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你有帝王相乎
宝座离你有多远
1.身为亲子
大多数古代文明中,君主都是世袭的:爹爹死了儿子继承,儿子死了孙子继承,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如果你生在罗马元首之家,身为元首的儿子,是不是肯定会顺理成章地继承君主之位,不费吹灰之力呢?
很可惜,这种途径从理论上看确实不错,实践中却未必行得通。罗马帝国的“凯撒”真正把位子交给自己亲生儿子的屈指可数。史书明确记载:公元1世纪末,提图斯[1]和图密善是弗拉维王朝首任元首韦斯巴芗的亲生儿子;公元2世纪末,安敦尼努王朝末代元首康茂德(就是好莱坞电影《角斗士》里那位邪恶阴险的年轻元首)是马可·奥勒留的亲生儿子;公元3世纪的卡拉卡拉是塞维鲁王朝开创者塞普提米·塞维鲁的亲生儿子。除此之外大概还有那么几组父子相承的君主。但也就这些了。总体来说,多数元首死后,君主宝座让给了非直系亲缘关系者。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精神觉悟有多高,更不是他们推崇禅让制,而是很多君主尚未来得及把位子交给儿子就丢了性命,还有很多君主压根就没有儿子,要么只有女儿,要么断子绝孙。
2.身为养子
既然亲子路线不太好走,就改走养子路线试试。你不是元首的亲儿子不要紧,假若被元首收养为干儿子,照样有机会爬上权力巅峰。
遗憾的是,元首的干儿子也并非谁都能当。一般来说,元首更愿意收自己的亲戚当养子。你要么是元首的外甥,要么是元首的侄儿,要么是元首夫人和她前夫的儿子,要么是元首的孙子,要么是元首的兄弟。某些时候,元首也愿意收自己最信得过、能力最强的心腹当养子,前提是这个人要比元首岁数小。比如公元2世纪前期,安敦尼努王朝第三任元首哈德良就把和自己毫无亲属关系的宠臣安敦尼努·庇乌收为养子,最终将君主宝座传给了他。安敦尼努·庇乌可能为了报答老领导,也可能为了遵从哈德良的遗嘱,反过来收哈德良的外甥马可·奥勒留(此君就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给东汉桓帝送去象牙的大秦王安敦)为养子,死后将君权交还哈德良家族。

德国柏林旧博物馆的古罗马元首和妻子的半身雕像
罗马帝国制造了很多人物的半身像,这和罗马人的祖先崇拜传统有关。家家户户都要把祖先的半身像供奉在显要位置,祈求祖先对他们的保护。
这说明你得发奋工作,拼命工作,还得拥有极高情商,只有赢得元首青睐才有机会踏入皇室成为养子。当上养子就一定能获得继承权吗?不,这仅仅是个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
第一,你要多多表现,让元首看到你确实有非凡军事能力、政治能力和足够威望。
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奥古斯都(屋大维)[2]曾想让养子德鲁苏斯当继承人,因为他帮助奥古斯都开疆拓土,平复日耳曼尼亚地区的乱局,巩固了罗马帝国的安全。奥古斯都的另一个养子提比略之所以最终成为元首,也是因为功勋卓著。[3]公元2世纪的安敦尼努王朝时期,元首习惯上让被指定为继承人的养子跟自己一起处理政务。这一方面是让养子帮自己分担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在考察养子是否具有成为统治者的能力。
如果你能力不够或品行不端,现任元首通常不会让你成为帝国统治者。反正你是领养的,没你根本无所谓。奥古斯都曾经考虑让家族中一个叫波斯图姆斯的年轻人成为继承人,但后来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波斯图姆斯实在不靠谱。这个人脾气很大,不适合指挥军队,还花费大部分时间去钓鱼,甚至自封为海神涅普顿。他暴躁且易怒,辱骂继母利维娅,常说奥古斯都坏话。经过考察,奥古斯都发现波斯图姆斯没有半点进步,便失望地剥夺他的继承权,利维娅将他流放到科西嘉岛附近的小岛普拉纳西亚岛。[4]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训,身为养子行为不检,不仅当元首没戏,当个自由人都很难。
