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加冕锡兰国王

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氤氲的水汽将康提这座山谷之城笼罩于一片朦胧之中。

坐在中军帐篷里的郑承熵打量着不远处的康提城,就跟雾里看花一样,怎么也看不清全貌。

舟山先锋营营长黄锐和猎兵连副连长莫守柚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浑身湿漉漉的走进中军帐篷,向郑承熵行礼汇报道:

“殿下,这几天突然下起了小雨,极大的影响了康提王国的士兵和民夫动员,答应给我们的粮草也才筹集不到5000石。

照这样下去,没一个月工夫,恐怕无法凑齐出征的士兵和补给。”

郑承熵皱眉道:“眼下已是二月末,再有一个月就是锡兰的雨季了,到时候大雨倾盆,别说行军打仗了,就是出趟门都困难。

不行,加紧催促康提王国,让他们务必半月之内凑齐粮草出兵。”

“遵命!”

黄锐和莫守柚抱拳行礼后,退下了。

……

两人刚离开,通事赖重光便紧随其后走进了帐篷。

“殿下,可是在忧心粮草筹集缓慢?”

赖重光抚弄着两撇鼠须,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

“赖先生何以教我?”

郑承熵笑吟吟的看着赖重光,都没有自称本王。

在一起经历佛前起誓、佛牙寺秘闻两件事过后,郑承熵和赖重光的关系迅速拉近,眼下赖重光都快成为他的军师。

“殿下,属下有一计!”

“快快献来!”

“殿下,何不如向康提国王进言,让他们抽调城中百姓家中的存粮,先行转运至科伦坡,待各地粮食押运到康提了,再还给百姓不就行了。”

郑承熵深深地看了赖重光一眼,开口询问道:“如果赶上了雨季,粮食不能及时押运到康提,百姓怎么办?”

“那就不干我大宁的事了!”

赖重光语气森冷的说道:“殿下,你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科伦坡驻军的补给问题,康提王国百姓的死活与你何干?

饿死了是他们福薄,没命享受胜利带来的和平。

有时候为了胜利,总得有人做出牺牲。”

“腊贾迪国王会同意?”

郑承熵没有那么高的道德洁癖,很快便将康提王国百姓的死活抛在一边。

“这就需要殿下你去说服国王了,他如果想做整座锡兰岛的王,就得拿出点魄力,不然就只能枯坐山城,慢慢等死。”

郑承熵点点头,表示自己会去说服康提国王。

“粮食的问题解决了,那康提王国承诺的5万士兵和民夫呢?”

赖重光沉吟片刻,突然开口道:“半个月之内能召集多少算多少,反正这些岛夷也没多少战斗力,有个一两万人帮着运粮、筑城就够了。”

“好,就依先生此计!”

郑承熵很快就有了决断,不能继续傻等了,马上就是连续四个月的雨季,必须在这之前把补给和民夫带回科伦坡。

至于当炮灰的锡兰人,不够的话,只能等雨季过后慢慢招募了。

“赖先生此计,还有挑拨僧伽罗贵族和国王的考量在其中吧?”

“咳咳!”

赖重光立马就像焉了的茄子一样,刚刚的谋士气质荡然无存,一脸谄媚的向郑承熵说道:

“什么都瞒不过殿下,我打算试试,万一那老和尚说的是真的呢?”

郑承熵没接茬,但思绪一下子飘到了五天前与老和尚的那场秘谈。

……

“殿下可知,那王座上坐着的不是我们僧伽罗人的国王,而是一个泰米尔异教徒!”

