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刘备曹操在徐州的隔空交锋
- 三国演义:草根刘备凭啥三分天下
- 小小卫的
- 6435字
- 2025-04-12 20:02:03
陶谦慌里慌张地跑进城里,和大伙凑在一起商量事儿,他一脸愁容,一拍大腿说道:
“哎呀呀,这曹操的兵马那叫一个势不可挡,咱哪打得过呀!我看我干脆把自己五花大绑,主动上门到曹操的军营里,让他爱咋收拾就咋收拾,就当是我豁出去这条老命,换咱徐州这一郡百姓能平平安安的啦。”
他这话还没说完呢,就有个人蹭地一下冲出来,站到跟前,拍着胸脯说:
“府君您在徐州那可是稳稳当当坐镇了好些年,老百姓哪个不把您当大恩人呐!您瞧瞧,现在曹操的人马虽然多,可咱这城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攻破的。府君您就带着老百姓老老实实地守在城里,别出去瞎折腾。我呀,虽说没啥大本事,但是我可有个小计谋,保管能把曹操整得死都不知道埋哪儿去,让他连个葬身的地儿都找不着!”
大伙一听,眼睛都瞪得老大,跟看稀奇似的,赶紧追问:
“快说说,你这妙招到底是啥呀?”
这情况,就好比本来想着交个朋友,结果反倒结了仇,谁能想到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又突然柳暗花明呢。
嘿哟,咱再来说说这位出主意的老兄哈。这人是东海朐县的,姓糜名竺,字子仲。这糜竺家那可老有钱啦,就跟个大富豪似的,有一回啊,他去洛阳做生意,坐着车美滋滋地回来。半道上,突然冒出来个美妇人,娇滴滴地说要搭个顺风车。嘿,咱这糜竺可太有礼貌啦,立马下车,自己走路,把车让给这妇人坐。妇人也挺客气,还让糜竺上车一起坐,糜竺上去后,端端正正地坐着,眼睛都不乱看一下,那叫一个正人君子。
这车子走了好几里地,妇人说要下车啦,临别的时候,她突然神秘兮兮地跟糜竺说:
“我呀,是南方火德星君!奉了上帝的命令,要去你家放火。不过呢,多亏你对我这么有礼貌,我就给你透个底。你赶紧麻溜地回家,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搬出来,我晚上就去放火咯!”
说完,这妇人“嗖”地一下就没影啦。
糜竺当时就吓了一跳,撒开脚丫子就往家跑,那速度比兔子还快。回到家后,把家里能搬的东西都一股脑地搬了出来。到了晚上,嘿,厨房真就起火了,把他家房子烧了个精光。不过这糜竺也大气,钱都不在乎了,开始到处做好事,救济那些穷人和有困难的人。
后来啊,陶谦请他当别驾从事。有一天,糜竺出了个主意,说:
“我自个儿愿意跑到北海郡,求孔融出兵来救咱们;再找个人去青州找田楷求救。要是这两处的兵马都来了,曹操那家伙肯定得夹着尾巴退兵咯!”
陶谦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写了两封信,然后问手下人谁愿意去青州求救。这时候,有个人扯着嗓子喊:
“我去!”
大伙一瞧,是广陵人,姓陈名登,字元龙。陶谦先让陈元龙去青州了,然后让糜竺带着信去北海,自己呢,带着人守着城,防备曹操来揍他们。
再把目光转到北海的孔融这儿啦!这孔融啊,字文举,是鲁国曲阜那旮旯的人,人家可是孔子的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儿子哟!他从小就机灵得很呐,十岁那年,跑去拜见河南尹李膺,把门的硬是刁难他,这孔融可不含糊,张嘴就说:
“我和李大人那可是世交呢!”
等进去见到李膺,李膺就问啦:
“你家祖先和我家祖先啥关系呀?”
孔融立马接上话:
“想当年孔子还向老子请教过礼仪呢,我跟您这不就是世世代代的世交嘛!”
把李膺给惊得一愣一愣的,没过一会儿,太中大夫陈炜来了。李膺指着孔融说:
“这可是个奇童哟!”
