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我才是真正的大玩家!

午夜时分,伯明翰的寒风吹着冷雨。

街道很安静,安静得不太正常,空气里有种杀气。

坎贝尔探长把他能调动的所有可靠警察都叫来了。

这些人里,有他从伦敦带来的亲信,也有本地警察,有些人不太情愿,但命令必须听。

队伍分成了好几路,像一张看不见的网撒了出去。

他们同时扑向好几个目标:华人帮的主要地盘、罗夏登记的住处,还有那个“线报”说的藏军火的运河废弃船坞。

坎贝尔坐在指挥车里,眼神冰冷,像刀一样尖锐。

他非常确定,这次行动证据够了,罗夏和整个华人帮跑不了。

但是,现实很快打了他一个耳光。

第一批警察粗暴地撞开华人帮堂口的大门,或者气冲冲地闯进罗夏那间挺破的出租屋。

他们看到的景象让他们愣住了——里面早就没人了。

堂口里只剩下几个搞不清状况的小喽啰或打杂的。

警察恶狠狠地问他们话,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罗夏的房间干净得有点奇怪。

第一眼看去,好像主人只是临时出去走走。

仔细看,一些重要的东西不见了,比如几件贴身衣服和私人物品。

这清楚地说明,人是计划好撤走的。

坎贝尔通过通讯设备不断收到各路人马的消息。

他心里那种不好的预感,开始控制不住地变大。

真正让情况变得糟糕的,是去突袭运河废弃船坞的那队人。

他们遇到的情况最奇怪。

在船坞很里面的一个隐蔽隔间里,他们确实找到了一些武器!

但这批“武器”的数量和样子,跟情报里说的“大批军火”完全不一样。

只有几支很老的猎枪,几把生锈的手枪,还有些看着很糙、随时可能炸膛的自制炸弹。

这跟传说中那批好枪好炮,差得太远了。

更让带队的警官背后发凉、头皮发麻的是,现场还有别的东西。

几本明显是“同情IRA”的宣传小册子随便扔在地上。

土里还混着几颗有特别标记的纽扣。

这种标记好像偷偷指向了某个跟坎贝尔有矛盾的本地官员,或者一个有势力但一直看不惯他的商人。

甚至还有一张字迹模糊的纸条,上面的内容不清不楚,暗示这批“武器”是为了某个快要进行的“特殊行动”准备的。

最关键的是,整个现场,从武器到杂物,找不到一点点能跟华人帮直接扯上关系的东西!

罗夏计划好的反击和栽赃,就在这时候,准确地起作用了。

差不多就在船坞那边的小队非常困惑的时候,伯明翰市区的好几个地方,几乎同时,没有任何预兆地乱了起来!

东区,一家据说是意大利帮罩着的酒吧突然着了大火。

火光把半边天都映红了,现场痕迹很明显是有人故意放火。

南区,两个为了抢码头搬运生意早就结仇的小帮派,不知道被什么事点着了火。

他们在大街上打了起来,规模不大,但零星响起的枪声足够让人害怕。

更头疼的是市中心。

一小群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失业工人,很可能是被某些坏心眼的谣言偷偷鼓动起来的。

他们竟然堵住了主要的交通路口,情绪很激动,跟来驱散他们的警察推推搡搡,发生了冲突。

一下子,警察局的报警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各个方向都在紧急请求支援!

整个伯明翰的警察被这些突然发生的事搞得手忙脚乱。

所有的坏消息,像雪片一样,很快都汇总到了坎贝尔这里。

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船坞的发现完全不是他想的那样。

不只没找到想要的军火,反而扯出了非常敏感的IRA问题。

甚至还可能牵扯到某些他不想碰的本地内部势力关系。

同时,城里好几处地方都乱了,急需警察去维持秩序,把事情平息下来。

而他原来锁定的主要目标——罗夏和华人帮的核心人物——却像从人间蒸发了,消失得一点踪影都没有。

他精心策划的总攻行动,彻底变成了一锅煮开了的烂粥,场面乱七八糟。

他现在面对一个非常难的选择。

是命令船坞的小队不管不顾地深入追查那条指向IRA的线索?

这风险很大,一不小心就可能惹火上身,把自己卷进更深的麻烦里。

还是应该马上调集所有能动的力量,先去平息城里各处的混乱,稳住局面?

然后无奈地承认这次声势浩大的行动已经彻底失败了?

坎贝尔感觉自己被一张看不见的网紧紧缠住了手脚。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动都动不了。

然而,在整个计划紧张执行的过程中,罗夏并非只是躲在幕后安然指挥。

他亲自参与了最危险的一环——秘密转移和处理那批真正的失踪军火。

这批数量巨大的武器,最后可能沉进了运河最深的泥里。

也可能被他分开藏在几个只有他知道,谁也想不到的隐秘地方。

就在他们处理军火最要紧的时候,出事了。

一小队不知道哪里来的人悄悄摸了上来。

这些人装备很好,动作很专业。

他们看着不像警察。

更像是军火的原主人派来杀人灭口、毁掉证据的。

或者是闻到血腥味想来捞一笔的其他势力。

运河边又湿又滑,天又黑。

两边人立刻打了起来,时间很短,但是非常激烈。

就在这危险关头,一个敌人偷偷绕到罗夏背后。

他举起武器,准备下死手。

就在这时,罗夏的危险预感像针一样刺进脑子。

他的“子弹时间”天赋也跟着发动了!

