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李璟患有肺疾,所以今日的朝堂议政并没有持续太久。杂事不多,但结束时已过了午时。
李从嘉肚子咕咕直叫,好歹有着现代人的思想,饭比天高的觉悟总还是有的。
今日冯廷巳与陈觉对答统一了许多,想来私下也是交谈了一番。
“殿下,是回东宫用膳吗?”
贴身太监陆安凑上前,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李从嘉点点头,皱了皱眉头。
南唐承唐制而损益之,中央以三省六部为枢机。中书掌诏敕起草,门下司封驳之权,尚书总领六部实务。
然保大年间中书、门下职权渐为枢密院所侵。枢密使陈觉以军务为由,常越三省直奏御前,致政出多门。
宰相都做不到的事情,陈觉仅凭他一个人的实力便办到了。
渐渐地,中书、门下两省便显得像是摆设一般。
尤其是在他老爹李璟当政的这十余年,权力外放达到了极致。
地方分道、州、县三级,全国划为淮南、江南等十二道。
刺史多由宗室或勋贵兼任,自烈祖李昪削藩以来,节度使兵权日衰,军政实权归于枢密院直辖之禁军。
各州设观察使监察民政,往往与刺史争权,保大十五年宣州茶户逃亡案即因此类掣肘酿成。
一个国家的军政权力牢牢掌握在枢密院手中,其中的问题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朝政之事大包大揽倒也无所谓,但涉及到军政方面,便是触及到了国主的底线。
也是怪不得李璟想要收拾他。
“算了,今日去母后那用膳。”李从嘉想着想着,突然开口说道。
陆安点点头,快步赶去太后住的懿安宫通报。
李从嘉看着陆安离去的背影,眼神又变得冷淡起来。
整个南唐除了军政大权,另一个较为棘手的便是天下读书人的仕途问题。
科举取士分进士、明经、明法三科,然世家大族把持贡举。
冯延巳族弟冯延鲁任礼部侍郎期间,金陵四大姓子弟占进士科七成名额。
寒门难出贵子,最终科举就变成了权利者的游戏,冯廷巳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众位考生的座师。
当然了,官场上也并非都是趋炎附势之徒,不过这些人的下场往往不会太好受。
南唐刑律沿《唐律疏议》,增设“茶盐专条“。
刑部大理寺形同虚设,重案多由枢密院暗审。去岁楚州盐枭案,三百囚犯未经三司会审即处决,尸首悬于江防营辕门,致江南士林哗然。
官场上被冯廷巳掌控,军政与刑政被陈觉握在手中,哪个小官敢去国主面前说实话。
怕是有九个胆也不敢这样去送命。
暂且不论朝政,就说说与国家财运密切相关的赋税问题。
南唐赋税以两税为本,辅以茶盐专利。
然保大十二年后,光政院增设“和买““折变“等名目,农户每石粮纳税三斗,经层层盘剥,至太仓仅余一斗。江淮民谚云:“量尽鹅笼泪,征完鹭股油“,此之谓也。
如此思索着,李从嘉不由得整个人都快麻了。
他抬头看向远处:“当年历史保研都没有这么困难啊……”
……………………
神武军分驻宫城四门,虽名义上隶属枢密院,实则受澄心堂节制。
顺便提一嘴,澄心堂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分散相权。
他早在月前便提议改制,令每营设监军太监两名,直报东宫。
陈觉当然以“阉人干政“谏阻,内侍省大押班张洎得国主授意,此事便成了定例。
李从嘉心里也明白,现在李璟跟他还是在一条战线上。
内廷设六尚二十四司,太后钟氏虽居懿安宫,仍掌尚宫局。
司簿房暗藏宗室姻亲图谱,每岁修订,为制衡外戚之要器。
去岁冯延巳欲送侄女为吴王妃,太后即调阅图谱,指其母族与闽地海商有旧,联姻遂罢。
自己的母亲心思肯定是不会这么多的,想必也是好父亲李璟在背后出谋划策。
教坊司乐工三千,不少都是皇室耳目。大家伙都心知肚明,这部分耳目对冯廷巳与陈觉的威胁可有可无。
说到底,还是前期李璟对宋党恩施过重,导致权利下放过于严重了。
心中思绪没有停止,又想到了两人近日在朝堂的所作所为。
这江南王朝当真是内忧外患,千疮百孔。
李煜踏进懿安宫时,鎏金博山炉正吐着沉水香雾。
钟太后跪坐紫檀菩提纹拜垫,手中迦叶菩提珠已盘得油亮,佛龛供着等身玉观音。
南唐历代统治者大多信奉佛教,并大力支持佛教的发展。烈祖李昪以佛教“息兵安民”,在位期间广建寺庙,优待僧尼。