第二,你须保重身体,绝不能在现任元首死前倒下,否则继承人就换人了。
上文说到的德鲁苏斯确实很能打仗,他多次渡过罗马帝国边界莱茵河,把日耳曼人打得抱头鼠窜,差点把帝国边境推进到易北河。然而有一次出征归来,他得了重病,到达莱茵河前就一命呜呼了。若不是他英年早逝,继承奥古斯都元首之位应该轮不到提比略。
第三,你得心狠手辣,除掉一切竞争对手。
元首的位子金灿灿,谁看了都眼热。如果你没点心眼儿,位子早就被别人抢走了,自己也会丢掉性命。帝国第二任元首提比略做养子时,就给别人下过绊。奥古斯都本来很喜欢两个颇有作为的孙辈年轻人盖乌斯和路西乌斯,有意让他们继承帝国统治大权。但是提比略的亲生母亲,[5]也就是奥古斯都的夫人利维娅涉嫌与提比略合谋偷偷害死了那两个年轻人。[6]
第四,你还得有点运气。
想从养子最终变成元首,还得靠运气。你的努力、健康、心机,都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元首喜欢谁或不喜欢谁由不得你。何况他未必选择一个完美之人做继承人。
奥古斯都最后选择提比略,并非因为提比略是好人。相反,奥古斯都这样做,恰恰是看中了提比略的阴险、狭隘、狡诈、无耻、卑劣。他想让提比略衬托自己的伟大,也想让臣民在提比略的邪恶统治下怀念他在世时给大家的好处。
3.非亲非养
如果你不是元首的亲子,也不是他的养子,仍有可能幸运当上元首,只是碰上这种好事的概率低得不能再低。
这种情况发生的前提是现任元首不幸暴亡,大家为了维护帝国稳定,急于选一个人出来当领导;而你,运气又好得不得了,正好被大家选中。命运的变化突如其来,让人措手不及,恐怕你当上元首之后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被推举为元首。喀劳狄王朝第四任元首喀劳狄就是这样莫名其妙当上最高统治者的。上一任元首卡里古拉[意大利电影大师丁度·巴拉斯拍过一部名为《卡里古拉》(又译《罗马帝国艳情史》)的荒诞情色电影]被人刺死后,局面陷入混乱,贵族人人自危。喀劳狄听到侄子被谋杀的消息感到特别恐惧,躲到阳台窗帘后面瑟瑟发抖。他是个生性懦弱的人,根本没想着要趁此时机夺权。
一个士兵看到他露在外面的脚后跟,就过去把他拖出来。喀劳狄误以为自己要被杀,吓得跪在士兵脚下求饶。这个士兵认出了喀劳狄,知道他是皇亲国戚,是卡里古拉的叔叔,于是高喊说找到了新君主,并叫来同伴把他抬到军营中保护起来。就这样,在士兵的呼喊声中,喀劳狄战战兢兢登上了元首宝座。[7]
元首喀劳狄的登基确实不怎么光彩,他本人也是个优柔寡断、懦弱无能的家伙。可正是在他统治时期,罗马帝国征服了不列颠南部,帝国行省[8]与帝国核心区域的隔阂被打破,希腊文化也在罗马帝国得到弘扬。

油画:喀劳狄被士兵推上君主宝座
4.身为野心家
天上掉馅饼的事可遇不可求。如果你既不是元首的亲子,也不是元首的养子,又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通过残酷斗争获得元首地位。
走这条路的关键是找准时机。你应该知道,罗马帝国同样存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规律,经常在大治之后有大乱,大乱平息后又是大治。如果在治世搞政变,无异于自寻死路,历史上几乎没有谁在国家稳定时成功推翻过时任元首。只有当你生逢乱世,君主岗位空缺时,才有异军突起、争霸天下的机会。罗马历史上有那么几个时间段,适合你这个“野心家”“投机分子”的发展。
第一是公元前1世纪的共和国末期,群雄四起,新旧势力摩拳擦掌,一决胜负。
第二是公元1世纪60年代末,昏君无道,天下民心基本丧尽,军阀伺机而动,妄图重新洗牌。
第三是公元2世纪末,帝国历经百余年大治,逐渐走下坡路。内忧外患陡然而生,只有真正强大的人才配坐上元首宝座,力挽狂澜。
第四是公元3世纪到公元4世纪初,帝国陷入史无前例的大危机,经济崩溃、外族入侵、社会动荡、军阀混战。
机会出现的时候,挑战也随之出现。想趁乱爬上元首宝座的不止你一个,爬得越快,摔得越狠,比如公元3世纪的“三十僭主”,君主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你方唱罢我登场。你必须凭借实力、毅力、智慧、勇气和运气战胜一个又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这犹如拿命赌博,赢则一统江山,输则万劫不复,走上去就是不归路。你,可要仔细想好了。
