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之战的起因
群猴需要猴王,是因为他们的地盘不够了。我们设想一下,早期人类和上古妖兽会不会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呢?地盘是西游世界里各方掠夺的一项重要资源。而当人类遇到某一块地盘时,又必然会产生一个东西——地名。地名不是无缘无故得来的,所有地名背后,肯定都有一个原因,甚至有一段故事。通过西游地名,我们真的可以找到一条探索西游世界的密道。
(1)地名不是从来就有,肯定得有人起,那么是谁起的?
(2)那么为什么要这么起?是出于什么目的这么起的呢?
(3)这些地名真的一直这么叫吗?中途有没有修改过呢?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西游记》的一些地名:比如黑熊精住的山叫黑风山,黄风怪住的山叫黄风岭,蜘蛛精住的山叫盘丝岭,铁扇公主看的山叫火焰山……一些地名的因果原文都有交代,来龙去脉清清楚楚。即便没有交代,我们也能猜出一二。
但是有些地名就不那么明白了,比如小白龙所在的蛇盘山,这里是不是曾经有条蛇呢?那这条蛇去哪儿了?宝象国为什么要叫宝象呢?他们国家的象在哪儿呢?乌鸡国为什么要取名乌鸡呢?这名字多难听呀!还有黑水河的水是不是真的是黑的,如果是黑的,又是谁染的?又比如青龙山上为什么住着一群牛,却没有一条龙,说好的青龙在哪儿呢?还有灵山后崖的化龙池真的可以化龙吗?它是怎么来的呢?
通过上面这几个地名,我们不难发现:《西游记》中提到的绝大多数地名,都和动物有关。确切地说是和走兽飞禽两族有关。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所有以动物命名的地方,人类和上古妖兽之间肯定发生过故事。正是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才导致宝象国的宝象不见了,乌鸡国的乌鸡不见了,青龙山的青龙不见了,黑水河的河水变黑了……
这些地名,都是早期人类与上古妖兽的战争遗留到现今西游世界的历史烙印。几万年后的今天,唐僧西天取经,从东土大唐前往西方天竺,让我们发现了这些地名。而几万年前,这或许是上古妖兽离开天柱山的西逃之旅。如果想要了解上古妖兽详细的西逃情况,那就得摊开取经路线图,逐一研究每一个取经站点的地名由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可能地还原出上古妖兽的西逃过程,给这场大战画上最完美的句号。
很庆幸,我们找到了这些地名,由东向西排序依次是:天柱山、蛇盘山鹰愁涧、黑风山、黄风岭、流沙河、万寿山、白虎岭、宝象国、乌鸡国、枯松涧、黑水河、落凤坡、麒麟山、盘丝岭、狮驼岭、隐雾山、凤仙郡、豹头山、竹节山、青龙山。
解决了地名的问题,我们就算找到了当年战争的影子了。那么下一个问题是,早期人类和走兽飞禽究竟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非要靠战争来解决呢?现实世界中,根据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可以将人类文明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文明,人类崇拜自然,持续上百万年。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人类靠铁器改变自然,为时一万年。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征服自然,开始至今约三百年。
第四阶段:生态文明,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的西游世界史,也会按照相似的逻辑来描述西游世界的变迁。原始社会的早期人类靠渔猎为生,渔猎就是捕鱼狩猎。早期人类要靠吃走兽、飞禽为生,反过来讲走兽、飞禽也可以靠吃早期的人类为生,当天柱山资源越发有限越发匮乏时,人类和动物的矛盾就是你死我活的问题。
我们知道,西游世界最终会由人类统治,那么走兽飞禽要如何在人类统治的西游世界存活下来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想象,唐僧取经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一只狗妖,不过却有三条仙狗:
(1)二郎神身边的细犬(在《西游记》里并没有说是哮天犬);
(2)天庭二十八宿中的娄金狗;
(3)在玉帝披香殿里吃面山的哈巴狗儿。
西游记世界同样也没有马妖,出场的马仙有:地府的马面,二十八宿的星日马,加上天马,这些都可以说是神仙一派。
为什么这些动物没有沦为妖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已经被人类驯服了,为人类服务,或者是人类的盘中餐。唯一的例外的是牛,西方的牛妖特别多。或许吴承恩也知道印度有崇拜牛的传统,而在东方牛和马一样都是牲畜,所以西方才会出现大量的牛妖。《西游记》正反映了一个现实:人类对妖兽的驯化,被驯化成了家畜,可以鸡犬升仙。没有被驯化的就是野兽,就是妖怪。
《西游记》第4回,两个独角鬼王给孙悟空进献时,鬼王道:“久闻大王招贤,无由得见;今见大王授了天禄,得意荣归,特献赭黄袍一件,与大王称庆。肯不弃鄙贱,收纳小人,亦得效犬马之劳。”犬马之劳,对人类是褒义词,但对动物来就是赤裸裸的背叛了,活着就是要在强者面前交出尊严。
当然,有被驯服的,就有没被驯服的。我们能在几万年后群猴的身上看到早期人类的影子,也一样能在几万年后的西游现状感受到妖兽的不满。就在“大闹天宫”到“西天取经”这段时间里,西游世界发生过很多“吃”的乱象,大家为了掠夺资源,谁都有可能被吃掉。
乱象1:妖吃人。
且不说取经一路遇到的诸多妖怪都吃人,就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妖时都是名副其实的吃人专业户。
《西游记》第27回,孙悟空告诉唐僧:以前自己在花果山为妖时,就是靠吃人为生的。
《西游记》第86回,孙悟空一眼就识破豹子精变成的假人头:因为自己在花果山没少把真人头当皮球踢,积累了经验,所以一试便知真假。
《西游记》第8回,猪八戒告诉观音:自己在福陵山也是靠吃人为生。
《西游记》第38回,在猪八戒眼里,乌鸡国王的身体不算宝贝,不过是一顿肉。
《西游记》第8回,沙和尚更夸张,他告诉观音自己吃人无数,吃了多少自己都记不清了。
当然最夸张的莫过于大鹏鸟了,《西游记》第74回,小钻风说,他把一个狮驼国的人都吃了,活脱脱把一个人类的国度变成了现在的万妖国。
乱象2:人吃妖。
《西游记》第90回,取经玉华州一站,玉华王父子四人和玉华州官吏就分吃了狻猊、抟象、白泽、伏狸、猱狮、雪狮六只狮子精。
《西游记》第92回,取经金平府一站,金平府官员也分吃了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三只犀牛精。
乱象3:人吃人。
取经期间,唐僧两次碰到强盗打劫。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没有孙悟空的保护,身无分文的唐僧拿不出钱,强盗会留下唐僧什么?最值钱的不就是唐僧那一身肉吗?白白胖胖的,妖怪垂涎,山大王就不垂涎吗?
而真正发生人吃人乱象的是在《西游记》第87回的凤仙郡,那里闹了三年干旱,当地人把儿子免费送人,女儿随意贱卖,三停饿死两停人,还有一停在吃人。
乱象4:妖吃妖。
取经期间,孙悟空分别被青狮精、蟒蛇精主动吃过,设想妖怪之间发生战争,一方把另一方吃掉,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西游记》第58回,沙和尚在花果山打死一个小猴精,而这个小猴精立马被送入花果山后厨,去毛剥皮,分尸煎炒。
在西游世界,无论是人类还是妖怪,都可能会吃掉异类甚至是吃掉同类。所以为了抢夺资源,早期人类和上古妖兽之间爆发战争,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即便几万年后,人类主宰了西游世界,依旧出现了这么多“吃”的乱象,这足以说明,早期人类在征服上古妖兽后,人类之间也一定会爆发内部战争,同样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万物之战的经过
1.天柱山之战:人类首次以智取胜的战争
△△△ 涉战地点:天柱山
既然早期人类和上古妖兽之间的大战不可避免,那么三族是怎么爆发战争的?第一场战争又是发生在哪里呢?