当郑承熵被老和尚沙罗南卡罗请进一间静室后,开始得闻一件宫廷秘辛。

原来自弗朗机开始殖民锡兰沿海后,不仅鲸吞了锡兰的海岸线,还给退守岛屿中部高原地区的康提王国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因为康提王国的国王娶不到“太阳”种姓的王妃了,这个“太阳”种姓的人本来就少,还基本分布在沿海地区。

锡兰人的种姓制度虽然比天竺人好那么一丢丢,但是统治者阶级为了保持高贵的血脉,还是得与高种姓联姻。

同时期,锡兰岛北部沿岸由锡兰第二大种族、泰米尔移民建立的贾夫纳王国也被弗朗机人征服了,杀掉了老国王,扶持了一个新的傀儡国王。

不甘于被征服的贾夫纳王国贵族放下几百年的世仇,与僧伽罗人为主体建立的康提王国握手言和了,暗中给康提王国提供各种秘密支持。

于是,一条秘密的出海通道建立了。

娶不到“太阳”种姓新娘的康提王族,开始通过贾夫纳王国与天竺历史上最后一个天竺教帝国——维贾亚纳加尔联姻。

信奉小乘佛教的僧伽罗族国王,开始迎娶信奉天竺教的泰卢固族、泰米尔族妃子。

这让一直信仰佛教的僧伽罗贵族和百姓情何以堪,国王混血就算了,信仰不纯洁就问题大了。

这种怀疑和不满的情绪,在本任国王腊贾迪登基的时候达到了巅峰。

因为腊贾迪国王不仅是康提王族与泰米尔人的混血,还出生在南天竺,更过分的是他干脆就是前一任康提国王的南天竺妃子的弟弟。

换言之,上一任国王死了,选小舅子接任国王。

当然了,腊贾迪这个前任国王的小舅子身上也有稀薄的康提王族血统,应该是前几代嫁去南天竺的康提公主的后代,母系血统属于康提王族。

因此,在腊贾迪国王登基后,国中流传的谣言将其描绘成一个名义上的佛教徒,实际上却秘密的举行天竺教仪式,甚至说他是赖在王位上的“泰米尔异教徒“。

为了消弭谣言,安抚人心,腊贾迪国王在沙罗南卡罗大师的建议下,向暹罗求法。

这就是康提王国派僧侣去暹罗求法的深层次原因,表面上是为了振兴佛教,其实暗地里带着政治目的。

腊贾迪国王在用实际行动向僧伽罗贵族和百姓证明,他是一个弘扬佛教的国王,而不是天竺教徒。

听到这里,郑承熵虽然有些吃惊康提王国因为对高种姓联姻的执着而惹出的继承人信仰危机、身份危机,但也觉得正常。

南亚次大陆这破地的规矩就是这样,不管是阿富汗人、蒙古人来了,还是英国人来了,都得“尊重”这里淳朴而又好用的种姓制度文化。

但老和尚接下来的话让郑承熵和旁听翻译的赖重光惊掉了下巴。

“暹罗大城王朝派来传法的僧侣中,有一名暹罗王子,尼德兰人和我们僧伽罗贵族都想立他为新国王……”

伴随着老和尚的讲述,一个由尼德兰人精心布置,锡兰康提王朝、暹罗大城王朝两个王室参与的宫廷阴谋呈现在了郑承熵和赖重光面前。

尼德兰人丢掉了东天竺殖民地后,对锡兰这个重要殖民地的剥削更加重了。

锡兰在这时候最值钱的就两样东西,肉桂和宝石,前者需要种植工人,后者需要矿工。

但康提王国时不时就要动用佛教的影响力,号召沿海的工人搞破坏,影响尼德兰东天竺公司的盈利。

然后尼德兰的科伦坡总督就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利用康提王国去暹罗求法的机会,偷偷把在大城王朝夺位战中失利,导致被流放的暹罗王子以僧侣的身份运到康提。

然后发动对腊贾迪国王的暗杀,把暹罗王子作为傀儡扶上王位。

这样尼德兰人就可以通过操控傀儡国王掌控科提王国,以及控制岛上僧伽罗人的佛教信仰,更好的剥削工人,实现更大的公司盈利。

郑承熵都听懵了,这尼德兰人是何等的异想天开,把暹罗王子扶上锡兰国王的宝座?

沙罗南卡罗看出了郑承熵的疑惑与不解,解释道:“事实上,这个计划差点就成功了!可惜有人向腊贾迪国王告密,导致暗杀最终失败。”

接着,郑承熵听沙罗南卡罗以一种毫无感情色彩的语气说道:“实际上,我也是暗杀策划人之一!”

