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蘑菇出了
- 重生九六,东北山村的悠闲人生
- 人间老六
- 2021字
- 2025-04-25 08:23:25
村长和书记听他这番话已经够开心的了。
他们村以前可都是种植人参的,所以对于种植人参人参加工这些事情,他们都是有所了解的。
两人都很明白人生收获之后,后期加工需要的时间可不少,而且步骤也很繁琐,想要将人参成功加工出来,没有个一个月是不可能的。
如果王新伟家真的要进行人参加工,那么肯定就能够给人提供一个月甚至一个多月的工作。
如果投入的钱太多,再加上贷款,那么购买回来的人参也会很多,人参一多了,需要的人也就多了,人一多,村子里面本来无事可做的人就都有事做,能赚钱了。
更何况这小子还想到了以小时来计算,这就更好了。
毕竟在农村,谁家没有点事儿,完全可以是按照自己的时间,你愿意干两个点就干两个点,愿意干三个点就干三个点。
你若没事,一天干十几个点也能多挣点。
这么自由随意的工作,对于村子来说,那就是最好的工作了。
这绝对要支持呀,所以书记当即说道。
“你们这个想法很好啊,其实我们之前也想过这事,只不过现在村民们都没什么钱一下投入太多,怕是一般人承受不起,你们能做个表率,那是最好的。”
“你有什么要求就尽管说,能帮的我们一定帮忙。”
王新伟得到保证之后也不客气。
“村长,书记是这么回事。”
“你们也知道这人参的加工,其他方面都很好说,我家园子连着的那块地,一直到东山中间,不是正好横跨着咱们村的那条小河吗?”
“所以冲洗人参的水是不缺的。”
“但是人参的加工还有晾晒等其他过程落实,就那么放着,肯定会出问题的。”
“更何况没有充足的阳光,再加上雨水天气,很容易让人身潮湿。为了避免这些,我需要建造个阳光房。”
村长和书记都有些迷茫,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阳光房一说。
王学伟知道他们疑惑,也没有绕弯子直截了当的说道。
“其实说是阳光房,不过就是扣个大棚而已。”
“到时把人参放在其中,晾晒会干的更快,同时也能避免潮湿。”
“而且等到人参加工完成,我还可以再这大棚之中种植上一些东西,所以希望村子里面能给我开个证明,允许建造大棚,分然的话,我怕有人举报,我随意占地就不好了。”
村长和书记还以为多大个事儿呢,听说就这么个小事儿,当即拍板决定了。
“这都是小事,回头我给你出个文件,你就放心大胆的建造吧。”
“就是你说的这人参加工的事情,现在靠谱吗?”
他们担心的是事情办不成,而不是担心建造个大棚的小事。
王新伟连忙保证。
“书记,还有村长,你们就放心吧,我爸已经去联系了,想来用不了几天就能够和那些种植人参的村子或者个人签订合约,正好等到秋收结束了,山上也没东西了,就可以开始人参加工了。”
“我也是想着接下来这十天半个月的山上的药材太少,其他村子那边我管不了,但是咱们村能帮的我还是要帮的,正好找人建造几个阳光房出来,他们上山赚不到钱,还能够到我这里来打工。”
村长和书记笑得更加开心了,保证给王新伟保驾护航。
事情敲定下来把能批的文件都批下来之后,王新伟就拿着文件高高兴兴的走了。
结果回去的时候路过王新安家大门口,就看到王新安一家人都坐在大门口呢,他本来不想打招呼的,结果王新安却直接站起来拦住了他。
这段时间,王新安一家可过的并不舒心。
看着王新伟一家赚钱,他们能高兴都怪了。
只不过在他们看来,收药材和收酸菜差不多。
虽然也赚钱,但是能赚个一倍的价钱就不错了。
所以他们在家计算了一下,王新伟这一家子过去的一个月很可能能赚到两万元。
加上之前蔬菜又赚了一万多元,所以王新伟家估计得有三万多块钱了。
一想到这一家人这么有钱,他们就难受。
甚至于王新安都和他爷爷抱怨过,不应该把二叔一家分出去的。
只可惜他的抱怨没有一个人愿意听的。
当初要是不分出去,他们就要赔3000元外债了。
那是万不得已才做的,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而且就算当初知道未来可能会后悔,他们也只能那么选择,不然的话,3000块钱就压到他们身上了。
只是虽然接受了现实,但是他们却不想看着王新安一家过的好。
这一个月的时间,他们也去尝试联络了,可惜没联络到收药材的,只能无奈放弃。
正是因为一家人赚不到钱,所以他们这一个月都躲着王新伟家的,结果就在今天郭老板那边,终于来消息了。
县城那边已经有村子采摘到粘坛子(松蘑)了,所以郭老板就联系王新安,他们可以收购粘坛子了。
正是因为接到了这个电话,他们一家才终于再次有了心气儿,也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不是就你们王大祥,王新伟一家能赚钱,我们老王家同样能赚钱。
所以他们才一起坐到了家门口,就等着村里的人来回的时候告诉他们一声,他们家要收松蘑了,每斤三毛钱。
赚毛钱是郭老板那边定的价,收购价三毛,如果能送到他们那里,那就是直接按照七毛钱。
如果送不到县里,那就腌制好,同样赚的钱也不会少于一倍。
刚刚已经和村里的其他几个人都说了一遍,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传遍整个村子。
这时候看到王新伟了,王新安自然也要显摆一下。
“小伟回来了啊,这是去干什么了?算了,你也不用跟我说,我是想要跟你说一声,我们家现在要开始收粘坛子了,你不是喜欢上山吗?咱们这山上松树林里面可是有很多的,你若是采集多了,可以来我家卖,别人都是三毛钱一斤,我给你五毛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