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系统没电了

那天深夜,王磊独自在书房看地图,准备第二阶段村庄整合计划。

忽然,脑海深处那片熟悉的蓝白界面悄然浮现——

【系统能源即将耗尽】

【当前环境能源等级不足,系统将进入沉睡模式】

【系统剩余愿望值:20160】

【为感谢宿主陪伴,系统提供终极愿望选项一次】

【本次愿望须消耗全部愿望值,系统将在执行后沉眠】

【请选择以下其中一项作为“终极愿望”:】

①获得100亿元合法可支配资金

②重回小学

③所有绑定对象(注:指王磊的女人)将对宿主绝对忠诚,终身不离不弃

【倒计时:60秒】

王磊没动,甚至没露出什么表情。

只是看着那三个选项,像在看一张老朋友寄来的信。

他低声一笑,喃喃:

“搞钱,我一个重生者怕过谁?”

“又重生?”他翻了翻白眼,“而且到小学那个物质匮乏,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主的年代……我疯了才选。”

他抬手指向最后一个选项——

“女人忠诚”

“虽然她们现在就挺忠心的,但……图个心安吧。”

“我这个人,就怕对不起她们。”

【终极愿望确认:③】

【系统将执行终极愿望,耗尽所有愿望值(20160)】

【系统即将沉眠……】

【感谢陪伴】

【再见】

那一刻,王磊脑海里的界面缓缓暗淡,像一盏年久的灯,终于熄灭。

没有轰轰烈烈的告别,没有什么炫目的光效,只有一种安静的、几乎让人忽略的“终结感”。

但他知道。

那片曾经无数次在他脑海中亮起、为他提供方向、解锁金钱、许愿成真的蓝白界面,真的走到了终点。

——系统,睡了。

他站在原地没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有些发散。

系统从来没有解释它的来源,也从未向他承诺“永远陪伴”。

它就像一位无声无息、从不多言的朋友,帮他从一穷二白,到现在这一座山、这一群人、这一整张未来的版图。

回忆像潮水般漫过心头:

——第一次重生醒来,系统提示【欢迎归来】;

——徐丽萍怀孕那天,系统悄悄奖励500点愿望值;

——青城教育系统搭建完成,系统冷静地提示:+800点,愿望达成;

他没说过,但他心里知道。

这一切如果没有系统……大概率,是做不到的。

但也是现在,他越来越少用了它。

他靠坐在书桌椅上,手里转着那只老旧的钢笔,目光却落在窗外。

那片山林寂静如初,虫鸣偶尔从远处传来。

“不过……”

他低声呢喃,语气平静,却又不失好奇:

“那得是什么样的能量?”

他在心里盘算着:

核聚变?反物质?灵魂共振?高维文明?

还是人类自己能产出的某种“量子情绪力场”?

他没答案。

但他记得系统沉眠前的最后一句:

“当前地球文明层级能源等级不足,无法维持系统持续运行。”

“……换句话说。”

“只要这个世界,哪天文明突变——”

“它,也许会醒。”

王磊笑了一下,没再多想。

系统对他来说,是一段旅程,不是终身依赖。

他不会去追,也不会去等。

但转过身的那一瞬,他心底还是轻轻叹了口气。

——神级中医,没了。

那是系统界面里,永远灰着的一格。

他原以为,只要再攒攒愿望值,再遇到一个真正高难的病例,也许就能触碰那扇最后的门。

可现在,系统沉睡,那一格永远也点不亮了。

他不是伤感,只是有点——遗憾。

“大师级”,已经是当世顶峰。

中医界里,他能看、能诊、能断,哪怕是隐世的老宗师,也未必能全然胜过他。

但王磊知道,那“神级”,不是绝技层面的提升,

而是一种“心法上的圆满”。

一种能将气机贯通天地、望闻问切皆通大道的境界。

一种让人“抬手落针,可逆生死”的从容。

他曾无限接近。

可如今,那道门,关上了。

“也许,这就是天命。”

王磊自嘲地摇摇头。

他站在山腰那块观景台上,看着天边云海翻涌,想起系统沉睡前的“最后愿望”,那行字还历历在目:【绑定对象将终身对宿主忠诚,永不背叛】

当时他没细问系统“绑定”的定义,只想着几个最亲近的女人能放心就好。现在回想起来,那逻辑味儿,有点不对劲:

只要成为他的女人,就自动绑定?

