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新的一年
- 导演,被小燕子拒绝开始
- 还编呢
- 2676字
- 2025-03-30 20:09:18
元旦假期结束,许云和老爸老妈坐火车去青岛。
越往南,雪越少。
这趟列车10个小时到青岛。
在卧铺车厢睡一觉,第二天上午八点到青岛火车站。
刚下火车,感觉不冷不热,室外气温零上6度。
坐出租车,前往海天大酒店,来之前,就听过这家酒店。
一间房268元,价格不算贵。
走进房间,许云想到在香港住的酒店,几平米的房间要几百元,此时他住这间房,面积有三十几平米,才两百多。
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色,说实话,青岛真是宜居城市。
中午在饭店吃海鲜,价格不贵,青岛啤酒也好喝。
下午去八大关闲逛,这里以前是德国人建造的,风格很德式,就像冰城建筑风格,很俄式。
晚上在崂山饭店吃饭,听到许多东北口音,原来闯关东的人,大部分回到山东。
逐水草丰美而居,这是人的天性。
晚上坐车回酒店,许云问出租车司机:“师傅,青岛有没有农田?”
“崂山这里遍地都是,你承包地吗?”
“是这样,我呢……是一位导演,想要建一些房子,然后烧掉,拍电影用。”
“咦!”出租车司机吐槽着:“建完房子再烧,这不是喝酱油耍酒疯,闲的吗。”
许云淡淡一笑:“电影就是这样。”
出租车司机一指:“这里往东,都是农田。”
“哦,谢谢。”
回到酒店,早早睡觉。
………
翌日,吃过早饭。
在崂山农村,许云找一户姓王的谈租地的事。
“你租地要干什么呀?”王大哥问他。
“我是导演,要拍一部电影,租地盖房子,然后把木头房子烧掉。”
“听你口音是东北的,怎么不回东北租地?”
“气候不适合,我们专程做火车到青岛,这里气候适合拍这部电影。”
王大哥又问他:“不是搞传销吧?”
“什么传销,你看我像吗?”
“你给出多少钱?”
“1000块钱一亩,我租5亩地。”
“你把建好的房子烧了,这地都烤干,以后不长庄稼。”
许云听出来,老王想租地,就是要让他加钱。
“再给你加200块钱,租5亩地,给你6000块钱。”
“好啊!这地就租给你,想干啥都行。”老王问他:“你什么时候租?咱可说好,一年租金6000。”
“你等4月初吧。”
老王摆摆手:“这可不行,我这4月初种小麦,你要是不租,耽误种庄稼。”
许云拿出钱包:“我给你1000押金,咱们再签个租赁合同。”
老王接过钱,在太阳下照了照,吐点吐沫,开始数钱。
“这1000押金我收下,就等你到4月中旬,要是不来租,押金我可不退。”
“放心吧。”
先把地定下,《空房间》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许云就让老爸带着人到青岛建招魂社和房子、牛棚。
随后几天,他们一家在青岛游玩。
提前定三张回京城火车票。
………
回到京城,老爸沉迷看《雍正王朝》。
这部电视剧生命力很强,后世抖音上,许多人剪辑《雍正王朝》片段。
田文静。
郑春华。
小弘历。
阿其那。
塞斯黑。
还有年秋月卸甲。
二月河写的小说,包括《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都有些美化雍正。
不说别的,就和通泊之战,几万人战死,八旗精锐损失殆尽,雍正的微操,可以和慈禧相提并论。
许云对这样的电视剧没兴趣,他回东厢房写《东京迷失》剧本。
1月14日。
《东京迷失》剧本写完,总计58874字。
他用两天时间修改下,删掉几千字。
最终《东京迷失》剧本52677字。
周一。
许云开车去办签证。
因为他去过东京,这次签证秒过。
定一张前往东京机票,他后天去东京。
距离上次到东京,已过去两个月。