陈炜却泼冷水:
“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可不一定还聪明。”
孔融马上回怼:
“照您这么说,您小时候肯定聪明得很呐!”
把陈炜他们逗得哈哈大笑,还说:
“这孩子长大,那肯定是响当当的人物啊!”
打这儿起,孔融可就出了名啦。
后来呢,他当上了中郎将,一路高升,做到了北海太守。这哥们儿可太喜欢招待客人啦,成天念叨:
“我就盼着我这家里啊,客人多得坐都坐不下,酒坛子里的酒永远喝不完!”
在北海待了六年,老百姓都可喜欢他了。
这天呐,他正跟客人唠嗑呢,有人来报,说徐州的糜竺到啦,孔融赶紧把人请进来,问他干啥来的。糜竺掏出陶谦的信,说:
“曹操把徐州围得死死的,求您快点去救救啊!”
孔融一拍胸脯:
“我跟陶恭祖那关系杠杠的,你又亲自跑一趟,我能不去嘛!就是曹孟德跟我也没啥仇,我先派人送封信去劝劝和。他要是不听,咱再发兵揍他!”
糜竺直摇头:
“曹操仗着自己兵多,才不肯和呢!”
孔融一听,得嘞,一边点兵,一边派人送信。
正商量着呢,突然有人慌里慌张来报,说黄巾贼党管亥带着好几万喽啰杀过来啦!把孔融吓得一哆嗦,赶紧点齐自己的人马,出城跟贼寇干仗。管亥骑着马出来,大嗓门一喊:
“我知道北海粮食多,借我一万石,我立马退兵;不然呐,我把这城攻破,老老少少一个不留!”
孔融气得吹胡子瞪眼:
“我可是大汉的臣子,守着大汉的地盘,哪能把粮食给你们这些毛贼啊!”
管亥恼羞成怒,拍着马舞着刀就朝孔融冲过去。孔融手下的将军宗宝举着枪冲上去迎战,没打几个回合,就被管亥一刀砍下马去。孔融的兵一下子乱了套,撒腿往城里跑。管亥把城四面一围,孔融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呐。糜竺更是愁眉苦脸,啥话都说不出来。
第二天,孔融爬到城墙上一看,好家伙,贼人的队伍乌压压一片,头都大了。正发愁呢,突然看见城外有个人骑着马举着枪,像个小旋风似的冲进贼人群里,左冲右撞,就跟进了没人的地儿似的,一直冲到城门口,大喊:
“开门呐!”
孔融不认识这人,哪敢开门呐。贼人们追到壕沟边,这人一转身,“刷刷刷”连着捅倒十几个,把贼人吓得往后退。孔融赶紧让人开门把他放进来,这人下了马扔了枪,直接跑到城墙上拜见孔融。孔融忙问他叫啥,这人回答说:
“我是东莱黄县人,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我老妈一直念叨您的大恩大德呢。我昨天从辽东回家探亲,听说贼寇围城,我老妈说:‘人家府君对咱有恩,你赶紧去救!’我就单枪匹马跑过来啦。”
孔融一听,乐坏啦。原来啊,孔融和太史慈虽然没见过面,可早知道他是个大英雄。因为太史慈出远门的时候,他老妈住在离城二十里的地方,孔融经常派人送粮食和布过去。他老妈感激孔融的恩德,这不就打发太史慈来救场啦!
嘿呀,你瞧这会儿孔融那可是把太史慈当成座上贵宾,好吃好喝招待着,还顺手送了他一身帅气的衣甲和一匹威风的骏马。太史慈一拍胸脯,扯着嗓子就喊:
“大哥,你给我一千精兵,我这就出城去把那贼寇打得屁滚尿流!”
孔融一听,赶紧摆摆手说:
“兄弟,你是挺猛,可那贼寇多得像蚂蚁一样,咱可不能冒冒失失冲出去,那不是去送人头嘛!”
太史慈急得直跺脚,哭丧着脸说:
“我老妈可一直念叨您的大恩大德,专门派我来帮忙。要是我不能把这围给解了,回去我哪有脸见我妈啊?今天我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得跟他们干一场!”
