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给六全的第一封“情书”——何其有幸遇见你

诗人说,每一次离别都是一次小型死亡。

这次暑期的离别,便是再次的涅槃和重生。

初到六全,虽困难多多,但我也感恩连连。

早已看惯动辄塞下100多人、连卫生洁具都无处安放的教室,突然有幸感受三四十人的教室后面可轻松容纳数十人一起翩翩起舞;早已闻惯夏季脚臭汗臭夹杂的“五味俱全”,却突然有幸享受教室巨大落地窗旁空调吹来的习习凉风;羡慕了好多年北京、上海知名大学研究生宿舍的独立卫生间、阳台和风雨操场,突然间一下子全部拥有了:我不禁相信工作和生活的美好。

“国内领先,省内一流。”300亩的校园,近10亿元的投资。分明是一所大学的规模和配备。

何其有幸遇见你,第六完全学校。

所以定位高端,目标高远,以便与你相配!

以前,在电视上和新闻里,我们经常见到各级领导或者冒着酷暑,或者踩着泥泞,或者顶风冒雪,关心支持着学校的每一步建设和发展,解决着每一个细小的障碍和困难。但是,我从没料到过千万人口大市和近百万人口大区的决策者们如此亲民,如此尊师、爱生。

从校园排水,到大门设计;从倒排工期,到日夜现场督查;从停车场修建,到校园绿化保洁……书记、市长、区长、局长,没有一个细节不倾注着他们大量的心血,没有一步进展不体现着他们对教育的深厚情怀。

何其有幸遇见你,六全的决策和推进者们!

所以我要殚精竭虑,夙兴夜寐,以不负重托。

面向全国引进教育人才;面向全区选拔学科带头人;面向社会招聘社团辅导教师。

教师平均年龄三十三岁;均为中级以上职称;五年内平均获得省、市、区表彰十三次。

从早上五点五十分的早操,到晚上十点四十分的查寝,人人都是唯恐落了后。哪里还用查岗和查课?

备课,上课,听课,研课,教研,辅导。个个精益求精,比学赶帮。哪里还用提醒和督导?

我深深地记得你们每一双清晨布满血丝却精神饱满的眼睛。

我深深地忆起你们每一个夜晚,拖着疲惫的身躯,查完寝回去的背影。

我深深地感受到你们背起生病的孩子就医时的坚定与执着。

我深深地铭记我们一起许下的誓言和对自己的期许。

我深深地怀念我们参加培训时一起落过的泪、跌倒时你们伸出的每一只手和递过来的每一杯水。

何其有幸遇见你们,六全的元勋教师、家人们。

所以我要努力奔跑,不断进步,以跟上你们的步伐,与你们同频共振。

首届440名学生中的98名,三年前,你们选择相信我。三年后,你们再次选择相信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六年中学时光,都托付于我,无异于以前途和命运所托。

其余的342人大多是听了我的考前复习指导32场中的某一场而义无反顾过来的。在七月份报考时,学校位置连导航都搜不到,教学楼主体还未完工,围挡都没拆,俨然一个工地!能否如期建成开学,所有人都捏着一把汗。就是在如此的条件和背景下,你们和你们的家长仍然毅然决然,仍然坚信不疑!

我深深地知道,为了报考,你们家庭内部肯定有过纠结与矛盾。

我深深地理解,为了报考,你们家庭可能发生过争吵甚至“大战”。

所以,每一个选择六全的孩子,我都当成是生命所托!

这就是我们千方百计、尽心竭力地为孩子升学寻找更便捷通道的原因。

这就是我们“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发展,真正做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的动机。

这就是我们“把孩子在校的每一分钟都不虚度”的动力。

明白了这些,你就会明白,我们以父母之心做老师,以仁爱之心做教育,绝不是一句空话。

明白了这些,你就会懂得,我们提出的“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两个教育前提产生的背景和内涵。

明白了这些,你就会理解,我们见不得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和伤心落泪。

明白了这些,你就会习惯,我们为高个子学生单独定制大床的努力和为学生打伞时淋湿的后背。

何其有幸遇见你们,六全的孩子!

所以我要披肝沥胆,全心陪伴,以和你们共同成长,休戚与共!

何其有幸遇见你们,做我们更好的自己!

感恩、感动、感激、感念所有遇见。

何其有幸遇见你们,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情怀、责任、担当、奉献、信任、情义,在我心中重千钧!

往后余生,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无论悲伤,还是欢喜。

(2020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