西游世界的第一场大战,我们称之为万物之战,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早期人类起初是靠采集为生,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走兽飞禽相安无事。但是随着族群的增长,花果山的天然食物不够分配,大家饥一顿饱一顿。也不知道谁第一个开始吃肉,发现肉不但解饿,还有营养,吃了之后身体更加强壮,于是三族开始以捕猎对方为生。现在我们开始还原万物之战的战况,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西游记》里提到的地名,小心对照,大胆猜想。
根据上回我们排列的地名,战争的起点在天柱山,所以战争的第一阶段便是:天柱争夺战。最开始的三族格局有点像《三国演义》中三国的状态。三族之间各有各的想法,都想把另两方给消灭了,独占天柱山的所有权,但任何一方都做不到。人类渐渐发现,自己长期处于劣势的,因为人类所处的天柱山腰随时会被所处天柱山脚的走兽和天柱山顶的飞禽联合夹攻。
《西游记》第1回,在几万年后的花果山(天柱山)上,群猴曾对孙悟空说了这番话:“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要知道,此时的西游世界已经被人类主宰,花果山位于东胜神洲傲来国,满山的妖魔鬼怪,就是没有人类,群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1)傲来国是归人类国王管,但他管不了我们这满山妖魔的花果山;
(2)花果山本来也是归麒麟、凤凰管,但他们也管不到水帘洞。
实际上,根本就没有麒麟和凤凰来管辖花果山,他们已经不在了,但他们的传说却还在花果山上流传。设想几万年前的天柱山,这里是到底归麒麟管,还是归凤凰管?还是都不归?所以天柱之争其实就是两个阶段的问题:
(1)争夺人类的管辖权,夹在中间的人类是归走兽管,还是归飞禽管?
(2)走兽、飞禽一决雌雄,到底是走兽管飞禽,还是飞禽管走兽?
盘古很清楚人类的现状,虽然人类处于随时被夹击之势,但走兽、飞禽两族也因天然的地理位置,很大程度上,信息隔绝,这就给了盘古大做文章的机会。面对走兽,人类伏拜在麒麟脚下,自称甘愿接受麒麟的管辖;面对飞禽,人类也伏拜在凤凰脚下,自称甘愿接受凤凰的管辖。所以盘古便挑拨飞禽与走兽之间的关系,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盘古也深知,要摆脱被夹攻的境地,还得想办法离开天柱山腰。而可供的选择不多:要么占领走兽的天柱山脚,要么占领飞禽的天柱山顶。位居高地当然是更好的选择,于是人类便与飞禽翻脸,联合走兽一起攻上了天柱山顶。尽管天柱山顶易守难攻,但面对人类与走兽的联合,飞禽一族还是被赶出了天柱山顶。由于飞禽善飞行,没有被灭族,战败后大多数都退守到了天柱山脚外围。
走兽在人类的帮助下,占据了飞禽的地盘,当晚便大开篝火宴会庆祝。就在所有走兽都卸下防备之时,人类突然发难。这场篝火庆功宴,实际是人类为走兽精心设计的鸿门宴。由于走兽善于奔跑,也没有被灭族,他们大多也都逃到了天柱山脚外围。
就这样,人类最终问鼎天柱:一场离间计,赶走了飞禽;一场鸿门宴,赶走了走兽。人类靠计谋摆脱了自己尴尬的处境,成为天柱山一战的赢家,首领盘古更是功不可没,但是危机并没有解除,因为被赶下天柱山的走兽、飞禽即将形成大联盟,我们称之为妖兽联盟,那么人类会给他们机会吗?
之前我们分析过,根据吴承恩设计的西游世界,在第6个5400年才有万物阴阳交配,生人、生兽、生禽,三才定位。而在此之前,西游世界除天柱山外,大陆处于一片燃烧的状态,此时的水是藏在地表之下的,西游大陆的地表只有火、山、石、土这四种元素。那么这场大火烧了多久呢?至少烧到第6个5400年,也就是三族三才定位之后。
为什么这么说?您想,取经时期我们看到的西游大陆是什么样的?此时早已不是只有天柱山(后来的花果山)存在万物生灵了,而是整个西游大陆遍布万物生灵。也就是说,总有一天,大地之火会熄灭,大地母亲不再蜷缩着双臂,而是敞开了怀抱。万物生灵遍布整个西游大陆,这个结果是既定的。也正是这次被赶出天柱山,妖兽联盟才发现:现在的西游世界,能栖息的地方已不再只有天柱山一处了。
那么这次妖兽联盟是要重新夺回天柱山,还是会被人类赶得更远?天柱山在东胜神洲,而西牛贺洲却遍布各式以动物名字命名的地名,从结局来看,人类必定乘胜追击,而妖兽联盟不得不开启了西逃之旅。
那么这场大战持续了多久?我们给不出一个非常具体的时间。如果万物生灵从天柱山延伸至天柱山外需要5400年,那么整个万物之战最长也可能长达5400年,所以我们才会用旷日持久来形容这场大战。妖兽联盟在天柱山之战失利后,人类仍会乘胜追击,那么等待妖兽联盟的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2.万兽山之战:妖兽联盟开启西逃之旅
△△△ 涉战地点:蛇盘山鹰愁涧—黑风山—黄风岭—流沙河—万寿山
人类军团穷追不舍,刚被重创的妖兽联盟只能往西边退守,远离了天柱山。他们先是退守到了一处峡谷——蛇盘山鹰愁涧。在这里,妖兽联盟的蛇将领和鹰将领战死,故而得名蛇盘山鹰愁涧(取经期间小白龙栖息处)。这也是为什么几万年后取经期间,没有看到比较厉害的蛇精鹰怪。当年的蛇精鹰怪是最早阵亡的一批上古妖兽,根本没有留下后裔。
剩余的妖兽继续西逃,依次退守到黑风山(取经期间黑熊精地盘)、黄风岭(取经期间黄风怪地盘)和流沙河(取经期间沙和尚囚困处)。值得一提的是,黑熊精、黄风怪并不是上古妖兽,沙和尚也不是早期人类,所以这里的地名也不是他们起的,他们来到这里驻扎的时间也都在500年之内。
那么这几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呢?在鹰怪战死后,飞禽一族其他成员退居黑风山,挥动翅膀卷起满山黑土,阻挡了人类军团的前进。之后又退守到黄风岭,飞禽一族继续挥动翅膀,卷起满山黄沙,阻挡人类前进。我们之所以有这个猜想,是因为取经期间,孙悟空在对抗黄风怪时,黄风怪的三昧神风就卷起了黄风岭上的满山黄沙。这黄沙有多恐怖?孙悟空睁不开眼,猪八戒不敢出头。
而黄风岭的下一站,便是沙和尚的流沙河。为什么会叫流沙河?流沙河底黄沙堆积,通过水流形成流沙。这么多沙子沉落河底,总得有个源头吧?取经期间,黄风岭脚下还生活着世世代代的村民,唐僧一行人还在村里住了一晚,说明黄风怪在占领黄风岭期间,除了对付孙悟空那一次使用过三昧神风卷起黄沙,平时很少甚至根本用不上三昧神风。不然,山脚下的村子早就被黄沙埋没了,哪还有村民能世代居住于此。
流沙河底黄沙堆积,并不是黄风怪造成的,而是上古时期,妖兽联盟为了阻挡人类进攻的步伐卷起的黄沙,随风由东往西散落,最后沉落河底,形成了现在的流沙河。
在拖住人类进军的步伐后,妖兽联盟再继续西退。而在西退的过程中,很多妖兽因复杂的战况脱离了大部队。最后,妖兽联盟退守到了一处山头,这座山叫万寿山。这座山就是取经时期,唐僧来到镇元子五庄观的那座山。
《西游记》第24回,原文描述万寿山:
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
……
只见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凛凛放毫光;
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气。
……
深林鹰凤聚千禽,古洞麒麟辖万兽。
原文给这座山的定义是:鹰凤聚千禽、麒麟辖万兽。当然这已经不是唐僧来到万寿山时看到的生态情况了,这句话描述的应该是以前的万寿山。因为现在的万寿山的主人是镇元子,并非麒麟和凤凰。那么为什么此山会从“万兽山”变成“万寿山”呢?
