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玄阳之气的消息!(求追读)
- 趋吉避凶:从九龙夺嫡开始
- 米八斗
- 2054字
- 2025-04-06 23:31:15
京城。
陆渊的马车停留在神武阁外。
这是他十六年以来,第一次来到神武阁,也是第一次用【心眼灵感】看到这座整个大周最宏伟,最高的建筑。
在这古代王朝,足以称得上是雄伟壮丽的奇迹。
“听说神武阁的地基,是寻常房屋的两倍,它的柱子比皇宫太极主殿的盘龙柱还要更粗壮,建造楼阁的汉白玉石砖,比人还高……”
青玥仰着头颅,不断感慨。
陆渊在心中腹诽。
当初太祖皇帝兴建神武阁,可是耗费了大周几乎三分之一的税收。
其人力财力,难以想象。
要是无法称为奇迹,那怕是负责监造的官员以及工匠,全都要人头落地,堪称是大周最大的血案了。
“走吧。”
陆渊抬步,向着神武阁内走去。
“参见九殿下!”
门口的守卫看到来人,先是一愣,连忙拱手行礼,眼中带着诧异。
这位九皇子,怎么跑到神武阁来了?
这里可是武道修行之地。
“负责文吏的主事是谁?叫他来见本宫。”
陆渊吩咐一声。
神武阁虽然是大周所有武者心中的修行圣地,同样也是江湖宗派心中的领袖,但本质上仍旧是朝廷的一处部门。
他这个九皇子的身份,好用的很。
“是,九殿下。”
守卫不敢怠慢,一边领着他进入楼阁,一边去传唤负责文吏的主事。
没多久。
一名身穿绿色六品官袍,身形消瘦的中年人小跑着进入房间。
“卑职陈光参见九殿下,不知殿下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殿下恕罪。”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余光打量着眼前这位眼缠三尺黑缎,如同儒雅书生一般的九皇子,也有些疑惑。
听说这位九皇子被送入云麓书院求学,今日怎么突然来神武阁?
他不是不能修行吗?
正想着。
便听到陆渊温润的声音响起:“皇奶奶寿诞在即,本宫想找一物,用来当做贺礼,神武阁纳九州天下奇珍异宝,特来问问。”
原来是找东西的……主事陈光松了口气。
他还真怕陆渊说出想修炼的话来。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惹怒这位皇子,可是无妄之灾。
陈光忙问道:“不知道九殿下想要什么?”
陆渊想了想,道:“皇奶奶久居深宫,难得外出行走,再加上当年为助父皇,身有暗伤,想找一些活血温养之物。”
陈光皱眉思索良久。
“殿下稍等。”
他离开屋舍,不多时便抱回一部册子,双手奉上:“这里面记录的都是一些温养之物,殿下可以挑选。”
陆渊示意青玥接过,诵读起来。
上面记录的的确都是一些珍稀之物,若是流落到江湖中,绝对能引起不小的风波。
只是这些东西,和玄阳之气都没有设密码关系。
“还有吗?这些灵物虽好,但总觉得差些意思,有没有至阳之物?”
陆渊再次询问。
“至阳之物……”
陈光有些犯难。
不过短暂思索后,似乎想到了什么,眼前忽然一亮:“启禀殿下,还真有,只是尚未记录在册。”
“凤山内有一处热泉,其中孕育出些许灵性,有凝聚成玄阳玉的可能。”
“玄阳玉是上佳的温养之物,若能雕琢成玉环,玉镯佩戴,更是对肉身有无限好处,还能体现出殿下的孝心。”
玄阳玉!
陆渊心中微动。
虽然不是玄阳玉髓,但也算是有一丝关联,不知道能否生出真正的玄阳之气?
“凤山?”
但眼下却有一个问题。
凤山驻扎着负责京城防务的大军,若无圣旨的话,可没有办法靠近。
似乎知道他心中的担忧。
一旁的陈光笑道:“殿下放心,那处热泉中的灵性尚弱,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凝聚成玄阳玉,我神武阁设有阵法守护,可随时去勘察。”
“若殿下有兴趣的话,卑职可上书兵部求得通关文书,明日一起去看看?”
陆渊闻言一喜。
不管那处热泉是否有玄阳之气凝聚,哪怕只是一丝机会,也要试试看。
同时,他也明白眼前这位主事为何如此上心。
“陈主事放心,若真有玄阳玉诞生,本宫会在皇奶奶面前替你多美言几句。”
陆渊笑道。
“多谢殿下!多谢殿下!”
陈光喜笑颜开,连忙道谢。
当今太后,可是武景帝的生母,若能得其赏识,自己未来的官场之路,不说一路畅通,至少也会比现在强许多。
“那待明日兵部的文书下来,卑职亲自带九殿下前去。”
有了玄阳之气的消息,陆渊也没有久留。
陈光更是亲自将他送出神武阁。
一路返回紫竹林。
陆渊心中颇为期待。
玄阳之气,玄阴之气,再加上既济未济,调和阴阳的灵物,或许意味着自己阴阳相合,补全先天一气的机会大增。
哪怕是最坏的结果,无法修复受损的真灵,对于自己的实力提升也是巨大的。
“希望能有惊喜吧。”
陆渊闭目,开始借玄阴之气洗练元气。
气海中如汞浆一般的元气,渐渐散发出莹润的光泽,向着玉髓转变。
有着既济未济灵物,玄阴之气的活跃程度极高。
他距离玉液圆满,本就只差临门一脚。
不到半夜功夫。
所有的元气都转化成为玉髓状。
武道第二境,玉液境圆满。
陆渊长长呼出一口气,面上露出笑容。
接下来就可以为武道第三境,凝丹境做准备。
一旦玉液凝丹,才算是真正超凡脱俗,寿元可增长至一百二十载。
别看一百二十年不算多,放到前世说不定都能看遍某些王朝的兴衰了。
不但如此。
凝结一颗武道真丹,更是关乎着后续的修行!
……
翌日清晨。
陈光没有让陆渊久等,拿着兵部的文书前来书院,一同前往凤山。
凤山位于京城外一百二十里外,从高空俯瞰,山脉如一只神凤展翼,故此而得名。
甚至在京城一些说书人口中,夸大言此地就是凤凰尸骨所化,颇具神话色彩。
一路疾驰。
半个时辰后,马车终于来到凤山大营前。
就在他刚走下马车。
一道熟悉的声音就在身后传来,带着诧异,如闷雷般洪亮:
“咦,九弟?你怎么也来这凤山大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