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物质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人们不仅要与自然发生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他们充分揭示了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1]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特征。人并不像动物一样完全依附自然,相反,通过劳动的中间纽带,人改变自然,使自然适应人类的需要。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肯定了人的能动的创造者地位。他认为:“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2]从马克思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也体现在人自身作为一个自然在劳动中获得改变的对立统一。“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3]人类很可能会破坏自然,以实现对价值的追逐。“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那个年代,最先进的工业国家降服自然力的直接结果是,一个小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100个成年人生产的还要多。在此情形下,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4]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何正确地看待和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改造自然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另一个重要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延伸。马克思认为,如果一个人离开自然,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失去其物质基础;只有当人们之间产生某种关系时,他们才能顺利地使用和改造自然。可以说,人与自然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人与自然来实现其具体的价值的。资本主义社会打破了数千年来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它通过科学和技术控制自然,将自然转化为自己的财产,并服从人类的需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无疑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导致全球生态危机发生。只有顺应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