孔融摸着下巴想了想,眼睛突然一亮,说:
“我听说刘玄德那可是个超级大英雄,要是能把他请来救咱们,这包围圈不就跟纸糊的一样,轻轻松松就破了。可就是愁啊,没人能去给他送信。”
太史慈一听,兴奋得跳起来,拍着胸脯保证:
“大哥,您赶紧写封信,这送信的事儿就包在我身上,我跑起来比兔子还快!”
孔融乐坏了,麻溜地写好信交给太史慈。
只见太史慈“蹭”地一下翻身上马,穿上帅气的盔甲,腰间别着弓箭,手里握着铁枪,风卷残云般把饭菜一扫而光,收拾得那叫一个利落。城门“吱呀”一声打开,他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跑到壕沟附近,一群贼将带着手下“嗷嗷”叫着冲过来。太史慈可不含糊,手里的枪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噗噗”几声,几下就把好几个贼寇挑翻在地,轻轻松松就杀出了包围圈。
管亥在后面一瞧,有人出城了,心里一琢磨,哟呵,这肯定是去搬救兵的。他也不含糊,立马带着几百个手下骑着马追了上去,把太史慈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严严实实,就像包饺子一样。
太史慈不慌不忙,把枪一靠,拿起弓箭,就跟机关枪扫射似的,“嗖嗖嗖”一阵乱射。那些贼寇就像被割麦子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倒在地上,剩下的贼寇吓得腿都软了,哪还敢再追,一个个屁滚尿流地跑了。
嘿呀,太史慈那叫一个麻溜,趁着星夜就跟火箭似的跑到了平原去见刘玄德。一见面赶紧行个礼,噼里啪啦就把孔北海被包围了,着急找人救命的事儿说了出来,还把书信呈上。玄德看完信,瞅着太史慈就问:
“您是哪路神仙呀?”
太史慈赶紧回:
“我就是太史慈,东海那旮旯来的小老百姓。跟孔融既没血缘关系,也不是一个地儿的老乡,就是脾气对路,想着有难要一起扛。现在那管亥跟个大反派似的到处捣乱,把北海围得死死的,孔北海都快没辙了,这小命眼看就悬了。听说您仁义的名声那是响当当,能在人着急上火的时候拉一把,所以特意让我冒着火球似的箭雨杀出重围,跑来求您搭把手。”
玄德立马收起那大大咧咧的样儿,一本正经地说:
“哟呵,孔北海居然知道天底下还有我刘备这么一号人物呐?”
说完就喊上云长、翼德,点了三千精兵,风风火火地往北海郡赶去了。
管亥老远瞅见救援的军队来了,那家伙,还挺嘚瑟,亲自带兵上去迎战。一看刘备这伙人数量不多,压根就没把人家放眼里。刘备呢,和关羽、张飞、太史慈那是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阵前。管亥这暴脾气,气呼呼地就冲出来了。太史慈正准备往前冲呢,嘿哟,关羽这速度,“嗖”地一下就窜出去了,直冲着管亥杀过去。两匹马一碰上,那士兵们扯开嗓子喊得震天响,就管亥那两下子,哪是关羽的对手啊,没打几十回合呢,关羽那青龙刀一扬,“咔嚓”一下,就把管亥给劈到马下啦。太史慈和张飞也不含糊,两骑“呼呼”地就冲出去了,双枪一起上,“噼里啪啦”地就杀进了贼兵的阵地。刘备也不闲着,带着兵就追着杀。城上的孔融一看,好家伙,太史慈和关羽、张飞那架势,就跟老虎冲进了羊群似的,横冲直撞,根本没人能挡得住。孔融立马来了精神,带着城里的兵就冲出来了,两边这么一夹攻,那些贼兵哪还招架得住,立马就败得稀里哗啦的,投降的人一堆一堆的,剩下的那些残兵败将也都跑得没影啦。
孔融欢欢喜喜地把刘备迎进城里,礼数都走完了,赶紧摆上丰盛的宴席庆祝庆祝。还把糜竺拉过来给刘备介绍,一五一十地说了张闿杀曹嵩的事儿:
“哎呀呀,现在曹操那家伙带着兵到处烧杀抢掠,把徐州围得跟铁桶似的,我这不赶紧来求您帮忙嘛。”
刘备一听,说:
“陶恭祖那可是大好人呐,咋就这么倒霉摊上这事儿了呢。”
孔融就劝他:
“您可是汉室宗亲呐,现在曹操这么欺负老百姓,咱可不能不管呐,您就跟我一块儿去救救徐州呗。”
刘备有点为难地说:
“我也不是不想帮,可咱这兵少得可怜,将领也没几个,这冒然去了也不一定能行啊。”
孔融一听急了:
“我要救陶恭祖,不光是因为老交情,那也是为了正义呐。您这么仗义的人,能坐视不管嘛?”
