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竞争:中国、欧盟以及美国

Witney Schneidman;Joel Wiegert[1]

原文标题:Competing in Africa:China,the European Union,and the United States

文章框架:非洲是中国愿意进行合作的伙伴,因为它有丰富的商品并急需发展基础设施,根据美国威廉玛丽学院“援助数据”(Aiddata)项目的数据,中国在非洲大陆已经投资了超过3000个大型关键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应该考虑中西方混合融资模式,并更积极地向国际竞争主体开放招标市场,从而更好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在非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观点摘要:

1.考虑到最近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英国脱欧以及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有必要评估一下非洲三大商业伙伴即中国、欧盟和美国在不久的将来如何影响该地区,因为这涉及贸易和投资趋势。中国和非洲之间可能会越来越熟悉,但双边关系的复杂性也不能被忽视。随着中国国内经济在20世纪末开始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和就业机会的需求迫使中国在海外寻求市场。非洲是中国愿意进行合作的伙伴,因为它有丰富的商品并急需发展基础设施。根据美国威廉玛丽学院“援助数据”(Aiddata)项目的数据,中国在非洲大陆已经投资了超过3000个大型关键基础设施项目。2000~2014年,中国向非洲政府和国有企业提供了超过860亿美元的商业贷款,平均每年约60亿美元。2015年,在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FOCAC)上,习近平主席承诺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的商业贷款,这一承诺兑现后,中国对非洲提供的贷款每年至少增加2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债权国,占撒哈拉以南非洲总债务存量的14%。例如,在肯尼亚,中国对该国政府提供的贷款额是肯尼亚第二大债权国法国的6倍。在2018年年底于北京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继续增加其在非洲基础设施项目上提供的商业贷款。

2.尽管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水平相对较低,2015年仅占非洲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5%,但在过去的20年,中非双边贸易额增长了40倍,目前已超过2000亿美元。最近,中国私人投资大幅增加,政府参与也在继续,但力度有限。麦肯锡(McKinsey)2017年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目前在非洲运营的中资企业超过1万家,其中约三分之一涉及制造业。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学者裴天士(Tierry Pairault)指出,这些企业中绝大多数是小型和微型企业。麦肯锡的报告还指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越来越多地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发展技能和转让新技术,这些做法通常与西方的商业准则联系在一起。随着中国实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共工程——“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应该考虑中西方混合融资模式,以支持非洲亟须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此外,如果中国更积极地向国际竞争主体开放招标市场,那么非洲将从中获益更多。更多的赠款也符合非洲的利益。


[1]Witney Schneidman,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非洲增长倡议”全球经济和发展的非常驻研究员以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贸易咨询委员会成员。Joel Wiegert,前美国国务院官员,曾在安哥拉、坦桑尼亚、加纳和南非任职。来源: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美国智库),2018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