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争仙

在和平时期,一张一阶上品灵符只要二十枚灵石,甚至有些时候还要更低。

如今陈庆元要价三十一枚灵石,就算是颇有些身家的谢景烁也被吓了一跳。

“道友,你这莫不是……”

要不是因为陈庆元和伏芳、卫旭和高嘉三人本就是好友,他几乎就要脱口而出“坐地起价”了。

但他随即注意到,一旁的卫旭却真的在认真思考,甚至高嘉也一副意动的样子。

“这个什么一阶上品的木爆符真有这么大的威力?”谢景烁不禁思索起来。

刚才陈庆元虽然取出过一张一阶中品木爆符,但谢景烁并没有过多在意。

此时,还是卫旭率先开口,“陈道友,可否稍微便宜一些?”

他确实对一阶上品的木爆符很是垂涎,如今外边灵符好卖不好买,木爆符比正常一阶上品灵符大很多的话,其实正是一阶极品灵符的替代。

虽然木爆符威力肯定不如一阶极品灵符,但一阶极品灵符的价格也要贵的多。

陈庆元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摇了摇头,要是能在这里建立起稳定的出售灵符的渠道,他肯定是要多卖一些的。

否则的话,出售灵符的渠道哪里都有,何必费这个功夫找伏芳帮忙。

更何况对于散修来说,陈庆元愿意将灵符卖给他们,还没有涨价多少,已经算是帮忙,这还是看在了原本就认识的份上了。

终于卫旭不再犹豫,取出了三十一枚灵石交给陈庆元,“好吧,那我买一张防身。

目前九原这个情况,接下来我们还不知道要出几次任务,灵石不过身外之物,花点之后赚取贡献才是正途。”

卫旭如此说服了自己。

此刻谢景烁眼看卫旭真的花三十一枚灵石买下一张木爆符,他也在心中下定了决心。

于是看向陈庆元问道:“陈道友这边可还有存货,我也买上两张吧。”

两张,那可就是六十二枚灵石了,但陈庆元摇了摇头。

“这个却是没有了,不过我这边一个月一次炼符任务,下个月我或许能再带一两张过来。”

先不管自己身上只剩下最后一张一阶上品木爆符,像这种好卖的灵符,饥饿营销才是利益最大化的出售方法。

反正自己炼制起来也有限,不如等着后面,灵符总体价格可能还会持续上涨。

况且财不外露,一次性展现出太丰厚的身家并不是什么好事。

闻言谢景烁略有些失望,但他并没有多说什么。

接着,陈庆元又取出一部分的一阶下、中品灵符,这一次他并不兑换太多的灵石,而是各种兽血材料。

结束之后,他便向众人告辞离开。

回到自己的营地,陈庆元惊讶地发现陈庆文和陈庆彦不在,一问才从刚好碰见的昭栩叔那里得知,他们二人竟然主动接取了任务,前去参加了一个任务。

陈庆元揉了揉眉间,二人还是没有听他的劝告。

主动接取任务自然是有好处的,贡献榜上已经标明,击杀一个炼气中期修士三点贡献,后期九点,巅峰十五点。

而倘若想要兑换一枚筑基丹则需要一千贡献点。

这对于单个的炼气修士来说,想要凑齐是根本不可能的,哪怕是专门劫杀炼气巅峰修士,也需要六十七人才够。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炼气巅峰修士不是傻傻地送死,哪怕是筑基修士想要杀满六十七名炼气巅峰修士也很不容易。

而贡献榜上其它高价值的东西,比如说一阶上品乃至极品的修炼丹药,一阶上品的破境丹,一阶极品法器等等也不便宜。

想要多积攒贡献,接取任务很关键,因为接取任务本身也是可以获得贡献点的,不管成功还是失败。

不过此时陈庆彦和陈庆文二人既然都已经离开营地了,陈庆元也没法多说什么。

见陈庆元面露担忧之色,陈昭栩走到了他的身边,“不必太担心,庆彦他们小队的整体实力够强,接取的任务也不在危险区域。

何况,修仙本就强调一个争,他们不像你有一技之长,就只能靠斗法取胜,否则将来别说筑基,就连炼气十一、二层都难。

倘若真的战死的话……那也是他们的命啊。”

家族修士不可能永远被长辈保护,炼气中期之后,家族一般不会再像对待小辈那样呵护。

陈庆元知道陈庆彦心中是存了一分筑基的想法的,虽然嘴上不说,但哪一个三灵根不憧憬一下筑基呢?

倒是陈庆文,身为四灵根的他筑基希望渺茫,所以他一有灵石和家族贡献就兑换成丹药,只顾眼前不管将来,故而才能修到如今即将炼气六层的程度。

可往后丹药的价格上涨,没有最后灵石,突破炼气后期就是一个大问题,后面突破炼气巅峰更是难上加难。

陈庆元点了点头,随后便行了一个晚辈礼,然后朝着炼符的营地走去。

回到营帐之中,此时队长郑灵锦正好外出回来,见到陈庆元便将一特制玉牌递了过来。

陈庆元接过,只见玉牌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炼成,上面浮现出一个数字“八”。

面对他疑惑的神色,郑灵锦解释道:“这就是你上个月炼符任务的报酬了,总共八贡献点。”

辛苦炼符一个月才得八点贡献,看起来似乎有点少,但其实已经约等于独自击杀一名炎国的炼气后期修士了。

况且炼符在后方没有什么危险,还能趁机占些好处,所以陈庆元对于这个贡献还算满意。

将贡献玉牌收起来之后,陈庆元没有再继续休息下去,直接领取了本月的任务,然后进入炼符室中。

……

九原平壤,大宣国军队大营。

此时,一位身材极其高大的壮汉朝着主帅营帐走去,他身高近一丈,全身肌肉虬结。

进入营帐之后,壮汉瓮声瓮气道:“大祭司,前方作战时天降冰雨,我军伤亡不轻。”

大祭司李祝双目中泛着血丝,显然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了。

听到手下将领的答复,再想到最近大宣国修者主力迟迟不肯上场,他取来纸砚笔墨,快速地写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