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迷局与真相

  • 坏灭
  • 非即食
  • 1568字
  • 2025-04-20 15:51:18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刘刚的手机屏幕在黑暗中散发出微弱的幽光。他正躺在床上,似睡非睡地刷着知乎,突然看到了师弟的一篇论文——《迷局与真相:超自然现象的百年回望》。

这篇论文引起了轩然大波,评论区里热闹非凡,简直像个菜市场。上万条评论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来,刘刚瞪大眼睛,看着这些评论,有的人对师弟的研究成果赞不绝口;有的人言辞激烈,认为内容荒诞不经;还有一些人则保持理性,对论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刘刚看着这些评论,不禁直摇头,心想:“这可真是一场激烈的争论啊!”他随手给师弟发了一条消息:“你这篇论文可真是捅了马蜂窝了!”

没过多久,师弟就回了消息,速度之快让刘刚都有些惊讶。师弟回复道:“师兄,我这篇论文就是想把那些被夸大的现象说清楚,免得大家再被误导!”

刘刚靠在床头,目光有些迷离,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到了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年代。

时间拨回到20世纪初,西方的“唯灵论”和“心灵研究”传入中国。那时候的中国,传统神秘文化盛行,这些披着科学外衣的理论,与本土的神秘术法迅速结合,形成了诡异的共生体。它们宣称能沟通未知、预知未来,让不少人信以为真。

在古代典籍里,记载着许多超乎常理的神奇术法。《抱朴子内篇》中“善行气者”的“咒禁术”,能止洪水、慑猛兽;《道藏》里宋代道士的“雷法”,据说能凭借身体气机感应天地,呼风唤雨。这些记载在当时被不少人当作真实存在的特殊能力。

当时,国外一些知名科学家,如和达尔文同时发现进化论的华莱士,在物理学上有重大发现的克鲁克斯,也陷入对这类神秘现象的盲目相信中,还为相关表演作证。华莱士晚年沉迷神秘集会,声称目睹亡魂书写希腊文;发现铊元素的克鲁克斯,则为灵媒的“物质化显形”背书。他们的言论,让这类神秘理论更具迷惑性。

到了20世纪30年代,国外兴起“超心理学”研究。那时中国正处于战争时期,人们无暇关注,这股风潮并未掀起太大波澜。此后的一段时间,这类研究也逐渐沉寂。

然而到了70年代末,一些超乎常理的现象宣传突然兴起,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这些神奇之事。各路“大师”纷纷出现,吹嘘自己拥有特殊能力,有人号称能探知地下宝藏,有人说能远程视物,还有人宣称能知晓前世今生。

冷战时期,超自然现象研究甚至成为美苏的隐秘研究方向。在莫斯科,被称作“特殊能力者”的尼娜·库拉金娜,能用“意念”让密封玻璃罩内的火柴悬浮。档案记载她曾“通过电视影像诊断病情”,甚至“遥视他国核潜艇坐标”,但真相是每次“成功”都依赖提前获取的情报。

大西洋彼岸,美国中情局的相关计划同样充满荒诞。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中,自称能“心灵遥感”的约瑟夫·麦默尼格尔,闭眼描绘的人质关押地与实际位置偏差数百公里。所谓“立功”案例,也不过是重复已知信息。

此后,类似的闹剧不断上演。有人用魔术手段伪装特殊能力,一些所谓的研究也被指出存在数据问题。民间更是出现许多骗局,有人用简单把戏伪装神奇术法,骗取他人钱财。许多人因轻信这些虚假传播,付出了巨大代价。

1995年,一场关键的表演失误,让一些伪装被彻底拆穿。相关人员也公开承认,长期的研究并未获得可靠证据。

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上,仍有各种夸大其词的宣传。类似的骗局也时有发生。这一切都在提醒人们,人类对超自然能力的追求,始终反映着理性与欲望的博弈。

夜色渐深,城市的霓虹在玻璃窗上晕染成模糊的光斑。刘刚的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师弟论文下的某条评论:“我们嘲笑前人迷信,却不知自己正创造新的神话。”这句话让他陷入深思。他突然意识到,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认知陷阱。或许,真正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揭开虚假传播的面纱,才能避免陷入荒诞的迷局。

刘刚关上手机,窗外城市的霓虹漫过窗台,在书架上那本《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表面流淌,晕染出一层朦胧的光晕。恩格斯在1883年写下的警告依然锋利:“当科学家屈从于神秘主义时,他们就不再是科学家,而是魔术师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