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举报人XX(求追读)

早春三月。

北电,96级表演班教室。

“你们要好好学习,向许云和赵溦学,这样才能有出路。”

班主任崔欣琴又开始刺激学生们。

陈昆坐在椅子上闷闷不乐,他听说这次许云去柏林参加电影节,获得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海外发行权也卖出去。

名利双收。

上个学期他还是崔老师口中好学生,许云变的优秀后,陈昆就不再是好学生。

下课铃声响起。

黄小明也有些着急,眼看许云拍电影名利双收,陈昆成为《国歌》电影男主角,暗恋对象赵溦拍的《还珠格格》快播出。

自己还没拍过电视剧。

他向郭小东打听。

“许云赚多少钱?”

“我也不知道。”郭小东实话实说:“前几天打过一次电话,周六他回京城。”

“小东,咱俩是老乡,我挺羡慕你的。”黄小明叹口气:“唉~我什么时候能拍上戏。”

“加油。”郭小东鼓励他。

此时的黄小明,就像前世的许云,看着同学们都拍上戏,自己无戏可拍,很着急。

在北电学生们口中,许云成为传奇。

此刻。

老谋子派文学策划王冰,去做一件事。

他不能容忍许云和贾章柯走自己走过的路。

必须把他们扼杀在摇篮中。

………

周六。

13:05,K548号列车停在京城火车站,许云带着老爸老妈走下车。

“老儿子,京城比老家暖和多了。”

“这肯定啊,现在京城都零上,积雪融化,再有一段时间开春。”

大包小包几个行李箱和蛇皮袋,打车到京城酒店。

刚下车,老妈就问:“这里很贵吧?”

“赚钱就是花的。”许云笑着说:“如果你和我爸不花,那么我赚钱还有什么意义?”

许建国说道:“就在这住几天也行。”

老爸老妈住一间套房,他住单间。

晚上开车去全聚德吃烤鸭。

他这辆奥迪A6已托运回京城。

睡了一觉,第二天去大石作胡同看四合院。

老爸老妈还没住过楼房,他们住四合院能习惯点,现在京城四合院不贵。

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六百多平米,19间房,要价52万美元。

“这个有点贵了。”许云和房主砍价。

“看你们不是京城人,能拿出美元吗?”

“美元我有,就是价格贵。”

“这南边就是故宫,西边就是北海公园,位置摆在这里。”

“我再看看。”许云对这四合院兴趣不大。

又在北海看一套四合院,面积差不多,要价36万美元。

这都是要出国的,房主只收美元。

价格没谈拢,许云带着老爸老妈到北海公园闲逛。

“对面是不是中楠海?”老爸好奇问着。

“对。”许云嘿嘿一笑:“以前还能买票进去,现在可不行喽。”

晚上开车带着他们在北电校门口转一圈。

“老儿子,你们这学校一点不气派。”

“妈,北电学生没多少。”

不过中戏和北电挺出名的。

明星效应。

人们喜欢八卦。

………

周一。

穿着皮夹克,下身牛仔裤,开上奥迪A6,一路行驶到北电校门口。

“我是这学生,96级表演班的许云。”

“那你进去吧。”

他刚把车停下,就看到郭小东和祖峰。

“这你车啊?”祖峰问道。

“刚买没多久。”

“可以啊!”他羡慕着:“这车要几十万吧?”

“不到60万。”

“牛碧!”

“我先去销个假,小东咱们说会话。”

郭小东跟在他身后:“啥事?”

见祖峰走远,许云把礼物盒拿出来,递给他:“在柏林买的。”

郭小东打开一看是手表:“这表很贵吧?”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别人对我好,肯定回报,别人对我不好,肯定报复。”

“那行。”郭小东戴上手表:“不敢不收,你再报复我。”

走到办公楼下,许云先去校长办公室销假,然后去崔欣琴办公室说一声。

他一到班里,就被同学们团团围住。

“可以啊!这次赚多少钱?”