飞机降落在羽田机场,许云下飞机后,坐出租车到六本木酒店。
他这次到东京,就是拍照。
《东京迷失》拍摄地点。
招魂社外,浅草寺、六本木酒店、港区公寓、银座商场、千代田区电影院、千代田区立麹町小学对面。
许云在东京待了一个星期,拍了几百张照片。
这次收获也很多,他了解到,日本的演员们以及剧组工作人员们,片酬都不算贵。
1月26日。
许云回到京城。
他开始画《东京迷失》分镜头脚本。
画画的天赋没有,他画的很认真,一天画几张,积少成多。
特别是招魂社和牛棚,许云画的很认真。
他心中新垣樱子样貌,身材高挑,长相端庄优雅,带一点知性的美。
小年这天,家里开始备年货,许云开着车,载着老爸老妈到商场购物。
一人买一套新衣服。
橘子、苹果、梨这些水果。
瓜子、花生、开心果、糖块。
猪肉、牛肉、排骨、海鲜。
鞭炮、春联、挂千。
乱七八糟买一大堆。
回到家,老妈把年货放到西厢房,许云和老爸在院子里烤猪蹄子。
下午包馄饨。
小年的馄饨,猪肉馅的,皮厚馅大,很香。
许云吃了整整三大碗。
南北差异,有些地方过小年吃汤圆、年糕。
过完小年,老妈谢春梅开始蒸馒头,除夕上供用。
许云和老爸去榨豆油,前段时间老叔给运来十袋黄豆。
城里没有给榨油的,开车到昌平小镇,在油坊里,榨豆油。
800斤黄豆,出95斤豆油,够家里吃一年的。
………
2月15日,除夕。
吃过早饭,许云和老爸贴挂千、春联,在院里装一些彩灯。
老妈谢春梅在厨房备菜。
忙完这些,老爸下厨炖菜、炒菜。
他家中午10个菜,种类和东北家家户户过年差不多。
红烧鲫鱼必须有。
小鸡炖蘑菇粉条。
排骨炖豆角。
清蒸猪蹄子。
油焖大虾。
清蒸螃蟹。
家常凉菜必须有。
剩下就是炒蒜苔。
干煸蚕蛹。
猪肘子。
一桌丰盛的饭菜。
许云打开红酒,先给老爸倒一杯,又给老妈倒一些。
他拿出红包:“爸,妈。过年快乐!”
“你这里装的什么?”许建国掂了掂大红包问。
“给你们的红包,我提前在银行取的。”
谢春梅打开一看:“这么多!”
“一人八万,吉利数字。”
老爸喝口酒,看着他:“你赚点钱不容易。”
“拍电影赚钱。”许云笑着说。
“收下吧,你和我妈不用焦虑,不工作家里也不缺吃少喝。”
“哎,这孩子。”谢春梅有些感动。
吃过除夕午饭,老爸给大姑打个电话。
“我和春梅在京城挺好,每天去公园溜达,你说小云啊。”许建国喊一声:“老儿子,你大姑要和你说话。”
许云接起电话:“大姑,过年好。”
“好好好。”大姑在电话里问:“你在京城学习怎么样?”
“我挺好的,想着过完年,带我爸我妈去三亚溜达,暖和……又能看到海。”
“你大哥想去京城开烧烤店。”
听大姑这么说,许云把电话递给老爸。
他可不参与这些事,家里的亲戚,都交给老爸接待。
许云专心拍电影,闲事一点不管。
晚上。
在客厅包饺子,看春晚。
主持人赵忠祥、倪萍……
开场歌舞《玉兔迎春》。
高秀敏和范伟的小品《将心比心》。
这个小品讽刺假冒伪劣产品。
赵丽蓉和巩汉林的小品《老将出马》。
这是赵丽蓉最后一次参加春晚。
“标准的英国的伦敦音。”
“点头yes,摇头NO。”
看着电视上的小品,许云想到去年坐飞机去柏林,因为不会英语,加上第一次出国有些紧张,他见人就说:“OK。”
人们都管他叫:OK先生。
黄宏的小品《打气儿》。
导致许多人砸电视。
“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许云家世代务农,这句台词和他没关系。
最有趣的小品,就是赵本讪、宋丹丹、小崔的《昨天今天明天》。
看完小品,家里开始煮饺子。
许云和老爸在院里烧纸,老妈煮完饺子,盛出一碗,放到供桌上。
“噼里啪啦”放鞭炮。
吃上这顿饺子,年就算过去。
新的一年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