首先,你有实力吗?和别人竞争前,你先要仔细掂量一下筹码,看看胜算有多少,千万别一时冲动就跑去跟人拼命,那无异于快速自杀。在你这个时代,军队是最重要的资本。手中有兵,心里不慌。你至少要身为军团司令,才具备控制军队的条件。你看那些曾经起兵参与竞争的野心家,个个都是挥斥方遒的军阀。
公元69年,喀劳狄王朝第五任元首“嗜血者”尼禄被杀后的乱局中,起兵的加尔巴、奥托、维特里乌斯和韦斯巴芗分别是西班牙行省总督、禁卫军的掌握者、下日耳曼尼亚行省总督和犹太行省总督。公元3世纪,那些打得你死我活的野心家也都出身行伍,手握重兵,没有一个是省油灯。如果你没有现成军队,就必须想办法招兵买马。私募武装在治世绝对违法,在乱世谁管得着呢?
其次,你有必胜信念吗?想彻底战胜对手,你还得有足够的毅力和信念。你的敌人往往不是一个,而是一群,一个比一个强大。在他们全部被消灭前,你可能坐卧不安,精神紧绷,焦虑万分。而且,你和群雄角逐的时间往往要延续数年甚至数十年。[9]假如你在困难面前信心不足,则坚持不到最后。你的毅力来源于智慧和勇气,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横扫群雄。
最后,你能不断取得胜利吗?你必须赢了决战,否则一切铺垫都是徒劳。和敌人的竞争中,决战在所难免,这是任何一个觊觎帝位的野心家都必须闯过的关口。闯过去的成为赢家,闯不过去的输掉全部家当,包括身家性命。你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失败者注定会死得很惨。
公元1世纪中叶,继禁卫军领袖奥托取代短命元首加尔巴后,军阀维特里乌斯很快在贝德利亚库姆战役中打败元首奥托,却在后来的罗马城保卫战中输给了另一个军阀韦斯巴芗。之前曾被维特里乌斯打败的奥托选择用匕首自杀,而短暂获胜的维特里乌斯被韦斯巴芗逮捕后下场更惨:他双手被反绑,脖子套着绳索,衣服破碎不堪,身体半露在外面,被带到广场上接受人民的谴责。人民群众不管跟他有仇没仇都百般羞辱他,揪住他的头发往后拉,还用刀尖顶住他的下巴,不让他低头。同时一些人向他身上投掷脏东西和粪便。最后维特里乌斯被活活折磨而死。甚至死了也不能消停,他的尸体被人们用铁钩拖到台伯河中扔掉。[10]
公元2世纪末,来自非洲的军阀塞维鲁击败竞争者尼格尔后,将其头颅砍下,插在长矛上到罗马城中游街示众,还将他的老婆和孩子通通杀死,将他的财产全部没收。塞维鲁的另一个竞争对手阿尔比努斯战败后也遭受了斩首的惩罚。可见,争夺帝位的斗争是多么残酷、血腥。
当“凯撒”有那么清闲吗
假设你冲破血雨腥风,如愿以偿当上君主,的确值得恭喜。但你要做好思想准备,这个职业不是玩过家家,更不是你想象的那般清闲自在。在如此庞大的帝国,几乎每天都有棘手事情发生。你要能够处理国事,要明白自己的重要责任。
一旦当上元首,你就掌握了帝国最高统治权。可是你不解:为什么罗马帝国在公元284年戴克里先以前的最高统治者总是被称作“元首”,而不是“皇帝”。因为,罗马帝国的“元首”和中文语境下的“皇帝”基本是两个概念。虽然身为最高统治者,但罗马帝国前期的元首并不像中国皇帝那样拥有绝对君权。这个职业不提倡从业人员太张扬,毕竟罗马帝国脱胎于罗马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在人们思想深处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大家都不希望有人大张旗鼓凌驾于国家和人民之上。做元首之人若想长治久安,最好低调,低调,再低调。
戴克里先结束了公元3世纪的军阀混战。他废除了虚伪的元首制,直言不讳称自己为“皇帝”。从戴克里先开始,罗马帝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元首”本身不是明确的官职,也没有法律授予的权力,但凡元首通常都兼任执政官、保民官、监察官等好几个职务,让人觉得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是延续下来的罗马共和国政府的代表。实际上,你披着共和政治的外衣,把征兵、集资、宣战、媾和、否决、审判、监督、行政的大权,全都集中在自己手里。
