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恩师王海云

在我的记忆深处,初中时教我语文的王海云老师时常浮现。那时,农村的孩子普通话总说不好,时常夹带着方言。记得小学六年级时,有一次上音乐课,音乐老师是从市区分配下来的年轻男老师,在教我们唱歌的时候,我们始终发音不准,有一次,我把嘴(zuǐ)说成了(zeí),怎么改都没有改过来。于是,音乐老师说,“农村的孩子真难教,发音总是改不过来。”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普通话。

时光荏苒,不久便迎来了初中生活。初中是在我们镇上,我们住得比较远的学生,每天凌晨5点多就要去坐村上的包车去学校,几乎每天天未亮或蒙蒙亮就出门,回来的时候暮色已深,但我从来不觉得累,因为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去上王老师的课。

王老师着装很朴素,眉清目秀,不施粉黛,几乎很少打扮。她笑起来让人有种沐春风之感。她上课极其认真,普通话很标准,发现我们班的大部分孩子普通话发音都不标准时,她并没有嫌弃,反而很耐心地鼓励我们,耐心地慢慢教我们,终于,在她的努力下,我们也终于改掉了浓浓的乡音,普通话日渐标准,很多人都爱上她的课。

我的成绩在没有出现偏科的时候,曾是年级前10班级第2,于是,她和班主任(数学老师)经常鼓励我,上课也经常找我回答问题,后来初二下学期,我出现了严重的偏文科之后,她和班主任依然鼓励我说:“别灰心,一时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人生的路还长着呢!每个人擅长的不一样,花期也不一样,只要有一颗努力上进的心,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我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此外,她还经常给我们推荐好书,听不懂的数理化课上,我几乎都在读小说,一本接一本,当时,我那少女的心思全部寄托在小说和日记里了。

初三的时候,由于学校给她安排带新班做班主任,她也没有办法再教我们了,但是她的话我始终牢记于心,一直把擅长的文科尽最大努力学好,在学校碰到她的时候,我都会对她甜甜一笑,仿佛她一直在我身边一样。

王海云老师给我的温暖不仅化解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自卑,在她的影响下,我比小学时更爱语文了,也更爱读书和写作文,甚至我后来坚持自学的勇气,也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她。感谢王海云老师,我一生的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