镇元子有一仙家至宝人参果树,结出的果子吃了可以益寿延年。自从镇元子来到万寿山后,原本的“万兽山”就被镇元子改名叫了“万寿山”。“兽”与“寿”同音,外人根本不知道缘由。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镇元子来到之前,这里曾经是妖兽联盟的聚集地,麒麟和凤凰就是在此处聚集逃散的妖兽的。
为什么麒麟与凤凰要在这里聚集妖兽?因为他们决定不再退守,要在这里与步步紧逼的人类一决雌雄。当然,最后的结局以失败告终,残存的上古妖兽继续踏上西逃之旅。这一场大战后,成千上万的妖兽尸体堆积在山上,这就是万兽山名字的由来。取经时期,很多妖兽我们都看不到了,因为他们的先祖大多在这一场大战中灭绝了。
直到后来,有一个叫镇元子的年轻人,在这里种植了一株特殊的树苗,也就是后来的人参果树,这才把万兽山名字中妖兽的“兽”改成了长寿的“寿”,因为人参果是具有延寿功效的。至于镇元子与人参果树背后的故事,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3.麒麟山之战:妖兽首领麒麟与凤凰的陨落
△△△ 涉战地点:白虎岭—宝象国—乌鸡国—枯松涧—黑水河—落凤坡—麒麟山
万寿山之战后,妖兽联盟继续败退,人类军团依旧紧追不放,妖兽联盟的将领为了保护族群,也一个个牺牲自己来掩护大部队撤退。其中白虎将领在白虎岭(取经期间白骨精住所)战死,这也是地名白虎岭的由来。同样的,白虎将领也没有留下后裔,所以取经期间,我们也没有看到过大神级别的老虎妖怪。
妖兽联盟继续退守,来到了一处平地,这块平地前面刚好有一座高山,地势得天独厚。这座高山便是取经期间宝林寺所在的高山,这处平地便是取经期间的乌鸡国。
《西游记》第36回,原文描述这座高山:
山顶嵯峨摩斗柄,树梢仿佛接云霄。
青烟堆里,时闻得谷口猿啼;
乱翠阴中,每听得松间鹤唳。
啸风山魅立溪间,戏弄樵夫;
成器狐狸坐崖畔,惊张猎户。
好山!看那八面崖巍,四围险峻。
唐僧看到这座高山,都不免作诗感叹,这在整个取经途中都是少有的事,可见此山之险峻。一方面,高山天然地阻挡了人类的大规模进军;另一方面,平地让战败的妖兽联盟得以喘息。人类军团久攻不下,妖兽联盟在这里得以较长时期地喘息,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国度:宝象国,由妖兽联盟的白象王把守。与此同时,妖兽联盟继续向西扩充根据地,建立了另一个国度:乌鸡国,该地由妖兽联盟的乌鸡王把守。
但是人类军团的攻势实在太猛烈了,最后宝象国和乌鸡国还是失守了。宝象国一战,宝象王战死,但后裔西逃;而乌鸡国一战,盘古感念乌鸡王心善将其招安,乌鸡王得以保全性命。投靠人类的乌鸡王可以说是尽心尽力地为人类服务,鸡族成为被人类第一个接受的妖兽族群。后来,乌鸡王与同样为鸡族的毗蓝婆组建家庭,并留下了鸡族的后裔。无论是象族还是鸡族,我们都可以在取经时期找到这两个族群留下的后裔:一个是天庭的二十八宿昴日鸡;一个是普贤的坐骑白象精。
值得一提的是昴日鸡,他是后来死去的乌鸡王与毗蓝婆所生,毗蓝婆后来成为一位佛教菩萨,也是一位隐士高人,她的原形是一只老母鸡。至于毗蓝婆为什么在佛教中有那么高的地位,他们母子俩又是怎么在人类主宰的西游世界鸡立人群的,这里我们不过多赘述,可以剧透一下,根据我们掌握的原文信息,在取经时期的西游世界,毗蓝婆的修为达到了西游巅峰,其实力早已远超如来、老君、玉帝、观音。
回到主线故事,在宝象国和乌鸡国失守后,妖兽联盟便退往一处方圆600里的山头——钻头号山(取经时期红孩儿所在处)。这座山上长满松树,山间有一条涧水,被称为“荣松涧”。为了阻止人类军团追击,妖兽联盟在离开号山时放了一把大火,活生生把“荣松涧”烧成了“枯松涧”。
但是枯松涧的下一站,便是一处死路。这是一条河,本名“清水河”,河不宽,河水也不算湍急。但是妖兽联盟在离开枯松涧时烧毁了所有的木头,河水困不住飞禽,由于没有船只,却把走兽给困住了。
为了保存实力,妖兽联盟决定留下大部分走兽抵御即将到来的人类军团,飞禽部队护送麒麟和重要的走兽首领飞越清水河,凤凰和他的胞妹彩凤也加入了护送的队伍。很快枯松涧大火熄灭,人类军团也赶到了清水河。人类军团在这里对妖兽联盟展开了一场大屠杀,河水由清变红,由红变紫,最后由紫变黑。就这样“清水河”变成了“黑水河”。
《西游记》第43回,原文描述黑水河现状:
近观不照人身影,远望难寻树木形。
滚滚一地墨,滔滔千里灰。
水沫浮来如积炭,浪花飘起似翻煤。
牛羊不饮,鸦鹊难飞。
……
湖泊江河天下有,溪源泽洞世间多。
人生皆有相逢处,谁见西方黑水河!