行政运作方法上,你的意图通过元老院发布命令并执行,让人觉得这是集体决断,而不是个人独裁。这意味着,你不能随意发号施令,要善于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运用各种大权,要善于摆布元老院和各层官员,善于平衡各方面利益,让他们去实现你的意志。
实质上,你当元首不仅得到很多权力,还要承担很多义务。你就是帝国,帝国就是你,你比谁都要操心劳神。同时,身为大祭司的你已经成了老百姓的精神支柱和定心丸。帝国时代,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在望着你。只要你年富力强,足以维持全国的和平、稳定、安全,人们就不会有什么忧愁。但当你年老多病、体力不支、离大去之日不远时,人心就会变得混乱。可见一个强有力、负责任的君主对维持国家繁荣稳定昌盛的意义多么重大。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美好明天,你得好好活着,慢慢操心。

退休的戴克里先
1.为人民服务
当上元首后,你最先想到的应该是采取措施保持国家和社会稳定,这意味着稳定人心。罗马帝国人民其实比较容易满足,只要你能保证他们吃上面包、喝上酒,经常能看到“文艺演出”就足够了。“文艺演出”很烧钱,虽然大臣们也会赞助这些活动,但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你很有必要自掏腰包举办赛马、角斗、体育竞技、戏剧演出等多种公共娱乐活动,让老百姓打心眼儿里念你的好,拥护你的英明领导。
“文艺演出”固然重要,对老百姓而言,吃饱喝足才是头等大事。不管你是贤君还是暴君,时刻都要想着民生问题,把解决大多数老百姓吃、穿、用、住等方面的困难落在实处。为做到这一点,只靠公共国库根本不够用,你要继续破费,动用私人钱财。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你应当无理由地给老百姓发钱。奥古斯都曾经给每个公民发了60第纳里乌斯(denarius)银币,他真的爱民如子,大公无私,特别喜欢犒赏人民群众,去世前还给罗马人民留下了总计4000万塞斯退斯的钱财。[11]
2.为贵族服务
除了收买老百姓,你还不能忽视那些达官显贵以及国家工作人员。他们是你的左膀右臂,是稳固帝国统治的基石,绝对伤不起。你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维持贵族队伍的稳定性。贵族的地位是用金钱衡量的,很多元老级与骑士级贵族往往因为家业衰落而变穷了,面临着失去贵族身份的危险。
作为贵族集团核心人物,你必须及时援助他们,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得到你救助的人势必会死心塌地为你工作。奥古斯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为大约80个濒临破产的贵族提供了120万塞斯退斯贫困补助金,维系了这帮败家子的脸面与身份。[12]
3.为军队服务
你还须特别照顾国家机器。例如奥古斯都曾立下遗嘱,要把遗产分发给老百姓和军人,其中给禁卫军士兵每人1000塞斯退斯、城市步兵团每人500塞斯退斯、军团士兵每人300塞斯退斯。军队是元首权力的根本来源,如果不能收买军队获得其支持,这个元首就成了空架子。
4.为工程服务
除去收买人心,你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你须自掏腰包发展国家基本建设。修路、架桥、盖房子、造神庙,各种公共工程的费用都得由你承担。别忘了,你是元首,是国家发展带头人,你不掏钱干这事,还指望着让老百姓集资?这都是有榜样的。[13]罗马元首当政期间要大兴土木,建造或维修公共建筑。罗马城七丘之中最重要的卡庇托林山上的神庙基本都是帝国时期兴建的。
5.为救灾服务