刘备想了想,说:
“行,那您先出发,我去公孙瓚那儿借个三五千人马,随后就到。”
孔融赶紧叮嘱:
“您可千万别说话不算数哈。”
刘备拍拍胸脯:
“您看我像是那种人嘛?圣人都说了,人活着就得讲信用,我不管能不能借到兵,肯定会亲自去的。”
孔融这才放了心,让糜竺先回徐州报个信,自己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太史慈这时候过来拜谢说:
“我是奉我老妈的命令来帮忙的,现在事儿也解决得差不多了。扬州刺史刘繇是我老乡,给我写信叫我过去,我也不好推辞,以后咱再找机会见面哈。”
孔融要给他金银财宝表示感谢,太史慈死活都不肯要,扭头就走了。他老妈见他回来,乐开了花:
“我就知道我儿子有出息,能报答北海的恩情!”
然后就送他去扬州了。咱先不说孔融起兵这事儿,再说说刘备,离开北海去见公孙瓚,把要救徐州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公孙瓚就纳闷了:
“曹操跟你又没啥仇,你干嘛要替别人出头呢?”
刘备一本正经地说:
“我都答应人家了,可不能说话不算话。”
公孙瓚倒也爽快:
“行,我借你两千骑兵和步兵。”
刘备又提要求:
“能不能再把赵子龙借给我一块儿去?”
公孙瓚也答应了。于是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自己的三千人当先锋,赵子龙带着两千人跟在后面,浩浩荡荡地往徐州出发啦!
这时那糜竺跑回去跟陶谦报信啦,说北海那边还请来了刘玄德来帮忙呢!陈元龙也来报告,说青州的田楷那是欢欢喜喜地带兵来救场啦。这可把陶谦给乐坏了,心里一下子就踏实多啦。你瞧啊,孔融和田楷这两路大军呢,瞅见曹兵那架势,凶猛得跟下山猛虎似的,吓得都不敢往前凑,远远地找了个山脚下扎起了营寨,打算先观望观望。再看看曹操这边,瞧见这两路援兵到了,心里也犯嘀咕啦,这兵力一分,也不敢巴巴地就去攻城啦。
再说刘玄德的军队风风火火地赶到,见到了孔融。孔融一脸严肃又带着点小担忧地说:
“哎哟喂,那曹兵的阵势可大得吓人呐,曹操那家伙又贼会用兵,咱可不能毛毛躁躁地就上去干架。咱先悄悄瞅瞅他们有啥动静,然后再大张旗鼓地进兵也不迟。”
玄德听了,摸着下巴说道:
“我就怕城里的粮食不够吃,这要是持久战,可就麻烦咯!这样吧,我让云长和子龙带四千兄弟,在您这儿打打下手;我呢,带着张飞杀到曹营去,直接奔徐州找陶使君好好商量商量对策。”
孔融一听,眼睛都亮了,那叫一个高兴啊,连忙和田楷会合,摆开了一个互相呼应的架势,就像两个好朋友背靠背一样。云长和子龙带着兵在两边随时准备接应。
这天呐,玄德和张飞带着一千人马雄赳赳气昂昂地就杀到了曹兵的寨边,正走着呢,突然寨子里“咚咚咚”一阵鼓响,就跟放鞭炮似的,那些马军和步军像潮水一样“咕噜咕噜”地涌了出来。
只见最前面有个大将,正是于禁,他勒住马,扯着嗓子大喊:
“嘿!哪儿来的野小子,想去哪儿啊!”