听到这,郑承熵感觉自己有点卷入了康提王国的宫廷漩涡,正在犹豫该不该走人的时候,听老和尚又说道:

“国王也知道我是暗杀策划人之一,但没有杀掉我,继续让我做首席僧伽。

殿下,知道为什么吗?”

郑承熵有些无语,不知道老和尚为什么要把自己拉扯进康提王国的宫廷阴谋中,但此时也只能硬着头皮回道:

“因为你是暹罗派的祖师爷,是国民敬仰的大师,国王杀掉你就坐实了他是天竺教徒的谣言。”

“哈哈,殿下果然聪明。”

沙罗南卡罗继续说道:“腊贾迪国王是个很了不起的君主,洞悉了我们要暗杀他扶持暹罗王子登上王位的阴谋后,只诛杀了首相一个人,没有诛杀包括我在内的任何僧侣。

甚至连暹罗来的僧侣,他也没杀一人,包括那名暹罗王子。

这些人被他交给了尼德兰人,让他们送出了锡兰岛。”

郑承熵听完后,不知道该说腊贾迪国王忍辱负重,是个英主;还是被宗教彻底绑架了,要忍下这么大的一口恶气。

“刺杀阴谋败露后,尼德兰人发动了进攻,试图以武力让王国屈服。

同时尼德兰人还派人去暹罗重新寻找那位王子,似乎还想将他扶上锡兰王位,但最后都失败了。”

老和尚笑容满面的看着郑承熵,道:“然后你们就来了,给了完全没有希望的康提王国带来了一丝希望!”

“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郑承熵反问道。

沙罗南卡罗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自顾自的说道:“我不想再做一个背叛者,但国王快死了,等他死了以后,就算我不背叛王国,王国也会毁灭。”

“我们不是才签订盟约吗?康提王国怎么会毁灭?”

沙罗南卡罗淡淡一笑:“殿下,你骗不了我,我能感受到你充满善意的外表下藏着的勃勃野心。”

不等郑承熵开口辩解,老和尚就又继续说道:“王太子斯里你也见到了,觉得他能肩负复兴王国的重担吗?

能力平庸倒也罢了,可他偏偏还不是腊贾迪国王的儿子。

腊贾迪国王无嗣,因此只能选择他的侄女跟泰米尔人生的后代作为王太子。

即使你们中国人不动手,僧伽罗贵族也不会再容忍一位父系泰米尔血统的国王骑在他们头上。”

听到这里,郑承熵恍然大悟,终于明白那天在城门口,禁卫军大将佩雷拉为何那么不尊敬王太子了。

也明白斯里·维克拉玛·拉杰辛赫这位康提王国的末代君主为何被锡兰史书评为暴君了。

在历史上,英国人接手了锡兰殖民地,立即就发动了灭亡康提的战争。

外敌当前,斯里·维克拉玛·拉杰辛赫与本土僧伽罗贵族的矛盾却愈演愈烈,甚至发展到血腥处决了宰相一家老小。

此举,导致了大量僧伽罗贵族开门投降英国。

斯里·维克拉玛·拉杰辛赫这位暴君反倒抵抗到了最后,被英国人所俘虏,并流放去了天竺,最终客死他乡。

同时,郑承熵也深刻体会到僧伽罗贵族和国王的矛盾有多深了。

这一任国王腊贾迪,被贵族和僧侣阴谋刺杀,甚至还想找个暹罗王子替代他。

下一任国王斯里,贵族干脆直接摆烂向英国人投降,把国王一家卖了。

这康提最后两任君主坐的哪是王位,明明是火山口啊!

对国内紧张局势深有体会的老和尚沙罗南卡罗也彻底不卖关子了,抛出了自己的条件。

“殿下,等腊贾迪国王死后,我可以联系僧侣和贵族推举你加冕为锡兰国王!”

听到这句,赖重光眼睛直冒精光,连忙转头翻译给郑承熵。

“大师,你的条件呢?”

“不改变锡兰的信仰!尊重这里人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