这里辟一个谣:影视剧说黑水河是因为小鼍龙作恶多端,来到黑水河后才使得黑水河便黑的,当小鼍龙走后黑水河就变成了清水河。这是影视剧为了剧情效果对原著进行了魔改,原著里黑水河的水黑与小鼍龙一点关系都没有,小鼍龙走后黑水河也没有变清。
几万年后,虽说黑水河已不再腥臭,但这一股黑仍被永久地留了下来。麒麟、凤凰仰天长啸,悲送逝去的同族。人类军团随行带着木筏,以备大军行军水路,黑水河根本困不住人类军团前进的步伐。
《西游记》第77回,如来解释了孔雀大明王和大鹏鸟的来历:“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
《西游记》第71回,观音也说了一段朱紫国王的历史:“当时朱紫国先王在位之时,这个王还做东宫太子,未曾登基,他年幼间,极好射猎。他率领人马,纵放鹰犬,正来到落凤坡前,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二子,乃雌雄两个雀雏,停翅在山坡之下,被此王弓开处,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箭归西。”
取经期间,朱紫国王在落凤坡射伤了孔雀大明王的孩子——两只小雏雀,而孔雀大明王又是凤凰所生,在朱紫国又有一个叫落凤坡的地方,这几个信息综合在一起,我们推断:当年在西逃的过程中,凤凰被盘古射落在落凤坡,而当时凤凰已经怀孕,临死前生下了孔雀和大鹏。
您想,好端端的两只小雏雀为什么要到落凤坡去呀?小雏雀和凤凰是什么关系?凤凰生了孔雀,孔雀生了小雏雀,所以凤凰是小雏雀的祖母!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小雏雀才会每年到落凤坡去祭奠自己的祖母,只不过那年刚好被朱紫国王给射伤了。所以当年在落凤坡,盘古射落了西逃的凤凰,凤凰紧急诞下孔雀和大鹏,让麒麟与凤凰的胞妹彩凤带着他们继续西逃。
凤凰陨落,麒麟成为妖兽联盟唯一的首领,妖兽联盟退到麒麟山,已经无处可退了,也无须再退。麒麟再也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战友为了让自己苟且偷生而战死,便决定在这里与人类军团一决高下,他不再让他的子民保护他,而是由他来保护他的子民。
人类军团早已经来到麒麟山脚下,把麒麟山团团包围。麒麟立于山头,蔑视地注视着盘古那浩荡无边的军队。又回头悲悯地眺望西方,此时他的子民已经走远,彩凤也已经离开。麒麟一声呐喊,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带领走兽军队冲向人类的战阵。明知道只是螳臂当车,他也要奋力一搏。麒麟山一战,麒麟陨灭,世界再无麒麟。但万幸的是,麒麟也留下了自己的后裔。
取经期间,麒麟山上无麒麟,取而代之的是一只金毛犼,更有意思的是他的洞府叫獬豸洞。其实金毛犼就是麒麟的后裔,根据《山海经》的记载:麒麟生獬豸,獬豸生犼怪。《西游记》原文没有明确交代,但我们想吴承恩设定“金毛犼住麒麟山獬豸洞”,应该也是这层含义!至于他是麒麟和什么物种所生的后裔,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是,无论是獬豸还是金毛犼,他们都没有改变妖兽联盟的命运。
4.竹节山之战:嗜血狮祖下跪投降
△△△ 涉战地点:盘丝岭—狮驼岭—隐雾山—凤仙郡—豹头山—竹节山
现在,妖兽们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凤凰的胞妹彩凤身上,因为彩凤也怀孕了,他怀的可能也是麒麟的孩子。它是否能顺利西逃?又是否能逆转战机呢?
护送彩凤离开的第一个妖兽联盟将领是蜘蛛王,他留守在了一座山岭,当然最后也战死在了此处,这个地方就是盘丝岭。蜘蛛王死前留下了后裔,取经期间,唐僧碰到的七只蜘蛛精就是蜘蛛王的后裔。根据我们掌握的原文信息,蜘蛛精修炼成人形,天庭建立后,她们被招安上天当上了七仙女。由于不是章节重点,这里我们也就不展开了。
护送彩凤离开的第二个妖兽联盟将领是狮驼王。但是狮驼岭一战,狮驼王没有战死,他和乌鸡王走了一样的路,归降盘古并得到了重用。之后,狮驼王留守当地并建立了狮驼王国,与人类和平共处。我们推测:狮驼王是死于大鹏鸟之手。由于也不是章节重点,也不再展开。
人类军团又追击到了隐雾山,妖兽联盟利用地形地势,与人类军团玩起了躲猫猫。隐雾山是一个天然的躲避场,取经时期,孙悟空来到隐雾山时看到烟雾缭绕,根本看不清路。而过了隐雾山便是凤仙郡,两地是挨着的,凤仙郡之所以叫凤仙郡,就是因为这里曾经出现过彩凤。
护送彩凤离开的第三个妖兽联盟将领是豹子王,他战死于豹头山。取经时期,在隐雾山上号称南山大王的豹子精,就是豹子王的后裔。为什么豹子精没有出现在豹头山?《西游记》第86回,根据豹子精的自述,他是数百年前被流放到了隐雾山,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原本也是住在豹头山上的,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才将豹头山让于黄狮精,自己搬到了隐雾山,这里面的具体过程也不是本章重点,也不过多详谈。
护送彩凤离开的第四个妖兽联盟将领,是号称九灵元圣的九头狮子,他护送彩凤退守竹节山,而竹节山一战也将成为最激烈的一场退守战。麒麟与凤凰死后,妖兽联盟就彻底失去了作战领袖,而现在彩凤又怀着孕,那么是谁带领妖兽联盟在前线作战的呢?那就是九头狮子。九头狮子的作战能力我们之前讲过,孙悟空这样级别的对手也接不住他一招。为什么九头狮子有如此出色的作战能力呢?为什么他会拥有九个头呢?这还得从他的身份说起。
《西游记》第90回,原文介绍九头狮子:“那九曲盘桓洞原是六狮之窝。那六个狮子自得老妖至此,就都拜为祖翁。祖翁乃是个九头狮子,号为九灵元圣。取经时期,九头狮子从天上下来,六只狮子精就拜他为祖翁。”为什么其他狮子会拜他为祖翁呢?因为九头狮子就是西游世界狮子精的祖先。
《西游记》第90回,救苦天尊也说九头狮子“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救苦天尊什么岁数,但在他眼里,九头狮子居然都是久修得道,这无疑是承认了九头狮子的岁数,纵观整部《西游记》,能活到取经时期的上古妖兽少之又少,九头狮子是最年长的一个。基于九头狮子的岁数、能力与九头的特征,我们推测:
(1)他是首领麒麟的直系后代,继续了麒麟的血统,唤醒了体内的复制基因,这也是他九头的来源。
(2)他是狮子军团的将领,这支军团是走兽一族最强作战部队。
麒麟在将死之际让这支狮子军团护送怀孕的彩凤离开,可见妖兽联盟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彩凤的身上。人类军团的数量实在太庞大了,九头狮子即便能以一敌百,也英雄难敌四手。于是他下达了两条命令:
(1)将妖兽联盟中最嗜血、最忠诚的妖兽集中起来,以自己为核心组建了一支突击部队。
(2)命令妖兽联盟里的牛族军团带领剩下的老弱病残,以及怀孕的彩凤继续西逃。
一切安排妥当,九头狮子便把部队分散下去,在广袤的西方大地和人类军团展开持久战。战争的目的不再是取胜,而是杀戮;战争的目标不再是土地,而是吃人。他要拖垮人族军队,消灭人类的有生力量。竹节山一战,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个个小战斗的合称。敌方在明、己方在暗,妖兽们不再畏惧溃败,而是展开了对人类的猎杀。
盘丝岭、狮驼岭、隐雾山、豹头山,人类军团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但也留下了遍布山头的尸体。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会出现一只野兽吃掉自己的同伴。战斗不分白天黑夜,好像永远没有终结。
九头狮子的战术是成功的,但是他的突击部队的战士太少了,每死一个都不会再有补充。在数量庞大的人族面前,仿佛一切计谋在绝对实力面前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最终,盘古抓住机会把九头狮子和他的部下围困在了竹节山。
为什么九头狮子住的地方叫竹节山?为什么他的洞府叫九曲盘桓洞?就是要告诉我们这场战斗的曲折。在山上,他们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地抵抗,在洞中,他们也一个弯道一个弯道地战斗。
九头狮子是天纵英才,他曾取得了无数次的胜利。但世界潮流就是如此,命运更是无情。他亲眼看到战友们一个又一个战死,他特想知道,万兽之王麒麟在战死之前会想些什么呢?他不想战死,而是选择了另一条路。这条路,让他从勇士变成了叛徒,从英雄变成了懦夫。是的,他投降了,而且是比乌鸡王、狮驼王更加没有骨气地投降。彩凤已经送走了,他活着就是要看看这场游戏的结局。若干年后,他成为人类大佬救苦天尊的坐骑,也就是我们取经时期看到的那个九灵元圣。
竹节山一战,妖兽联盟节节败退,九头狮子投降,怀孕的彩凤在牛族军团的护送下继续西逃。凤凰能生出孔雀和大鹏这种吃人的狠角色,那么彩凤又会生出什么样的物种呢?
