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出去打工的回来了

“你们怎么这时候回来了,还一起回来的?”

王新伟还真就没想到这些人会一起来到自己家。

这些都是村里和自己差不多一辈的,除了为首的冯老二没出去之外,其他人都是之前出去打工的。

小胖,张振江,张振河,赵老六,何有金,何有银。

这几个人之中,张振江和张振河是兄弟两个。

而且这两个人的年纪都比自己大。

不过一个是大一岁,一个好像是大两岁。

赵老六比自己小,而何有金比自己大,何有银也比自己小。

张振江和张振和是老张家的,也就是张大妈他们家的。

赵老六是住在钱总家上面一户的,田总家下面住的是冯老二家,两家中间就只有一条一米多宽的小道。

而钱总家和老赵家却隔着个十几米的田地。

赵老六就是老赵家最小的,那上面的兄弟要么是没了,要么就去了镇上或者县里。

他因为年纪小,也是这两年才开始,偶尔出门打工。

至于何有金和何有银,是住在林场下面的。

老何家也只有他们两个兄弟,一家人住在村口靠近东山方向的第二户。

村口位置,东山方向住的是孙老六。

西山方向的第一户住的就是王新安家。

从孙老六家往上隔个十几米的农田之后,就到了老何家。

何友金和何友银就是这一家的。

这这两兄弟的父母一般村里各家各户办事情的时候,他们都和另外几个人负责做饭。

现在这个年头去给各家做饭,他们唯一能捞到的好处就是最后吃的好点,同时走的时候能拿几盒烟,或者能拿点剩下的东西。

但是再过个一两年,他们这些人就会组成一个小团体,专门承接办事情做饭的工作。

虽然赚的不多,但胜在一年到头总能有一些收入。

赵老六之后去干什么了?王新伟不知道,只知道常年不在家。

倒是何有金,何有银他很了解。

这两人过两年会跟着他们父母一起去给人做饭,后来去了城里的饭店做厨师了。

具体哪个饭店?王新伟也不知道,毕竟他也没去过。

不过现在嘛,这些人都处在人生的迷茫期之中。

冯老二的话打断了他的沉思。

“是我给他们打的电话,他们之前走的时候就和我说过,若是山上的蘑菇出来了,就让我给他们打电话,就不在工地干了。”

“毕竟这蘑菇出来了,还有很多药材,也就下山了,到时赚的钱可比在工地里多多了。”

“而且从八月开始一直能干到十月以后,甚至接近11月了都能赚钱呢。”

“这几个月的时间不比在工地里强多了。”

王新伟点点头。

“这话倒是没错,工地里一天15六块钱,再加上吃不饱,自己再买点东西的,能剩个三三块钱就不错了。”

“还不如在家赚钱呢,干什么都比在工地强。”

小胖哭丧着脸说道。

“伟哥,你说的太对了,你是不知道啊,我去了没几天,给我妈打电话就知道你又收其他药材了,当时我就后悔了。”

“可是我人都去了,和人说好了再回来,实在是说不过去,好不容易坚持了一个月,听说蘑菇出了,我就赶紧回来了。”

赵老六也大大咧咧的说道。

“伟哥,你是发达了,听二哥说你从春天到现在最少赚了个万元户出来,这可比我们强多了。”

“我们一起来找你,就是问问你这秋天都收些什么,把收的东西都和我们说一下,我们上山遇到了就能捡回来。”

“别真等我们上山遇到了,回来才知道你收,那不就浪费了吗?”

张振江这时候也说道。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还有一件事,回来的时候看河套的水都干了不少,估计大桥小岔那边也快要没水了。”

“所以我们合计着明天去抓鱼,然后就直接在河套边烤鱼,再准备点土豆地瓜的,你明天有时间不?”

一听这话,王新伟就回忆起了上辈子的事。

这话说的,倒是挺自然的,可是那所谓的准备土豆地瓜自然不是从自己家里准备!

十几20年后的一般土豆都种在自己家或者自己家大门口。

但是现在有的人家把土豆,地瓜都种在地里。

所以他们如果去河套抓鱼,想要在河套烤鱼吃的情况下,一般都是路过谁家地和谁家倒霉,从地里挖点土豆地瓜就去河套。

想到自己家挖出的土豆,还有地里种的地瓜。

王新伟就不准备让这些人去挖别人家的了,直接说道。

“我倒是没问题,不过王新安那小子之前可是和我说他家要收粘坛子的,所以我明天准备去捡点。”

“不如咱们上午就不去河套了,下午再去。”

“至于我家收什么东西,现在还没确定下来呢,确定下来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们。”

几人纷纷答应下来,事情定下来之后,何有银就迫不及待的说道。

“事情说完了,伟哥,你带我们看看你家吧。”

他们虽然早就听说王新伟家盖房子了,发财了,可是真正看到才更加好奇。

别人家都是一栋房子,而王新伟家三栋房子,还有好几个仓库仓房呢。

他们才出去几个月,王新伟家就发生这么大变化,他们自然会好奇。

王新伟笑呵呵的带他们走了一圈,然后走到自家旁边那条小河边说道。

“我都和村里说好了,今年收完地之后就准备买些人参回来加工,到时就在这附近加工就行了。”

“村长他们都给我批好条了,我可以在这附近建造几个大棚,到时用来晾晒和储存人参。”

“你们等到收完地之后,若没什么事儿也可以来我这工作,比出去打工强的多。”

“赚的不比出去打工少,而且还在家附近。”

“最重要的是,人参加工完之后,离过年也就不远了,你们也就不用往外跑了。”

“至于最近这段时间你们如果感觉捡粘坛子不赚钱,就过来帮我建造大棚吧,等到大棚盖起来了,再他蘑菇药材的也好出来了!”

几人眼睛瞬时就亮了。

他们都出门打过工,知道出门打工的艰难,能够在家就把钱赚了,谁又愿意出去呢?

所以等他们出去之后就把这件事情和家人说了一下。

而他们的家里人出去去小店看电视的时候,又在小店说了一遍。

第二天,这消息就传到了王新安一家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