周围的一切好像都变慢了。

他的身体下意识地扭了一下,动作快得不像人。

他非常危险地躲开了那要命的一击。

接着他一点没停顿,反手拔出匕首。

刀光一闪,准确地划开了偷袭那人的喉咙。

然后,他马上指挥同样反应过来的陈黑子他们。

他们很利索地干掉了剩下的人。

他们动作很快地清理了现场所有可能留下的痕迹。

带着处理好的“麻烦”,安全撤走,消失在黑夜里。

这次突然的危险,反而让罗夏展示了自己的身手和特殊能力。

这场较量,罗夏赢得不只是运气好。

他准确抓住了坎贝尔急着立功的心理。

也抓住了坎贝尔迷信所谓“铁证”的弱点。

同时,他也利用了伯明翰这座城市本身的混乱。

利用了本地警察系统效率不高的问题。

还有各方势力之间复杂矛盾的关系。

他就好像一个手法高明的魔术师。

在所有人眼皮底下,他悄悄地把那批要命的军火,变成了一把指向别人的刀。

一把沾满了“证据”的刀。

他成功地把一场本来是冲着他来的围剿。

巧妙地变成了一场卷进很多势力的混乱风暴。

他不仅让自己和华人帮脱了身。

还顺手清掉了那些追踪军火来的潜在危险。

甚至,他还可能歪打正着,让坎贝尔和某些他本来不想惹的势力之间,埋下了矛盾甚至冲突的引线。

罗夏用这次堪称经典的行动告诉所有人,特别是坎贝尔——

在这座城市的权力游戏里,谁才是更懂怎么玩规则的人。

他才是真正的大玩家!

坎贝尔看着眼前这完全失控的局面。

还有船坞里那份不知道指向谁,又非常烫手的“线索”。

伦敦上级又在施压,要他尽快稳住局面。

警局内部也有人催着收场。

坎贝尔探长最后只能非常不甘心地命令收队。

这次他抱了很大希望,精心策划的总攻,结果是损兵折将。

起码有警察在处理各处混乱时受了伤。

甚至可能死了人。

他没抓到任何一个华人帮的重要人物。

反而可能因为船坞那堆莫名其妙的“发现”,给自己惹上更大的麻烦。

要是爱尔兰共和军或者那个被栽赃的第三方势力真追究起来,后果他不敢想。

他为了这次行动投进去的大量资源、动用的人脉关系。

还有好不容易在伯明翰建立起来的一点威信,都受到了重创。

坎贝尔心里明白得很,自己被罗夏狠狠耍了一道。

但他现在损失很大,短期内已经没能力也没本钱再发动有效的进攻了。

坎贝尔调集大批警察大规模搜捕,最后却什么也没捞着,灰溜溜收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

很快通过各种渠道,传回了华人帮内部。

那些担惊受怕了好几天,几乎以为要完蛋的帮众们,确认消息是真的后,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死里逃生的狂喜,一下子盖过了所有的恐惧和不安。

所有人都清楚,又是罗夏!

是在那种看起来一点活路都没有的情况下,再一次靠他那神乎其神的手段,救了大家,救了整个华人帮!

之前那些对他的怀疑、不满,甚至私下里想背叛的心思,这时候都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把他当神一样的崇拜和从心底里生出的敬畏。

“陈先生”看着罗夏的眼神,现在变得非常复杂。

有行动成功后的震惊。

有帮派保住后的欣慰。

但更多的是一种从没有过的倚重。

还有伴随这种倚重而来的,更深处的一种隐隐的害怕。

他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已经成长到了一个他可能都快要没办法完全控制的地步。

但不管怎么说,经过这次事情,罗夏在华人帮里的地位,已经没人能动摇了。

他不再只是一个能打的双花红棍。

他成了帮派实际上的主心骨,是所有人活下去的希望。

罗夏站在一处临时租的,足够隐蔽的安全屋窗口。

他看着远处街道上慢慢恢复平静,但空气里还飘着暗流的伯明翰夜色。

他的脸上,没有逃过一劫的狂喜,也没有大获全胜的得意。

只有一种看透了一切的冷静。

他用一场玩命的赌博,一次跟死神抢时间的游戏,让所有人都看到了。

在这场伯明翰地下的争斗里,他罗夏,才是真正能说了算的角色。

但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危险远远没有过去。

这不过是打斗中的一点点喘息时间。

那批被他用特殊手段弄走的大部分军火,还是个巨大的麻烦。

它们像个看不见的威胁,悬在伯明翰的头上。

这批货到底从哪里来?背后又牵扯了哪些人?

这些问题都还没答案。

被他成功栽赃的那些人,不管是爱尔兰共和军那边,还是那个倒霉的本地角色。

他们会怎么反应?

是吃了这个哑巴亏,还是会搞出更大的事情来?

还有那个坎贝尔探长。

他这次吃了大亏,元气大伤,但心里的仇恨肯定更深了。

他会怎么计划下一次的报复?

他绝对不会就这么算了。

真正的暴风雨,可能才刚刚露出一点点吓人的样子。

罗夏明白。

他必须抓紧这难得的安静。

他要继续壮大自己,等着下一场更狠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