后来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更是对佛教尊崇有加。李煜曾修建永慕宫,作为佛事活动的场所,还亲自为佛像贴金,耗费大量钱财。
真是个败家子啊…………
说到底还是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佛教的教义为人们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让人们在苦难中看到了希望。
迦叶菩提珠在钟太后指间缓移,檀香随珠串轻响漫入殿角。
李煜跪坐青玉簟席,目光垂落太后膝头的《金刚经》。要是放在现代,这书本他可是一点也读不进去。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大多数人心气烦躁,鲜有人愿意驻足去追寻内心的宁静。
“嘉儿近来清减了。“太后忽推来玛瑙药匣,冰裂纹釉碗盛着参苓白术散。
“你再尝尝这桂花酥。”
见自家儿子来了,太后放下手中的经书,立马起身抓住了李从嘉的手。
不同寻常的是,如今的李煜有些扭捏的点了点头。
怎么说呢,总归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按照礼数,李煜还是捧盏谢恩,余光瞥见药匣夹层暗纹。
太后腕间七宝镯擦过案沿,温言说道:“夜读莫过子时,澄心堂的地龙烧得太旺,易伤肺经。“
宫娥捧来金丝攒盒,九宫格里盛着梅花香饼、茯苓蜜饯。
亲执银箸布菜,钟皇后箸尖轻点龙眼核:“此物去火安神,你父皇昔年批阅奏折至五更,总要含上一颗。“
核面细雕的《心经》经文已磨得模糊,唯“无挂碍“三字清晰可辨。
“善儿前日猎得白鹿,特献鹿茸两支。“
太后命女官呈上鎏金匣,鹿茸间夹着片带血狼皮,“你素来畏寒,今冬可制大氅。“太后的指尖在狼皮某处轻叩。
自己的好弟弟最近倒是空闲。
李从嘉边吃边砸吧着嘴,说笑道:“倒不如给母后织件大衣。”
话已至此,总该说两句话逗逗母亲开心。
钟皇后向他碗中夹菜,脸上笑容更甚。
“昨日听讲'七处征心',倒想起你父皇问过——“经卷翻至“观相元妄“篇,页脚折痕处夹着半片朱批奏折,“治国者当以何为本心?“
钟皇后支开身边宫女,漫不经心的开口询问道。
李从嘉一愣,这是自己这位吃斋念佛母亲能问出来的问题?
调整片刻,他便想清了缘由。
“儿臣愚见,本心当如香炉承灰,火熄而形不散。“
难怪这些天李璟一点动静都没有,搞半天是拿钟皇后来试探他了
太后腕间七宝镯轻叩佛龛,暗格内滑出半枚玉璜。
此物乃烈祖赐李璟的“山河佩“,裂痕处新镶金丝,恰将南唐疆域分成东西。
“你父皇忧心澄心堂事务繁重...“她指尖抚过金丝裂隙,“怕你如这玉璜般,承不住江山之重。“
虽然语气平淡,但李从嘉还是能从中感受到自己那位好父亲的威压。
李煜突然行稽首大礼,额触青砖寒意彻骨:“儿臣愿作金丝续山河,烈火锻形方知父心。“
得,看来今日不拿点态度是无法蒙混过关了,谁知道在这寝宫内有几个他父皇的耳线呢。
钟皇后见状,也是连忙将他扶起。显然没有想到李煜会作出这般举动:“好了好了,吃饭吧,不说这些无趣的事情了……”
————————
注释:
①参苓白术散配方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南唐御医常加减厚朴、砂仁。
②尚宫局为内廷六尚之首,掌宫闱簿籍,设二十四司分管具体事务。
③:南京博物院藏南唐龙纹玉璜,镶金修复工艺与文中描述一致。
④:《楞严经》“七处征心“论辩心性本质,为南唐士大夫常参禅机。
⑤:钟皇后(?-965年),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
五代十国历史人物,南唐元宗李璟的皇后,南唐后主李煜的生母,同平章事钟泰章之女。
南吴的时候,嫁给李璟(徐景通)。南唐建立后,册封齐王妃。南唐元宗即位,册立为皇后,生下皇子李弘冀、李煜、李从善、李从谦。
后主李煜即位,尊为皇太后。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病逝,祔葬于顺陵,谥号光穆。
钟皇后为人节俭淡然,不论朝堂之事。
PS:在周娥皇去世后,钟太后认可周娥皇的妹妹周薇为皇后人选,由于周薇年龄尚小,钟太后让她“养于宫中待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