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浪潮与回响

当第一缕晨曦漫过城市天际线,搭载着李白诗歌的沉浸式 APP如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数字时代的水面激起层层涟漪。上线首日,各大应用商店的下载榜单上,这款名为“诗界・太白行”的 APP如同黑马般迅速攀升。在 APP的“庐山奇景”虚拟场景中,用户刚“踏入”,耳畔便响起李白那豪迈的吟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随着视角的移动,云雾缭绕的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真有紫气升腾之态,远处的瀑布宛如一条白练悬挂山川。李教授在给体验者讲解时说道:“诸位看这‘挂前川’三字,一个‘挂’字,化动为静,将瀑布高悬山间的磅礴之势凝固成一幅绝美画卷。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把瀑布的雄浑壮阔展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对自然奇观的极致赞叹与浪漫想象,绝难写出这般惊世骇俗之语。”体验者们沉浸其中,无不被诗歌与场景交融的魅力所震撼。

评论区里,五光十色的反馈如潮水般涌来。有用户激动地写道:“戴上 VR眼镜的瞬间,我仿佛真的站在了长安城朱雀大街,看着李白骑着白马从人群中穿过,马蹄扬起的尘土都带着诗意!”也有人感慨:“原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场景如此震撼,江水拍打船舷的水花溅在脸上时,我终于读懂了李白的豁达。”这句诗出自《早发白帝城》,彼时李白获赦,怀着轻快的心情乘舟东下,猿猴的啼叫还在耳边回荡,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诗歌节奏明快,“轻舟”一词既写出船行之快,更暗喻诗人如释重负、轻松愉悦的心境。

然而,赞誉声中,质疑的暗流也在悄然涌动。在一场学术研讨会上,投影仪将 APP的界面投射在巨大的幕布上,画面里,虚拟李白正与用户对诗,特效文字在空中流转。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扶了扶眼镜,声音里带着忧虑:“这种过度娱乐化的呈现方式,会不会让年轻人对诗歌的理解流于表面?李白的精神内核,岂是几个特效就能诠释的?”台下的年轻学者们小声议论,有人点头赞同,也有人拿出手机展示自己在 APP中创作的诗歌,试图反驳。

争议的声浪很快从学术圈蔓延到了网络。某知名文化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布长文,言辞犀利:“当李白的诗歌沦为 VR游戏的背景板,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对经典的敬畏,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初心。”文章中特别提到了《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以黄河水起兴,从空间的壮阔陡然转向时间的流逝,抒发人生苦短的感慨。如此深沉的哲思与情感,在 APP的游戏化场景中,是否会被简化为一句空洞的台词?”这篇文章迅速获得大量转发,评论区里,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面对这些质疑,李教授并未急于回应,他站在诗庐的庭院中,看着飘落的银杏叶在风中打着旋儿,口中喃喃念起《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首诗是李白在失意时所作,开篇便如火山喷发般宣泄出心中的忧愤。他转身走进书房,铺开宣纸,挥毫写下“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是刘禹锡的诗句,却也道出了他坚守文化传承的决心。

与此同时,陈默的办公室里,气氛紧张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服务器快撑不住了!”技术主管小林盯着不断报警的监控屏幕,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同时在线人数突破百万,我们的带宽根本不够!”陈默咬了咬牙,果断拨通了合作方的电话:“立刻调配备用服务器,费用我来想办法!”此时,他的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用户私信,引用了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出自《行路难・其一》的诗,表达了在困境中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让陈默心中涌起一股力量。

在这场风波中,最令人惊喜的是 APP在校园里的推广。李教授带着团队走进一所中学,为学生们展示 APP的独特魅力。在“黄鹤楼送别”虚拟场景中,学生们“目睹”李白与友人依依惜别,随后李白吟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教授讲解道:“‘烟花三月’,短短四字,将江南春天繁花似锦、烟雨迷蒙的美景勾勒得如梦如幻。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望着友人的船帆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向天际奔流。看似写景,实则将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融入这茫茫江水中,韵味无穷。”学生们戴着 VR设备,眼中闪烁着惊叹。

下课后,一群学生围着李教授,叽叽喳喳地分享自己的体验:“老师,我在长安城遇到了杜甫,还和他们一起喝酒作诗呢!”“我看到李白在船上写《早发白帝城》,那种畅快的感觉,我好像真的懂了!”看着学生们充满朝气的脸庞,李教授欣慰地笑了。

然而,推广并非一帆风顺。在另一所学校,校长却皱着眉头拒绝了合作:“我们担心这种科技化的方式会让学生分心,不如老老实实背书来得实在。”李教授没有放弃,他邀请校长亲自体验 APP。当校长“走进”黄鹤楼,看着虚拟李白在暮色中吟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句出自《黄鹤楼》的诗,道尽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校长一向严肃的脸上露出了动容的神色。最终,他握住李教授的手:“李教授,我同意合作,或许我们真的该让孩子们用新的方式感受诗歌。”

随着 APP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个新的机遇悄然降临。国际文化交流组织发来邀请,希望将“诗界・太白行”推广到海外,让世界感受中国诗歌的魅力。在筹备海外推广的过程中,团队遇到了新的挑战。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让翻译工作变得异常艰难。例如《长干行二首・其一》中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描绘两小无猜纯真情感的诗句,其中“竹马”“青梅”的意象蕴含着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李教授组织了一场跨国研讨会,邀请了多位汉学家和翻译专家。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激烈讨论,最终找到了既能传达原意,又能让外国友人理解的翻译方式。

当“诗界・太白行”的海外版正式上线,来自世界各地的反馈如雪片般飞来。一位美国大学生在论坛上写道:“以前我觉得中国诗歌很难懂,但通过这个 APP,我仿佛和李白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特别是那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让我感受到了诗人的铮铮傲骨。”一位日本诗人发来邮件:“李白的意境之美,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创作。他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种追求自然之美的艺术理念,给了我很多启发。”看着这些反馈,李教授和陈默相视而笑,他们知道,这场关于诗歌与科技的冒险,正在将李白的精神带向更广阔的天地,而在时代的浪潮中,传承的故事仍在继续,等待着更多的精彩与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