5.人类撤军:盘古踏上了长生之路
△△△ 涉战地点:青龙山
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竹节山的血战不得不让盘古重新审视这一场战争,原本以为近在眼前的胜利,可一打却打了这么多年,此时的妖兽联盟已经退守到了青龙山。青龙山是什么地方?顾名思义一定与龙有关,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是龙族诞生的地方。
可人类军团继续逼近,留给妖兽联盟的退路已经不多了,因为这里快要到西方的尽头了。没想到此时,盘古却下了一个决定:退兵。盘古退兵的理由有三:
(1)精神上,大家早已经厌恶杀戮,思乡心切。
(2)战果上,大家已经可以接受了,都认为妖兽联盟短期掀不起风浪了。
(3)《西游记》第83回,如来说过一句西游至理名言:“积水养鱼终不钓,深山喂鹿望长生。”如果妖兽杀绝了,人类吃什么呢?真的要吃一辈子果子吗?所以从战略思想上,养肥了再杀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一个更可怕的原因,盘古没有说,但人类军团内部也已经意识到了。万物之战打到现在,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敌人不是成群西逃的上古妖兽,而是时间。我们很早就说过,长生这个话题是一条贯穿整部《西游记》的主线。
唐僧西天取经的路线是:从东土大唐到西天天竺。这是一条从西游世界东边走到西边的路线,他们一共走了14年。妖兽联盟西逃的路线是:从东边的天柱山到西边的青龙山。这也是一条从西游世界东边迁移到西边的路线。一个是西游,一个是西逃。
原著里,唐僧30岁出头开始取经,等他回到大唐时已经46岁了。所以当年参与万物之战,从天柱山上下来的人类军团,他们也早已从翩翩少年变成了迟暮老人。他们身上都是岁月的痕迹: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迟钝的反应、蹒跚的步伐。从人类军团离开天柱山起,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只是当时他们没有意识到。所有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打了这么多年,从东边追到西边,他们都老了。
这就好比《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早期上梁山时都是雄姿英发。可为什么招安后,面对方腊军团,却是死的死,残的残?很大原因就是梁山好汉老龄化造成的。所以,人类军团西征也一样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一旦老龄化再加上战争的消耗,人口的出生率势必远远小于死亡率。
或许您会说,妖兽也一样面临老龄化问题呀?首先,妖兽的寿命一般都要比人类长,在没有摄取任何长生资源的情况下,长时间拖下去,妖兽联盟可以耗死人类军团。其次,很多妖兽一窝生好几胎,他们的出生率要远远大于人类的出生率。但弊端是他们要度过幼年时期直到可以投身战斗,这个时间周期会比人类的要长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妖兽联盟一直处于劣势的原因,人类常年以来并未给过他们过多的喘息空间。
随着盘古一声令下,驻扎在青龙山脚下的人类军团撤军了。对于妖兽联盟而言,他们驻扎在青龙山上,彩凤也终于结束了逃亡之旅;对人类军团而言,他们也终于可以回到天柱山,重新休养生息。而意识到衰老与死亡的盘古,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寻求长生之道。
几万年后,在人类主宰了西游世界,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面临的最大敌人依旧是时间。只要感到生命有限,时间便是最可怕的死神。即便你是玉皇大帝,也要认真地作答死神下发的时间考卷,容不得半点马虎。
万物之战的影响
1.死亡恐惧:离开天柱山后出现的可怕敌人
我们知道,生活在天柱山上的第一批万物生灵,由于有天柱山上交合之气的加持,所以最长可以活到5400年,而等下一个5400年到来时,万物生灵才出现阴阳交配。由于在万物之战爆发之前,三族都生活在天柱山,即便天柱山不再天地交合产生交合之气,天柱山上的万物生灵也都能存活较长的时间(根据长生的设定一般不超过500年)。关于这一点,我们也是有据可依的。
(1)《西游记》第2回,须菩提提出长生之法的三灾概念时,就定义每500年为其中的一灾。
(2)《西游记》第3回,在孙悟空在并没有习得任何长生之法及吃蟠桃的情况下,他被地府勾魂的年龄是342岁。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类在离开天柱山后出现衰老和死亡的呢?其实在万物生灵出现阴阳交配时,无论人类还是妖兽,都已经开始出现衰老和死亡。只不过当时这个进程相当缓慢,可现在常年的战争导致这个进程加速。此时,天柱山虽然不再产生新的交合之气,但好在依旧残存着些许过去的交合之气,可一旦远离了天柱山,死神就会不请自来。
这就好比英雄联盟、王者荣耀里游戏开局,我方英雄都出生在泉水。受伤了回到泉水就可以回血。离泉水越远,就越没有安全感,所以我们操纵的英雄恨不得天天能泡在泉水里。盘古退兵就是觉得该回泉水补给了。可也正是人类这次退兵,给了万物喘息的机会,让刚诞生的龙族得以发展壮大。
2.西游地名: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山头与国家
这一点我们在讲述万物之战的起因时就已经提到了,而且在讲述战程时也逐一解释了相关地名的由来,这里我们统一做个汇总。
天柱山:万物的起源地,也是战争的起始地;
蛇盘山:妖兽联盟蛇将领战死地;
鹰愁涧:妖兽联盟鹰将领战死地;
黑风山:飞禽一族卷起黑土,拖延人类军团的进程;
黄风岭:飞禽一族卷起黄沙,拖延人类军团的进程;
流沙河:黄沙下沉,河流下游黄沙堆积;
万寿山:原本叫“万兽山”,妖兽联盟的聚集地;
白虎岭:妖兽联盟白虎将领战死地;
宝象国:妖兽联盟白象王建立的国度,白象王战死地,后期白象精的祖籍地;
乌鸡国:妖兽联盟乌鸡王建立的国度,后期昴日鸡的祖籍地;
枯松涧:原本叫“荣松涧”,为阻挡人类军团,妖兽联盟火烧号山致使松树枯萎涧河水干涸;
黑水河:人类军团屠杀妖兽联盟之地,致使血流成河,河水由红变紫,由紫变黑;
落凤坡:妖兽联盟凤凰陨落地,后期孔雀大明王和大鹏鸟出生地;
麒麟山:妖兽联盟麒麟陨身地,后期獬豸和金毛犼的祖籍地;
盘丝岭:妖兽联盟蜘蛛王战死地,后期蜘蛛精(七仙女)祖籍地;
狮驼岭:妖兽联盟狮驼王建立的国度,狮驼王被害地;
隐雾山:妖兽联盟利用隐蔽地形与人类军团周旋之处;
凤仙郡:妖兽联盟彩凤西逃并短暂停留之处;
豹头山:妖兽联盟豹子王战死地,后期豹子精祖籍地;
竹节山:妖兽联盟九头狮子投降地,此处战况如竹子般曲折,妖兽联盟节节败退;
青龙山:妖兽联盟彩凤诞下祖龙之处,新一轮大战即将开启。
3.第一次仙术革命:仙术时代的开启
您有没有想过,西游世界的法术是怎么来的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引入一个概念:科技革命。我们近代历史上就发生过的三次科技革命:
(1)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引起了第一次科技革命;
(2)19世纪末,电力的发现和使用引起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电脑、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新兴技术,引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像西游世界中的神仙。不同的是:
(1)我们靠科技,神仙靠的是法术,各自掌握的手段不同。
(2)对这些手段的叫法不同,比如对“飞”的描述:西游世界的神仙腾云驾雾,现实中我们可以通过飞行器实现。
且关于“飞”的描述还存在于各种小说和影视作品当中,比如武侠世界有轻功;哈利·波特会魔法,有了魔法可以骑着扫帚满天飞。我们把这些名称相互对换一下,让郭靖去学习魔法,让哈利·波特去练习轻功,也一点都不会影响故事的走向,但是给人的感觉就会完全不同。总结一句话:无论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从来没有改变过。