一个个重大项目的竣工会让你得意扬扬、踌躇满志。可是,元首要做的不仅限于促进国家发展,还要给国家创伤缝针抹药。天灾,是你在统治这个国家时难以避免的问题。地震、洪水、火山、瘟疫……吞噬着人民,你绝对不能坐视不管,要动用一切可能动用的力量来救助受灾群众。

意大利罗马卡庇托林山上的古罗马神庙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猛烈喷发,埋葬了意大利南部坎佩尼亚地区的庞贝、赫库兰尼姆和斯塔比亚三座城市。灾难发生后,元首提图斯万分焦虑,一方面给灾区人民写慰问信,另一方面还拿出钱财捐给受灾地区。帝国政府对灾难中的人民予以救援,写下《自然史》的学者大普林尼就是在救援过程中因公殉职的。为重建灾区,提图斯从退休执政官中抽签选拔督察官,下令把在灾难中丧生却又没有继承人的死者的财产用来重建被破坏的城镇。坚强的庞贝人民浴火重生,在政府和元首的关怀下重新站了起来。[14]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个倒霉元首在任期间,罗马城还发生过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火灾,他非常镇定,只说了一句话:“全部损失都算我的!”然后把自己别墅的装饰都拿出来用于修复建筑物和神庙。[15]这哪里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分明是救世主。如果你是元首,在任期间国家发生大灾难,你会这样倾囊相助吗?
6.为治国服务
在国家管理方面,你这个元首并不是象征或摆设,而是事必躬亲。你要管理属于你的行省,你要出席元老院例会,你要旁听法庭审讯,[16]还要针对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如果没有足够精力,这个元首当不成。
除了司法,你还要懂得立法,制定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合理措施。有时候,你应付的事情非常琐碎,恨不得连人们吃喝拉撒睡之类的生活细节都要管。[17]这方面,元首尼禄管理得非常具体。他认为饭馆为了出售食物而把它们都陈列在外面,这样特别不卫生,所以干脆下命令说除了豆类和蔬菜之外,禁止饭馆出售熟食。[18]瞧瞧,罗马帝国的君主着实不好当,一不留神会把心操碎。

庞贝城废墟和远处的维苏威火山
[1]请参见附录二罗马帝国君主世系表。
[2]屋大维是凯撒的甥外孙,出生于公元前63年,公元前44年成为凯撒养子(根据查士丁尼《法学阶梯》解释:某人既可收养他人的儿子,使其处在孙子的地位,也可收养他人的孙子,使其处在儿子的地位)。凯撒遇刺后,公元前43年,屋大维登上政治舞台,与安东尼、李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并在次年的腓利比之战中击败刺杀凯撒的共和派首领布鲁图斯与卡西乌斯。
公元前31年,屋大维在亚克兴战役中击败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消灭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成为罗马共和国后期内战的最终赢家。公元前30年,他被确立为终身保民官;公元前29年获得“英白拉多”,即“统帅”称号;公元前27年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意为“神圣伟大”,被称为“元首”,开创了罗马帝国的元首制,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年以“元首”身份统治罗马帝国。
[3]事例出自古罗马史学家卡西乌斯·狄奥《罗马史》。
[4]事例出自古罗马史学家卡西乌斯·狄奥《罗马史》。
[5]据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记载,提比略亲生父亲为共和国时期的将领尼禄,他应奥古斯都要求,将已经怀孕的妻子利维娅转让给奥古斯都,后来利维娅生下提比略。
[6]塔西佗《编年史》和卡西乌斯·狄奥《罗马史》均提到此事,前者认为是提比略之母利维娅独自暗算了两个年轻人。