张飞那脾气,哪听得进去这些废话,话都懒得说一句,直接拍马就朝着于禁冲了过去。两匹马“咴咴”地叫着,搅和到了一起,打了好几个回合。这时玄德也不闲着,拔出双股剑,大声喊道:
“兄弟们,冲啊!”
带着士兵们就往前冲。于禁一看这阵仗,吓得赶紧撒腿就跑。张飞可不会放过他,在前面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了徐州城下。
嘿哟,城墙上的人瞧见那红旗上白花花地写着“平原刘玄德”,陶谦那是火急火燎地下令开门。这玄德一进了城,陶谦就跟见了大宝贝似的把他迎接着,一块儿到了府衙。礼节走完,马上就摆上宴席,还顺带着慰劳了一下玄德的军队。
陶谦瞅着玄德,哟呵,这仪表那叫一个帅气,说话也是大大方方的,心里头那是乐开了花,立马就叫糜竺把徐州的牌印拿过来,要让给玄德。玄德当时就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说:
“您这是唱的哪出戏呀?”
陶谦一本正经地说:
“你瞧瞧现在这天下,乱糟糟的跟个菜市场似的,朝廷的规矩都不管用啦。您可是汉室宗亲,这不就是天生来拯救世界的嘛。我呀,一把年纪了,啥本事也没有,干脆就把这徐州让给您得了,您可别客气。我这就写报告给朝廷,把这事给办了。”
玄德一听,赶紧离开座位,拜了又拜,说:
“我刘备虽说沾了点汉朝的光,可功劳小得可怜,德行也不咋地,当这平原相都怕自己干不好呢。这次我是为了正义才来帮忙的。您这么说,莫不是怀疑我想把徐州吞了?要是我有这坏心思,老天爷都不饶我!”
陶谦说:
“我这可是肺腑之言呐。”
说完又一个劲儿地让,可玄德哪肯要呀。
这时候糜竺出来打圆场了:
“现在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咱先商量商量怎么把他们赶跑吧。等把事儿平了,再谈让徐州的事儿也不迟。”
玄德一拍脑袋说:
“行,我给曹操写封信,劝他别打了,大家和平相处。他要是不听,咱再和他大战三百回合也不晚。”
于是就传命令让三个营寨的士兵先歇着,别乱动;还派人把信给曹操送去了。
嘿呀,再说曹操正待在军营里,跟手下那帮将军们叽叽喳喳讨论事儿呢,突然有人跑来报信,说徐州那边送来战书啦。曹操赶紧拆开一看,哟呵,原来是刘备这小子写来的信呐,信里大概是这么说的:
“我刘备啊,自打在关外有幸见了您一面,之后就跟您天各一方,都没机会好好伺候您呢。之前啊,您老爹曹侯被害这事儿,那可全怪张闿那家伙没良心,真不是陶恭祖的错哟,您瞧瞧现在这世道,黄巾余孽在外头瞎捣乱,董卓的那些余党还在内里盘踞着不走。我就寻思啊,您英明神武,不如先顾着朝廷的急事儿,把那私仇先放放,撤了徐州的兵,救救这天下的难事儿,那徐州老百姓得乐开花,全天下的人都得感激您呐!”
曹操看完这信,顿时就炸毛了,破口大骂:
“刘备算哪根葱啊,还敢写信来劝我,信里还拐弯抹角埋汰我呢!”
立马就下令要砍了送信的使者,还一边喊着要使劲儿攻城,这时候郭嘉赶紧出来打圆场:
“刘备大老远跑来救援,还先讲礼貌后动刀枪呢,主公您啊,不如说几句好听的打发他,让他放松警惕,然后咱再闷头攻城,这城不就妥妥拿下啦。”
曹操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把送信的使者留了下来,打算写封回信再打发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