西游世界也一样,早期人类在万物之战时期就已经开始研究法术了。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法术也是在万物之战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只不过当时尚处于研究阶段,没有普及到战争当中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早期人类的研究历程和西游法术的原理。
现实世界中,人与动物本质的区别就是人会使用工具,人类的工具演化经历了三个时期:石器时期、青铜器时期和铁器时期。石器、青铜器和铁器在战争中都可以被当作兵器。西游世界也一样,在万物之战中,人族军团为了对抗妖兽联盟也研发了大量的兵器,而研发兵器的基础是五形。
什么叫五形呢?之前我们说过,这是《西游记》第1回提出的概念:所谓五形就是水火山石土,是构成早期西游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那么这“五形”与我们熟知的“五行”又是什么关系呢?《西游记》里是否也有“五行”的概念?有,且二者的关系是:“五行”是“五形”的演变学说,成为后来西游世界修炼法术、煅烧神兵、打造法宝的理论根基。如果我们把“修炼法术、煅烧神兵、打造法宝”统称为仙术的话,那么五行学说就是西游世界第一个法术理论。
五行学说的“行”是运行的行,包含金、木、水、火、土。与五形相比,木取代了山,金取代了石,说明早期人类从山上找到了树木,从石头里找到了金属。设想一个打铁的过程:首先要有铁矿石,这就是金。然后需要一个炉子,这就是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高温煅烧,就会用到火。点火需要木材,这就是木。最后还需要淬火,也就是高温冷却,这会用到水。整个打铁的流程就是一次五行的运转。
再举一个例子,中医也把五行和人体器官相对应,金对肺,木对肝,水对肾,火对心,土对脾。而这样的设定也被吴承恩运用到了《西游记》中。《西游记》第22回,观音派木叉去流沙河收沙和尚,原文作诗说:
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
炼已立基为妙用,辨明邪正见原因。
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伦。
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
这里原文直接用五行来代指整个取经团队,取经团队是师徒四人加白龙马刚好一行五人,那么他们分别如何对应呢?《西游记》第23回,四圣试禅心一站,诗曰:
奉法西来道路赊,秋风淅淅落霜花。
乖猿牢锁绳休解,劣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
咬开铁弹真消息,般若波罗到彼家。
根据这首诗推断:
(1)孙悟空叫金公,属金;
(2)猪八戒叫木母,属木;
(3)沙和尚叫黄婆,黄乃土色也,属土;
(4)唐僧叫赤子,赤乃红色火也,属火;
(5)龙从云游水,小白龙必然属水。
不仅如此,吴承恩还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融入取经团队的人际关系,这里我们也浅谈一下。我们现已知:孙悟空属金,猪八戒属木,沙和尚属土,唐僧属火,小白龙属水。那么,根据五行相克原理: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我们就会在原文里看到以下这些有趣的现象。
(1)孙悟空克猪八戒。孙悟空经常戏弄猪八戒:取经高老庄一站,孙悟空收猪八戒时就假变高翠兰调戏他;取经平顶山一站,孙悟空捉弄猪八戒巡山,变成啄木鸟把猪八戒的鼻子给啄出血来;取经乌鸡国一站,还骗猪八戒背死尸……
(2)猪八戒克沙和尚。猪八戒惹不起孙悟空就没少拿沙和尚出气:取经宝象国一站,围剿奎木狼时,猪八戒临阵脱逃,把沙和尚给卖了;后面,还有很多次猪八戒都争着抢沙和尚的功劳,老是让沙和尚看行李,怼起沙和尚来更是不留口德。
(3)沙和尚克小白龙。沙和尚是老三,也只能欺负小白龙了:理论是这样的,但由于沙和尚戏份较少,为人又比较明白事理,所以很少欺负小白龙。
(4)小白龙克唐僧。唐僧骑着小白龙出过几次大事:两次被强盗打劫;小白龙带着唐僧闯了四圣的深山老林;当唐僧跌落通天河时,小白龙不救……这些都是小白龙搞的鬼。除取经宝象国一站外,唐僧每次遇到危险时,小白龙都没有现身人形解救过唐僧,几乎每次都任由唐僧被妖怪抓走。
(5)唐僧克孙悟空。这个就不用多数了:孙悟空几次被唐僧赶走;观音还传授唐僧的一篇《紧箍咒》,让唐僧用嘴就能攻击孙悟空……
说完五行相克原理,我们再说说五行相生原理: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生在取经团队人际关系中可以理解为谁依靠谁,所以转化过来就是:
(1)小白龙依靠孙悟空。比如取经宝象国一站,取经团队几乎分崩离析,小白龙给猪八戒下达任务指标是请孙悟空回来。
(2)猪八戒依靠小白龙。还是取经宝象国一站,为什么猪八戒会去马厩找小白龙?因为猪八戒知道小白龙是观音塞进取经团队的,小白龙的指示就代表着观音的指示。
(3)唐僧依靠猪八戒。唐僧早就看不惯孙悟空了,猪八戒的加入才让唐僧跩起来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打白骨精事件,唐僧联合猪八戒赶走了孙悟空。
(4)沙和尚依靠唐僧。取经号山一站,唐僧被掳走,猪八戒说散伙,孙悟空第一次附和猪八戒,结果沙和尚不干了,非要逼着孙悟空和猪八戒去救唐僧。
(5)孙悟空依靠沙和尚。这个也有诸多体现:还是取经号山一站,沙和尚就提点了孙悟空三次,第一次孙悟空与红孩儿首次斗法,沙和尚告诉孙悟空要以水攻之;第二次孙悟空假变牛魔王调戏红孩儿,沙和尚提醒孙悟空作死会害了唐僧;第三次是孙悟空败北,也是沙和尚劝服孙悟空去请观音来收红孩儿的妖兽联盟。
取经团队五行相生相克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剩下的我们就不一一举例了。我们从五行的角度说一说,取经的目的是什么?取经的目的是和睦五行。《西游记》第61回有诗句为证:“和睦五行归正果,炼魔涤垢上西方。”同样地,如果取经团队对应五行并且符合五行相生相克,那么推而广之,其他的神仙妖怪也一样,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所以大家不妨想想,如果连神仙妖怪自身都符合五行的相生相克,那么他们修炼的仙术能脱离五行吗?大概率是不能的!从盘古退兵回天柱山开始,西游世界就出现了最早的仙术,一直到后来的取经时期,人类才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五行理论并运用于仙术中。由于例子太多,我们就列举几个经典的。
(1)《西游记》第2回,孙悟空的修行口诀就是“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2)《西游记》第7回,如来用五行山压住孙悟空,原文写道:“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3)《西游记》第41回,红孩儿三昧真火使用到的五辆小推车,原文写道:“只见那小妖将车子按金、木、水、火、土安下,着五个看着,五个进去通报。”
说到这里,我们甚至可以说:《西游记》中几乎所有的仙术都可以叫五行之法。你想为什么会出现“某神仙妖怪属什么”的说法呢?比如为什么孙悟空要属金,他属水不行吗?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金木水火土就像考试的五门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修行的水平就像是各门科目的成绩。学霸肯定是各科满分,但是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科现象。于是就出现了不同属性的神仙、妖怪。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水德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一听名字就知道他们严重偏科。
