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李善长:只要我跪的够快,铡刀就追不上我!

朱元璋回到皇宫后,心情格外郁闷。

他背着手,在御书房里踱步,嘴角始终是向下耷拉着。

不能啊……

朱元璋已经想了一遍又一遍,愣是没有想到自己到底哪里出错了。

整个大明的底子都是咱老朱一手策划的,从底层的州府县到上层的文臣武将,除了这个刚刚设立的内阁制是那个臭小子帮忙之外,其他的都是咱老朱照着前面那些朝代改过来的。

不是咱老朱自吹自擂,实在是这都是咱老朱亲手搞过的东西,怎么看怎么完美,这咋能出现什么所谓的穷死呢?

虽然咱老朱之前文化不多,可是自打当上了皇帝之后就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修养,之前那些朝代,到底是死在了哪个环节上,咱可都试图避开了。

按理来说,眼下大明的体制相比于之前那些朝代来讲,已经是最完美的了!可是难道这样,大明皇室也会入不敷出?

朱元璋本能的觉得不可能。

他越想越觉得李明是在危言耸听,甚至怀疑这小子是不是又想坑钱。

毕竟,摊丁入亩和内阁制的建议已经让朝廷财政宽裕了不少,再加上北元余孽的威胁逐渐消除,大明怎么可能会穷?

不过,他还是有点不太自信。

其实咱老朱一直是一个比较自信的帝王,只不过自打遇到了这个小子之后,也不知道为什么,咱老朱就开始天天怀疑起自己来了。

算了……

既然一个人想不明白,那就多找几个人!

不过……毕竟这种事情事关国本,朱元璋并不打算让更多的人知道,以免引起更大的恐慌。

所以得找上几个比较贴心又比较聪明的来问问看!

“来人!”朱元璋一挥手,对身旁的太监吩咐道,“传韩国公李善长、户部尚书徐继业,哦对了还有太子,速来见咱!”

小太监应声而走。

不一会儿,李善长、户部尚书徐继业和太子朱标陆续赶到御书房。

三人行礼后,朱元璋直奔主题:

“咱今天出宫,遇到了一个奇人,他说咱大明百年之后可能会因为内帑空虚而穷困潦倒。你们说说,这可能吗?”

李善长眉头一皱,整个人都不好了!

什么奇人!肯定就又是那个小兔崽子李明!

一想到李明,李善长就气得牙痒痒!

李明来之前,他总觉得自己的位置实在是太高了,功劳太大了,对于陛下的威胁太重了,每天可能遇到的危险太多了。

现在么……

自打当了这内阁大学士之后,咱老李再也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

不是咱老李不想,而是咱老李不能啊!

这沟槽的内阁制纯纯是折磨人的玩意!

之前咱老李每天只需要上一次早朝,其他的事情基本上就没了。

现在倒好了,除了上早朝之外,他每天都还要待在皇宫里面五六个时辰!

咱老李都已经多么大岁数的人了,让咱搁家里含饴弄孙不好吗?非得到这内阁上这个狗屁的班……

不过这些话李善长也就只能够在心里念叨念叨,根本不敢在面上表达出来,毕竟这还是陛下的恩赐。

可虽然咱老李不敢对陛下说什么,你李明这个小兔崽子可就不一样了啊!

李善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陛下,臣以为此事虽然算不上是子虚乌有,但也绝对不是什么大事,要知道,眼下摊丁入亩虽然刚刚开始实行,但是在应天府周围已经有了些许的起色,再加上内阁制的实行,恐怕只需要几十年,咱们就能够存上上千万两的银子!内帑空虚,只怕是那奇人故作高深的吹嘘!”

朱元璋眨巴一下眼睛:

“哦?故作高深?”

李善长连连点头:

“没错!这人说不定就是想借着这个由头从陛下这里多捞一点东西呢!”

这话别人听不懂,朱元璋却是一下子就明白了。

哦……老李被这小子坑怕了……

不过么……

老李说的好像也挺对啊,咱老朱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朱元璋微微颔首:

“那依韩国公之见应当如何呢?”

李善长拱手,两只老眼都在发光:

“既然这位所谓的奇人有如此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正应该是把他引入内阁,为陛下分忧!”

嘿!你坑咱老李,咱也坑你小李!来吧,陪咱这个老头子一起上班吧!让你天天逍遥快活出馊主意!

等你小兔崽子来了,那个咱老李就能把工作都推给你,自己逍遥快活去咯!

朱元璋一阵无语。

不是哥们,真当咱傻啊?

咱老朱能看不明白你想啥么?

摇了摇头,朱元璋又看向了户部尚书徐继业:

“徐爱卿,你看呢?”

徐继业并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奇人到底是谁,他只能依据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板一眼的回答到:

“是,陛下。户部近年来的账目清晰,税收稳步增长,虽然各地的开支也在增加,但是绝对没有,咱们收入涨得快,而且眼下北元已经逃到了大漠以北,短时间内边疆不会再起大的战事,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出现吧?”

中规中矩,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不过这厮的态度还是比较不错的,最起码一直站在咱老朱这一边。

朱元璋点点头,目光转向朱标:

“标儿,你怎么看?”

朱标沉吟片刻,谨慎地回答:

“父皇,儿臣以为,无论是韩国公还是户部尚书所言都有道理,眼下儿臣也确实看不出来到底哪里可能会出问题,只是,儿臣……儿臣以为,这奇人既然说有问题,那……那是不是咱大明确实是有什么隐患啊?说不定是百年之后的吏治贪腐?亦或者是土地兼并再起?”

朱元璋冷哼一声:

“隐患?咱大明有严刑峻法,谁敢贪腐?至于土地兼并,摊丁入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咱不说这些东西多好,最起码百年之内,肯定不会出大问题,对吧?”

李善长见状,连忙说道:

“诚如陛下所言,百年之内,确实是看不到什么大问题的出现啊!”

徐继业也是连连点头:

“韩国公所言极是,太子所言也是,其实这最紧要的关头就是在摊丁入亩之上,只要摊丁入亩施行的好,国库每年多上上千万两的收入都不是问题!”

上千万啊……

“那宗室制度有问题吗?”

“上位饶命啊!”

李善长跪下了。

都知道亲人是朱元璋的根。

是逆鳞,是不能碰的滑梯。

只要我跪的够快。

铡刀就铡不到我。

“你这东西....”朱元璋嘴角抽搐。

朱标也是无语,但还是说。

“父皇,儿臣暂时没看出问题来。”

咱老朱终于松了口气:

“那好吧,既然没啥问题,你们先退下吧,太子留下。”

等到李善长和徐继业走后,朱元璋看着朱标:

“标儿,你应该也知道这个所谓的奇人到底是谁吧?”

朱标呵呵一笑:

“能让父皇如此关心,那恐怕只有一人了,是那个李明对嘛?”

朱元璋摆摆手:

“不错,这小子果然就是危言耸听!标儿,明日随咱出宫,咱要亲自辩倒那小子!”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连忙应道:

“是,父皇!”

他早就厌倦了在皇宫里和那些文官武将周旋的日子,能出宫透透气,还能见见自己的好大儿,简直是天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