“许云,你要请客。”

赵溦挤过人群,大眼睛一闪一闪问他:“许云,你在柏林获什么奖?”

“费比西奖,就是一个安慰奖。”

她甜甜一笑:“有就比没有强。”

陈昆坐在椅子上,咬牙切齿看着窗外,他不敢看许云,怕对方炫耀。

上课铃声响起。

郑老师走进教室。

他们刚上20分钟课,王校长推门进来:“许云,你出来一趟。”

班里的学生们见校长板着脸,有人猜想到,许云惹祸了。

此刻,许云也有一种不好预感。

果然,他刚走出教室,就听王校长说:“广播电影电视局打电话,叫你去一趟,现在就去。”

肯定不是好事。

恐怕是《九月雨》参加柏林国际电影节,有人不高兴。

下楼时,王校长叮嘱他:“认错态度要积极,你拍这部电影赚到钱,以后做事要有组织。”

“哦。”他嘴上答应,心里有自己想法。

开车到复兴门外大街,他刚把车停好,就见贾章柯从出租车上下来。

“老贾。”

“我靠,你也来了。”贾章柯忍不住笑出来。

他们都知道怎么回事,进去肯定挨批。

站岗的战士不让他们进,不一会有一位工作人员带他们进去。

在领导办公室,他和老贾面面相觑。

两分钟后……

领导才开口。

“电影是思想宣传重要工具,知道你们追求名利的心,我们也没办法。”

他拿出一封举报信,而且是实名的。

“我们也不想处理你们,可是你们的同行,你的前辈,人家告你啊!”

举报许云和贾章柯违规参赛,无思想、无纪律。

这个举报人,是老谋子的文学策划。

领导让他们保密。

走出办公大楼,贾章柯问:“许云,咱们以后怎么办?”

“老谋子刚端起碗,他就要把锅砸了,记得《活着》也是违规参赛吧?”

老贾叹口气:“同行是冤家,咱们要是不走这条路,电影很难在国内上映,更别提赚钱了。”

他们两个都没明说,其实都心照不宣。

教育归教育,电影还是要继续拍。

开车回学校的路上,他想了很多,带着父母到京城,如果让他们知道,自己再也不能拍电影,老爸老妈会很失望。

手上的钱,加上明年要缴的税,所剩不多。

家里已经把地和牲畜送给亲戚,他不能看着父母再做苦力劳动。

要是回村里,会被耻笑一辈子。

他的目标改善家庭生活,遇到了阻力,许云下定决心,不认输!

“敢于挑战命运的人,才有机会改变命运。”

把车停在停车位,就像无事发生一样,他回到教室上课。

似乎同学们都猜出来,他遇到不好的事,纷纷看过来。

刚下课,郭小东和祖峰就过来询问:“到底出了啥事?”

“没事。”

许云不想让老谋子的形象,在这些同学们心中破灭,这是残忍的。

许多人把老谋子当成偶像。

这是他们奋斗的目标。

平心而论,老谋子确实励志,在工厂做工人时,因为喜欢摄影,又买不起照相机,他就卖血,买了一部相机。

恢复高考后,他又以28岁大龄,考入京城电影学院摄影系。

内地第一部三大电影节金奖电影,就是《红高粱》。

他的努力有目共睹。

老谋子登堂入室后,他又不想许云和贾章柯崛起,这才派人举报他们。

陈昆走过来,他嘲讽着:“肯定是违规参赛,被禁拍了!”

“许云!你的路已到头,我有光明的未来。”

“好好好。”他站起来看着陈昆:“咱们下午算总账!”

听许云这么说,陈昆下意识退后几步。

“不要动手,打架可是要被开除的。”

“你等着就行,老子不在乎这个。”

要不是父母期盼他拿大学毕业证,许云的性格,不会受窝囊气。

他手里有几百万,还有两部小说正在出版售卖,这就是他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