存在偏科,就肯定有同学想要改善自己的偏科现象,所以就要在别的科目上发力。这时候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理论就用得上了。利用语文好这个优势可以提高一下英语成绩,毕竟都是语言类学科;利用英语语法、句式强的优势来帮助理解数学的公式;再利用数学的理解加深对物理的理解,毕竟数学是物理的学习工具;然后再利用宏观的物理学习微观的化学,毕竟理化不分家;最后再把化学和语文联系到一块,这样学霸就诞生了。
在西游世界,像老君、观音、如来等一些大佬都是各科全部发展得比较好且比较均衡的神仙,即便大家有这样的刻板印象:老君擅长用火,观音擅长用水,如来擅长用金,并不代表他们其他学科就很弱。这就好比您,也是一个学霸,您各科都好,但您总有一科最喜欢的吧!您最喜欢的那科您肯定也更愿意与其他同学分享那一科的学习心得。这些大佬也一样,你喜欢用水,我喜欢用火。
仙术的修行就是从金过渡到水,从水过渡到木……一个个递进,最终实现攒簇五行。但也要切记,五行相克。同时修行两种相互矛盾的法术,势必会导致走火入魔,万劫不复,所以在实战中,五行相克就成了仙家斗法的常用套路。
《西游记》第26回,观音救人参果树时还提道:“那个水不许犯五行之器,须用玉瓢舀出,扶起树来,从头浇下,自然根皮相合,叶长芽生,枝青果出。”除了五行之法,还存在五行之器,五行之器对应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神兵法宝了。五行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可以分为五行之法和五行之器。简单点理解就是魔法攻击和物理攻击。
那是不是掌握五行就天下无敌了呢?仙术修行的终点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老君、观音、如来这些人是否达到了仙术修行的终点了呢?《西游记》第6回,老君介绍自己的法宝金钢琢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金钢琢能变化,能套取神兵法宝,就连水火都能套走。抛开金钢琢的克星——老君自己的那把芭蕉扇不说,金钢琢确实被众多西游迷一度认为是最厉害的法宝。金钢琢为什么那么厉害?就是因为它可以套取任何五行之物,用来对付任何修炼五行之人。
我们再做一个设想:如果有一个人的修为超出了五行会怎么样呢?《西游记》第77回,孙悟空是这样说唐僧的:“若不为唐僧是个凡体,我三人不管怎的,也驾云弄风走了。只为唐僧未超三界外,见在五行中,一身都是父母浊骨,所以不得升驾,难逃。”这里孙悟空的言下之意是:修行仙术就是为了掌握五行,终极目的更是为了超出五行。那么真有这样的人吗?
《西游记》第3回,孙悟空这样对十殿阎王说:“汝等既登王位,乃灵显感应之类,为何不知好歹?我老孙修仙了道,与天齐寿,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为何着人拘我?”孙悟空说自己修为超出了五行,当然这是孙悟空当下的自我误判,此时的孙悟空连长生的门还没进呢!
但换一个角度想,孙悟空说得出口,就说明西游世界肯定存在修为超出五行的人。那他们是谁呢?会是我们熟知的老君、观音、如来这些人吗?都不是!第一个是早期西游的盘古大神,太上老祖和菩提祖师也都是他不同西游时期的化名,可惜最后陨灭了。第二个就是后期西游的毗蓝婆菩萨,她隐姓埋名不问世事300多年,潜心钻研仙术成为佛道一体的集大成者,且直至取经时期,放眼整个西游只有毗蓝婆做到了。由于篇幅有限,且这些内容也不是章节重点,我们就不再一一展开了。
最后我们再来做一个汇总:西游的仙术技术的起点是在万物之战时期;自从盘古撤军回天柱山,人类便开启了仙术研究之旅,从五形中衍生出五行理论;而仙术修行的终点是超出五行,即便到了取经时期,五行理论已经很完善了,但活着的神魔除毗蓝婆外,没有人能真正超脱五行,老君能打造金钢琢套取五行之物也才算勉强摸到了超脱五行的大门。那么终点的背后是否还有终点?是否还有比超出五行更高的一层境界,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去畅想了。
4.盘古新时代:西游中的“盘古开辟”指的是什么?
对于万物之战,人类军团一直在打仗,妖兽联盟一直在西逃,感觉挺热闹,其实在《西游记》中除了寥寥几句诗及一些奇怪的地名,这些内容您根本查不到。通过我们的讲述,您应该已经对西游世界的建立起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了。所以在西游世界中,唐僧取经真的算是一件小事,在诸多历史大事面前,太不值一提了。
《西游记》写了一个小片段,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了一个大历史。
“万物之战”也并未出现在《西游记》里,它的官方叫法是“盘古开辟”,出现在《西游记》第1回里。仅“盘古开辟”四个字,我们就可以看到盘古的丰功伟绩,看到早期人类创业的艰辛,却看不到战场的杀伐,看不到黄沙下的累累白骨。正应了一句唐诗:“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段历史人类为什么要用“开辟”来形容呢?这背后究竟又有哪些惊天的秘密?
“开辟”是毫无疑问的褒义词,开辟之前是无,开辟之后是有。表示新未来的开始,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盘古开辟,就是说盘古给整个人类带来了从未见过的新东西,那么这些新东西是什么呢?
(1)胜利
万物之战的胜利,盘古功不可没。他让人类体会到了成功的滋味,这种感觉是从未有过的精神愉悦,是在三族和平相处时期从未体验过的感觉。
(2)新大陆
如果没有的远征讨伐,人类永远都不会想到,天柱山之外还有如此广袤的大陆,是盘古带领人类走出了天柱山。这也为后期西游世界划分为四大部洲奠定了基础。而且有了土地,就等于有了更多的资源;有了更多的资源,就意味着可以繁衍更多的人口。生存空间的扩张,必然带来人口的增加。人口增加同样也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间,这就是一个循环。
(3)国家
《西游记》第68回,唐僧给朱紫国王介绍中华大地,对盘古只字未提,他说,“贫僧那里:三皇治世,五帝分伦。尧舜正位,禹汤安民。成周子众,各立乾坤”。
在万物之战人类退兵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类被新大陆的景色所吸引,他们不愿返回天柱山,而是选择留在当地定居。唐僧取经时期,一路上的那些西方小国,它们的来历很多都源于此。几万年之后,虽然当地的百姓都是当年战士们的后裔,但是他们早已淡忘了祖先们的故事,即便是东方大唐国的后裔,也都遗忘了盘古所做的一切。
(4)语言
《圣经·旧约》记载,人类之间本来只有一种语言,天下兄弟是一家。兄弟们联合起来兴建通往天堂的高塔,眼瞅着就要大功告成,上帝为了维持天堂的房价决定阻挠人类的计划,就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因为没法沟通,最亲的兄弟全都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通天塔的计划失败,人类从此流浪各方。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来试着回答西游世界中语言的问题。
《西游记》第1回就说,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这句话是记录几万年后花果山猴群出现时的现状。同样这也侧面说明,早期三族的语言是不互通的。如果语言不通,兽禽两族是如何成立妖兽联盟的呢?又是如何沟通的呢?人类又是如何挑拨他们的关系的呢?奇怪的是,既然“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可当孙悟空进入水帘洞时,水帘洞里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两行大字,群猴却都认识。这是人类的语言,如何解释这其中的矛盾呢?
