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上司,镇西将军封敕文。

封敕文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将军,但是长相儒雅随和,颇有儒士风采。

具体如何出击,需要等大军抵达肆州,看贼寇情况再进行下一步制定。

当下的要务是分配大军出征前的准备工作。

看着面前这个年轻面孔,封敕文虽然心中不满,但是并未表现出来。

如此年轻,又是外戚,除了是小皇帝不信任自己派出来督军的,还有第二种可能吗?

封敕文非但没有表现出不满,反而处处照顾着这位“督军”,每下一令,都问着冯珙的意见,给予了极大的尊重,仿佛冯珙才是这一战的主将。

他两侧的将校们都用愤懑的眼神看着冯珙。

感受到了他们充斥着怒火的视线,冯珙心中叹了口气,这位封将军,是将自己架在火上烤啊。

就在封敕文再一次开口询问冯珙意见后,冯珙站起身行了个礼。

“封将军不必如此,末将初来乍到,陛下在我来之前特意嘱托,镇压反贼之事,由封将军全权做主,让我跟在将军身边好好求教。

不怕将军们笑话,陛下虽任命我为武卫将军,但是由于我不通军务,至今连宿卫禁军之职也未曾掌管,所以陛下才命我前来学习请教。封将军将我当一军中小卒使唤便是。”

听闻此言,封敕文也有些愕然。

就算冯珙再胆大,想必也不会假传口谕,他既然敢在众将士面前这么说了,想必就真的是陛下的意思。

难道陛下真的只是让他来这里学点东西、拿点军功,再回去执掌宿卫禁军?

这么一想,封敕文的面色又缓和了许多,看向冯珙的眼神也平和了不少。

当不存在利益冲突的时候,封敕文也不愿太过得罪这些外戚。尤其是冯皇后正当宠,她的亲族又少,眼前这个更是她的同胞兄弟。

若是在战后给冯珙分润些功劳,能在皇后那边说些好话,天子自然也能知晓他的劳苦功高。

下面将校听了冯珙的这番自嘲,态度也好了很多。

在军队之中,走后门的固然让人厌恶,但是走后门没本事还不自知的,才是最让人讨厌的。

定下主次后,封敕文也不再事事都询问冯珙的意见,当然也没有把太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让他领了五百镇戍兵,皆是汉骑。

镇戍兵还在调往肆州的路上,会在雁门与中军会师,所以冯珙暂时还没有其它工作。

所以冯珙在封敕文分配完所有任务后,私下里去找了封敕文。

“怀璋既有此心,倒也不是不可。”封敕文称呼其字,以示亲切的道。

冯珙被授予官职后,官职比他小的都称呼为冯将军或者冯县侯,官职比他大的都称其字。

尽管不是很喜欢被以字称,但是被这么称呼久了,冯珙也就习惯了。

冯珙刚才主动向封敕文申请“想要加加担子”,倒不是说升官什么的,主要是想负责一点具体的军事行动,哪怕处理处理后勤也行。

想要做成大事,是一定要把枪杆子抓在手里的,而想要把枪杆子抓在手里,就一定要熟悉枪杆子。

怎么抓,从哪抓,冯珙心中是有答案的。

其实不管去哪,冯珙都不至于两眼抓瞎。当年在羌氐生活时,大哥冯熙可是凭借勇武和智谋得到了他们的拥护的。

若非魏母希望他们能摆脱羌氐带给他们的影响,带他们去了长安,说不准冯熙都已经当上哪个羌人部落的首领了。

冯珙在兄长的影响下,也学了不少东西,加上来自后世学习的经验,虽然不能说做任何事都得心应手,但至少做事时,上手不会慢到哪去。

封敕文对他这个小小的请求也是欣然应允,让他负责了一部分后勤,还安排了司马邱堆协助他。

倘若冯珙能踏踏实实跟着邱堆把事情做完,那便说明是个听号令、能做事的人,到时候可以安排些战场上的任务交给冯珙,也方便最后给他分功。

若是他在邱堆的帮助下都完不成,那便说明此人眼高手低,不堪大用,到时候让他安安稳稳待在后方别添乱就行。

但是出现了另一种情况。

“这些东西你都统计完了?”封敕文不可置信的看着他。

“是。”冯珙点了点头。

“事关军务,可容不得你说谎,你可要想清楚了。”封敕文见他面色如常,提醒道。

“自然是真的做完了。”冯珙也很无奈,这些写写算算的活,当真没有什么难度。

“将军若是不信,找邱司马查证便是,若是有一点差错,末将甘受军法处置。”

这下也容不得封敕文不信了。

话都说到这个程度上了,封敕文虽然半信半疑,却也开始觉得,这个小白脸不是个花架子了。

“既然怀璋精通此道,可愿再多担些担子?”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冯珙欣然接受。

封敕文便亲眼见证着冯珙将后勤效率一点点拉满,原计划十五日完成的物资准备,在冯珙的统筹之下,十日就彻底准备完毕。

莫非圣上当真是给自己送来个宝贝,知道我后勤统筹差点意思,给我配了个“萧何”?

冯珙虽然不知道封敕文的心理波动,但是能明显感觉到,封敕文对自己的态度又好转了许多。

对这种好的变化,冯珙自然是乐见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