[7]事例出自塔西佗《编年史》和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
[8]罗马帝国各行省根据管辖权分为元老院行省和元首行省。前者多为较早纳入版图的地方,如撒丁、西西里等,无须重兵驻守;后者则常与敌境为邻,有重兵驻扎,如美西亚、叙利亚、日耳曼等。
[9]奥古斯都在多年斗争生涯中,凭借必胜信念先后打败了以刺杀凯撒的凶手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为首的共和派,凯撒死敌庞培的残余势力,强势的李必达,可怕的安东尼。直到最后,除了奥古斯都本人外,再也无人能问鼎罗马的最高领导权。
[10]事例出自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
[11]其他元首也不落后。公元16年,提比略以将军日耳曼尼库斯的名义,发给每个罗马人300塞斯退斯铜币。贪财的韦斯巴芗在给人民发钱时并不吝啬,他在罗马的“劳动节”萨图尔那里亚节上向男人赠送礼物,在罗马的“妇女节”,每年3月1日的马特罗那里亚节上向妇女赠送礼物。
尼禄几乎每天都向人民赠送1000只不同种类的鸟、食品、衣服、金子、银子、宝石、珍珠、绘画、奴隶、牲畜、驯服的野兽,甚至还有船只、住房和农田。就连号称暴君的图密善,也曾三次向人民赠款,每人300塞斯退斯。
除了给现金,你也可以用其他间接方式帮助老百姓。最实惠的就是免费配给粮食。粮食都是从罗马帝国的行省远道运来的,如果你不舍得白白送掉,至少也要留意避免粮食价格上涨,保持粮价的稳定。当民众抗议粮价太高时,提比略就规定了一个合理的价格。但是他也不愿意得罪粮食商人,于是他答应粮商,每1摩底的粮食,由他贴补2塞斯退斯。
[12]事例出自卡西乌斯·狄奥《罗马史》。
[13]据塔西佗《编年史》描述:奥古斯都注意到罗马城外面的道路多年来被忽视了,以致人们很难在上面走路。他命令一些元老用自己的钱修整道路,而他自己则负责维修弗拉米尼亚大道。
卡里古拉完成了提比略做到一半的几项公共工程,即奥古斯都神庙和庞培剧院的修建。此外,他还在提布尔附近修筑了一条引水渠,在塞普塔旁修造了一座圆形剧场。他的计划还包括在萨摩斯重建波里克拉特的宫殿,在米利都建造阿波罗神庙,在阿尔卑斯山之巅建立一座城市,以及在亚该亚开凿一条穿过科林斯地峡的运河。
喀劳狄建成的公共工程虽然为数不多,但都是重要的、规模巨大的。比如,喀劳狄完成了卡里古拉开始动工修建但未完成的引水渠,修建了一个长达4.8千米的排水道和奥斯提亚海港。
尼禄开通了一条从阿维尔努斯到奥斯提亚的运河,长达160罗马里(236.4千米),宽度足以容纳五层桨大船对航。
[14]事例出自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
[15]事例出自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
[16]据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记载:元首提比略经常到普通法庭去监督审案。他坐在大法官的审判台边上,以一个旁听者的姿态出现。由于他本人在场撑腰,大法官可以做出公正的判决。喀劳狄在高级长官审理案件时,也经常以普通陪审员的身份坐在法庭上。他不总是刻板地遵照法律条文,在许多案件中,他根据自己对公平和正义的理解来变通法律的宽严。
[17]据卡西乌斯·狄奥《罗马史》记载:奥古斯都连人们搞“丁克”家庭这样的事都管。
在他当政期间,很多贵族为了追求生活的洒脱,不愿意结婚生子。奥古斯都知道这种现象后特别着急,怕国家后继无人。于是,奥古斯都把贵族们集合起来开了个动员会,语重心长、声情并茂地发表了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多生孩子的演讲。不仅如此,他还真抓实干,一方面增加对有子之人的奖励,另一方面对无子之人采取惩罚措施。奥古斯都的做法还是挺人性化的,他给那些不结婚不生子的人一年的思考期限来改变行动,从而使他们免受惩罚。
[18]事例出自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