那这不是……变相鼓励“多找几个”?

王磊眯起眼,看着远处正指挥新中药材分拣的贺青桐,又想起这几天李倩忙着规划酒店集团连锁,徐丽萍那边还在跟教育基金的老师们磨课表,三人都各有千秋,各有分工……

“山上活确实不少。”他摸着下巴,“就靠这三位,有点吃力。”

“要不……”

他刚想到一半,自己就笑了起来。

——系统睡了,倒是留下个“自动绑定忠诚”的奇葩遗产。

“你这玩意……不厚道啊。”

他转身回屋,一边笑一边嘟囔:“不然也对不起你这终极愿望。”

“青城山要发展嘛,人才最重要。”

“干脆……下山招贤去。”

“嗯,重点招——女的。”

“我要为青城建设挖掘优质女性人才,务必严选,宁缺毋滥。”

“这可是事关乡村振兴的政治任务。”

对了,今年王周一该上幼儿园了,干脆就让他在山里上,反正小学中学都建了,也不差这一个幼儿园,儿子不跟我下山就不会耽误我的招聘,嘿嘿。下山之前把山里的产业梳理一下,成立个集团公司。

第二天,王磊叫来徐丽萍、李倩、贺青桐,还有梁寒。

“我决定了,”王磊开门见山,“我们山上的这些项目,该正式组建一个公司了。”

“不是挂名,不是合作协议,是正规的集团公司——教育、医疗、酒店、药材、学校,全都装进去。”

“名字嘛,就叫青城集团。”

几人互相看了看,徐丽萍最先反应:“你要把基金也装进去?”

“对。”王磊点头,“教育基金归集团控股运作,专款专用,分设独立账户,接受财务审计,但运营架构归集团统一。”

“以后所有外来捐助、对口帮扶、教育奖学金,全走这条路,不再让基金一个个文件来回签,太低效了。”

李倩点头:“那各个板块的负责人呢?”

王磊笑了:“你们三个,还是各干各的。”

“丽萍——你当集团董事长,我给你授权签字,教育这个板块也你具体负责。”

“李倩,你当常务副总,挂兼运营,继续盯酒店、民宿、中药这块。”

“青桐,医疗这一块你最大,中医院扩建、中药厂、人才培养,全都归你管。”

三人一听,默契点头。

没有推辞,她们早已经习惯了,王磊只管“定方向”,她们负责“搞定它”。

王磊又转头看向梁寒:“还有一件事。”

“集团下属再成立一个专业安保公司,不仅要保障项目安全,还要培养本地安保人才。“

“你自己做总负责人,安保公司你来挑人、训练、发工资,标准按一线城市企业级来配。”

“以后村里有什么地皮纠纷、治安事件、临时骚乱,我们自己就能搞定。”

梁寒点点头,沉声道:“可以,我来办。”

“最好也招几个女队员,轮岗带小孩那边的安全,医院、学校、酒店都要布点。”

“对了,丽萍,周一马上上幼儿园了,我不准备带他下山,在山上建一个幼儿园吧,反正村里也有不少小孩。”

王磊临结束时顺口说了一句,看似随意,语气却很笃定。

徐丽萍本在记笔记,听到这句话,手微微一顿,抬头望着他:“幼儿园现在还没立项,之前只是做了个草案,你是认真的?”

“我什么时候不认真过?”王磊耸耸肩,摊手,“周一还小,山上空气好、吃得好、环境安全,还有他妈、婶、姨三个人盯着,哪儿都比城里强。”

“再说了,村里孩子也不少,有了小学初中,高中都建了,不差这一块短板。”

“好。”徐丽萍点点头,干脆利落,“我今天就把幼儿园立项提到基金会上面,争取两周内动工。”

“师资安排我来搞定,南都那边有几个幼教专业毕业的,工资待遇按镇级示范园标准开。”

王磊笑了笑:“丽萍姐就是靠谱。”

王磊站起身,长舒一口气,望着窗外的远山起伏。

青城山,教育体系终于补齐了最后一块拼图。

接下来,孩子有人教,大人有人带,山上有人管,他自己也终于……

可以放心地下山,去“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