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亚同文书院对华经济调查资料选译(1927~1943年)·金融卷
- 周建波主编
- 2311字
- 2025-04-08 18:28:27
总序
周建波
自近代以来,市场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主流。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发达的货币信用经济或金融经济,它的运行表现为价值流导向实物流、货币资金运动导向物质资源运动。近年来,我一直在研究中国市场的商人群体和传统金融,在中世纪的寺院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借此探讨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侧面。但是中国古代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过渡是我一直在关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近代史的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究竟受哪些因素制约、影响?这些因素中究竟是谁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内生性的还是外生性的?这些问题虽然都是一些宏大叙事,但是通过细致地对某些经济领域具体问题的研究是可以得出一些结论的。
宋元以前,中国经济作为东亚朝贡贸易的中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保持着一定的往来,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东亚核心。明清以来,随着西方国家东来,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经济的大潮。白银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日增,东亚的贸易网络也随之增加了更多的内容。尤其是日本这个原本在东亚贸易体系中的配角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变迁对中国的影响也在发挥着越来越强烈的作用。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国力增强,试图改变东亚的国际秩序。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战略,日本对华展开大规模调查,这些调查为日本的历次侵华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极其细致、广泛,留下了大量的对华调查报告。通过整理、研究这些报告可以补充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史料。
日本的对华调查可以分为官方调查和民间调查两大类。官方的调查主要是以外务省、农商工省、军部为代表。民间调查的主体非常复杂,有日本国内的工商机构及其派驻中国的各类调查机构、调查员,还有在华扎根的日本团体等,毫无例外地,都受到官方强有力的影响。在日本众多对华调查机构中,北部大连的满铁调查部和南部的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最具代表性。日本在上海设立的东亚同文书院对华调查持续时间之长、调查内容之深,堪称日本对华调查之最。研究这些调查不仅可以为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提供大量的珍贵史料,更可以为我国研究日本调查中国的方法、方式、手段提供借鉴,并进一步为中国研究日本提供借鉴。
2015年初,我到日本爱知大学做短期讲学,其间了解到爱知大学的前身——东亚同文书院在华经营近半个世纪,对中国社会经济做了大量的调查。这些调查是从日本人的视角对中国经济的一个检视。这些调查资料目前主要保存在爱知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容量巨大,目前还没有被国内的学术界大规模地开发和使用。
国内外的学界陆续根据满铁资料推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揭示日本对华侵略和研究当时中国华北、东北的经济社会状况有相当的作用。但是相形之下,对另一调查机构东亚同文书院的研究就要少得多。目前国内对东亚同文书院的研究仅有北京、上海、武汉的少数学者,研究规模要小得多,而且不同的学者对东亚同文书院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在资料整理方面,冯天瑜、李少军、刘柏林等翻译出版了《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资料资料选译》(三卷本),李少军编译了《武昌起义前后在华日本人见闻集》,这些是目前国内看到的少有的资料选编,但是其中选译的内容只有少量经济调查。日本沪友会编、杨华译的《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记录》也主要反映书院学生的旅行记录。近年来仅有三篇博士论文论及东亚同文书院,但流于总体介绍,没有深入研究经济调查的内容。
总体来看目前已有的研究规模只是处于“开启”状态。从整体来看,国内对东亚同文书院的研究还是呈碎片化的状态,研究还很不深入,尤其是东亚同文书院最为看重、价值最大的经济调查部分极少涉及。如果能再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报告,不仅可以了解日本东亚同文书院当时经济调查关注的重点,也可以分析出其调查时与中国相关部门和领域的关系,更可以整理出中国当时相关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2016年6月我牵头申报的“日本东亚同文书院对华经济调查”获批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6年和2017年国家图书馆将馆藏的东亚同文书院的学生调查资料手稿《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200册)、《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续编(250册)陆续影印出版,该套丛书是对书院学生1916~1943年在华旅行调查的比较全面的汇总,为本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和我的研究团队陆续整理、翻译其中的部分内容,计划出版金融卷、物产资源卷、商业流通卷等三卷资料;在此基础上,团队还将展开对东亚同文书院在华经济调查的深度研究。通过这些工作,推动国内对东亚同文书院在华调查的研究。以此为契机,今后还会继续发掘东亚同文书院其他时段对华经济调查的情况,形成较为完整的对其在华调查的整体研究。
就现实而言,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东亚同文书院对华经济调查近半个世纪,其形成的调查成果在日本各界对华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些人据此称其为间谍机构,但是细致考察起来,东亚同文书院有些调查资料源自其实地调查,而许多调查资料源自公开的出版物,关键是日本人能将这些情报(日语词“情报”实际上是information之意,即信息)的内在价值予以深入分析,从而形成对己有价值的情报,这表现出其强大的分析和利用能力。我们今天再对这些调查进行反分析,可以揭示日本近代对华调查的目的、方式及其在日本对华侵略中产生的作用,亦可以借此从另一个角度研究近代的中国经济,补充近代经济史的研究资料。
当今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日两国在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方面有着历史的逻辑性和现实的利益,推动双方的了解,加深彼此的沟通有助于实现双赢,学术界应当为此提供一些历史镜鉴。通过一些扎实的工作,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处理彼此的关切,学术界也应该站在这项工作的前列。
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