《西游记》第88回,取经团队来到玉华州,这是天竺国的外郡,唐僧这样评价:“人言西域诸番,更不曾到此。细观此景,与我大唐何异!所为极乐世界,诚此之谓也。”从东到西,从大唐到天竺,这里的方方面面都与大唐没什么两样,风俗一致,物价一致,穿着一致,语言也一致。取经团队一路西行从来没有碰到过语言隔阂。
所以我们认为,最早三族之间的语言本来是一样的,用的就是人类的语言,后来走兽和飞禽才发展出各自的语言。在花果山群猴中,虽然大多数猴子一出生就学的是猴类的语言,但猴群中也一定有通晓人类语言的长者在教授群猴人类语言,比如那四只老猴子。所以万物之战时期的三族也一样,只不过战争爆发了,三族的族群长者不再教授人类语言,这才使三族产生语言隔阂。而在盘古西进和退兵的过程中,语言又再次统一。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花果山,以及取经时期的诸多西方小国等这些非中华大地,也说华夏语言的原因。
(5)农耕
盘古回到天柱山后,除了研究五行仙术和长生之法,还开发了农耕技术。从群众中来,就要回到群众中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修仙,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向往长生,但每一个人都需要吃饭,从此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人类从战士转变成农民,不是身份的退步,而是生存的需要。西游世界一定经历过农耕时代,而在几万年后的西游世界也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猪八戒的九齿钉钯,《西游记》第19回,猪八戒介绍道:
此是锻炼神冰铁,磨琢成工光皎洁。
老君自己动钤锤,荧惑亲身添炭屑。
五方五帝用心机,六丁六甲费周折。
造成九齿玉垂牙,铸就双环金坠叶。
身妆六曜排五星,体按四时依八节。
短长上下定乾坤,左右阴阳分日月。
六爻神将按天条,八卦星辰依斗列。
名为上宝逊金钯,进与玉皇镇丹阙。
九齿钉钯是老君打造的,实打实的神兵利器,甚至比孙悟空的金箍棒更胜一筹。后文,黄狮精抢了取经兄弟的神兵,开的不是金箍棒大会,而是钉钯会。在《西游记》第32回,银角是这样评价猪八戒的九齿钉钯的:“你会使这钯,一定是在人家园圃中筑地,把他这钯偷将来也。”
同样的吐槽还出现在《西游记》第49回,金鱼精说道:“你会使钯,想是雇在那里种园,把他钉钯拐将来也。”猪八戒降妖除魔的神兵利器被多次吐槽为种地的农具。还有沙和尚的降妖宝杖也被吐槽过像擀面杖,面是小麦做的,这背后也代表着农业!
您说老君打造的神兵利器,为什么那么像农具呢?从头到尾透露着一股乡土气息,他就不怕人笑话吗?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君打造九齿钉钯的时候,西游世界仍处于农耕时代,这是时代的象征。等到取经时期,原本的九齿钉钯才从农具升级成后来的兵器。
人类就这样进入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有人在修行,有人在种地,有人在生育……而盘古需要更多的时间研究五行仙术和长生之法,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把管理人类发展的重任交给了三大长老。这三位长老和盘古一样,也是早期人类,最后也将功成名就,载入西游史册。那么他们是谁呢?又为人类的后续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5.祖龙诞生:麒麟与彩凤的杂交物种
最后一点,我们从妖兽联盟的角度来谈:人类退兵,怀孕的彩凤最终得以在青龙山上顺利分娩,西游世界的第一批龙诞生了。西游世界出场的龙众多,为了区分,我们把在青龙山上诞生的第一批龙族称为祖龙。他们是麒麟与彩凤杂交出来的后裔,而彩凤和凤凰同宗同源,所以祖龙也可以说是麒麟和凤凰的后裔。这里之所以叫青龙山,原因有二:一是祖龙诞生时龙身为青色;二是“青”有长青的含义,寓意龙族能在这里发扬光大。
或许大家不明白,无论麒麟还是凤凰,他们作为妖兽联盟的首领,怎么会低贱地到处去和别的物种杂交呢?这是不符合作为“王”的准则的。原因说出来您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战争时期,哪有那么多原则准义!如果在保持尊严和灭族之间二选一,谁轻谁重?当然,我们也能在原文当中找到证据。
《西游记》第6回,孙悟空和二郎神变化斗法,原文提到了一种鸟的历史,他叫花鸨。花鸨乃鸟中至贱至淫之物,不拘鸾、凤、鹰、鸦都与交群。
花鸨在西游中是一种至贱至淫的鸟,在飞禽一族中名声最臭,但是作为飞禽一族的首领凤凰却愿意和他交配。而且您看原文的描述,是“花鸨不拘和凤凰交配”,什么意思?这是赤裸裸地在抬高花鸨,贬低凤凰。为什么凤凰会被吴承恩如此贬低呢?因为此时凤凰交配的对象不止花鸨,已经是来者不拒了。而这样的乱象,在飞禽一族中也不只凤凰,上至凤凰,下至麻雀。而凤凰这样自降身份,就是为了寻求更强大的新物种。
《西游记》第77回,还是如来的那段话,“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其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大鹏与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亲处”。
我们要明白两条原则:
第一,《西游记》原文中的旁白是不可能说谎的,因为这是西游世界的客观事实,代表的是吴承恩的设定。
第二,《西游记》原文中的对白是有可能说谎的,上至神仙下至凡人,因为每个人说的话立场不同,目的也不同。
基于这个原则,我们再来审视如来的话:如来说孔雀大明王和大鹏鸟是凤凰得交合之气所生,不知道您发现什么问题没有,根据吴承恩对西游世界的设定,天柱山因交合之气产下万物生灵,那么凤凰怎么会因得交合之气产下孔雀和大鹏呢?这不是已经违背万物阴阳交合的设定了吗?再退一步说,就算凤凰很特殊能得交合之气产子,那也应该产下小凤凰才对,也不可能会产其他的物种呀!所以凤凰产下孔雀和大鹏只能像《西游记》第6回原文旁白说的那样,不是凤凰得交合之气产子,而是凤凰胡乱群交产子。
那么孔雀和大鹏是凤凰和什么物种杂交所生呢?如来为什么只提凤凰却对另一方只字不提?如来不说,肯定是有原因的:要知道孔雀大明王在佛教被尊封为佛母西方孔雀大明王菩萨,名义上还是如来的母亲;而大鹏鸟是孔雀大明王的亲弟弟,名义上是如来的舅舅。这两者在如来眼里都是妖怪畜生,如来是真不想认这门亲戚,孙悟空让如来承认这门亲是花了不少功夫的。更何况,搞不好这莫名的如来“祖父”真是至贱至淫的花鸨怎么办?这不是自己把自己给坑了吗!
再说,孔雀大明王一出生就吃人,然后一路吃人都没停下过,也不知道吃了多少人,最后还吃到了如来那里。大鹏鸟吃得更多,取经前的500年,也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后不久,大鹏鸟把整个狮驼国给吃光了,狮驼王就是在那时候死的。无论孔雀大明王还是大鹏鸟,吃人是刻在基因里的,而这样的基因却来自凤凰。因为凤凰痛恨人类,万物之战时,凤凰就已经是吃人无数了,这才把吃人的基因传承给了孔雀和大鹏。
妖兽联盟杂交出来的所有怪物都是为了对抗人类军团,他们刻在骨子里的技能就是吃人。孔雀大明王和大鹏鸟吃人,獬豸和金毛犼也吃人,奎木狼吃人,在青龙山上诞生的第一批祖龙更是吃人。而现在这些祖龙还处于幼龙阶段,那么等他们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不久的将来,一场血雨腥风的序幕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