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极俭”生活
- 像孩子一样天真地看世界
- 王锋
- 1758字
- 2025-04-08 10:33:35
我从未预料到,一个四岁小孩的行为,竟能彻底改变我家的日常生活方式。
一切始于一次爬山的经历。那是一个周末,我们闲来无事,便决定带着四岁的小儿子去户外活动一下。于是,我和爱人选择了离家不远、空气清新的大山进行探索。
一
逶迤连绵的山峰,深浅不一的绿色充斥着我们的视野,似乎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像揣了一只欢快跳跃的百灵鸟,雀跃得不得了。
踏上被雨水洗涤过的栈道,一步步攀升,富氧的空气融合着山林特有的清新绿植气息,令人心旷神怡。阵阵松涛声“哗哗”作响,伴随着儿子在空旷山谷中欢快的“咯咯”笑声,瞬间让人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宁。
随着攀爬高度逐渐增加,我们的脚步也变得逐渐缓慢了起来。也正是因为歇息,我们发现栈道旁的坡地上,多多少少地开始有一些垃圾的存在。
“这么好的环境,怎么能扔下垃圾呢?”爱人有些气恼地随口道。
“是啊!要不,我们捡捡吧!”我应声认同。
就这样,一路爬山一路捡起了垃圾,我们的儿子在鼓动下,也行动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已经到了下午,返程抵达山脚下的时候,我们提着满满的几大袋垃圾,里面有各种食物包装和矿泉水瓶。这一次的爬山,让我们三个人就好像打了一场胜仗,愉悦的心情无法言表。
可谁曾想,从第二天出门开始,我们的儿子就像只小猎犬一样,只要看到了地上的各种垃圾,他都要上前拾捡,还总是振振有辞气愤地念叨“谁乱扔的垃圾。给我站出来”。有时候甚至引来了路上行人的异样眼光。
我也只好尴尬并无奈地跟随着他的脚步,捡了垃圾接着走到垃圾箱去扔掉垃圾。在跟随着他扔垃圾的时候,我也会无意地向垃圾桶里张望。
二
有时候,我会发现,垃圾桶里有很多过度消耗的物品和食物。甚至当垃圾箱被堆满的时候,旁边的地上还会放着一些鲜活的花卉,崭新的玩偶和衣物,还有一些连吃也没怎么吃的食物。
久而久之,随着儿子每天捡垃圾的举动热情地高涨,我见到的各种浪费让我瞠目,同时我的内心也被深深地触动。
在一个晚饭后的傍晚,我将心中久存的问题和感触告诉了爱人,我们在探讨问题的同时,也交换了彼此的想法,决定以“捡垃圾”这件事召开一次小小的家庭会议。
“上次我和妈妈带着小宝去爬山,在路上我们捡了一些垃圾。回家以后,小宝每天出门,都会看到路上的垃圾随手去捡。”爱人叙述着事情的原委。
“小宝的举动真的很棒!虽然有时候会引来别人的异样的眼光。可是,我跟着小宝,一路的捡垃圾扔垃圾,我却看到了很多铺张浪费的情况。”在一家人的欢乐中,我讲述着我的隐忧。
“是啊!是啊!我也发现了,同学有很多本子没用完就扔掉。我有时候也会浪费文具。”女儿也开始思考了起来。
“我和妈妈商量了一下,觉得我们可以先从自身的点滴小事做起。比如,我们去买菜的时候不铺张过量,适度消费。家里的衣物以及用品,我们都要做到爱惜以及保持甚至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家里有的物品不再储备,不需要的物品也做好科学分类处理,你们觉得呢?”爱人表达着他的想法。
“我觉得我们可以罗列一个清单,从每一项的小事入手。以月为单位去进行,这样就可以达到我们的目标啦!”我说。
“不错哦!”女儿古灵精怪地转着眼珠,小儿子似懂非懂地鼓着掌。
“如果做到的话,还可以获得一些奖励呢!”他们听了我的话似乎更起劲儿了。
就这样,从那天起,我们有了一张家庭清单计划,过起了“极俭生活。”这都得感谢小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启示。
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也开始变得充沛和丰盈,内心的需求也被无止境的欲望拉扯着。各种各样的商品应运而生,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
在这样的充斥中,人们开始像迷失方向的沙丁鱼一样盲目跟从,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与追逐中,过得不再快乐。更是被焦虑和琐碎的消费事务紧紧缠绕,无法脱身。
诸葛亮在写给儿子的《诫子书》里这样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君子以宁静来修缮自身,以俭朴淳养美德,非淡泊不能明晰指向,非宁静不能高瞻远瞩。
唯有摒弃我们心中过度的欲念,韬养我们的心智,追寻内心热爱并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才能够在如今快速运转的时代车轮中,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加有价值和富有意义。
或去阅读,或走近大自然,为心中种下一颗善意的种子,在当下的行动和生活中践行好所走的每一步,学会“极俭”生活,让孩子在这样“极俭”的生活之中耳濡目染,形成积极且有意义地正向反馈,从而找到属于他们内心专属的一片芳草地和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