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霍去病一战封候 二

第112章 霍去病一战封候 二

霍去病本霍仲孺之子,霍仲孺乃平阳人,少为县吏,在平阳侯曹寿家中供差,因与卫后之姊卫少儿私通,遂生霍去病。卫少儿又别嫁陈掌,霍仲孺只好自回平阳原籍,又别娶妇,生有一子名为霍光。彼此音信断绝不相往来。去病自小依母生长,不知生父是何人,等到年壮才向母亲追问,方识其父名字、住址,又未知生死存亡。其时霍去病正为侍中,未及寻访,这次得拜骠骑将军,领兵往击匈奴,路过河东。河东太守闻信远出迎接,身负弩矢在前引导。去病到了平阳馆舍,查知其父尚在,立即遣吏驾车往迎。霍仲孺年老家居,闻信惊喜异常,即同吏人乘车到了馆舍门前。霍仲孺下车入内,早有人报知霍去病,霍去病慌忙跪在地上说道:“去病不知道您是父亲,有失奉养。”霍仲孺愧不敢应,匍匐叩头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父子二人初次相见,各致殷勤。去病因为行军有期,不得久留,小住数日,取出私财为其父大买田宅奴婢,然后辞别而去。及战胜匈奴班师回到平阳,又与仲孺相见,临行携带其弟霍光同往长安。霍光此时年已十余岁,以霍去病之力得为郎官。当日卫氏极盛,一门五候,富贵震动天下。时人为之歌道: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不过妇人得宠全靠姿色,一到中年色衰爱弛。卫皇后生了三女一男,渐渐改变娇容,满头乌发也脱落过半。武帝目为老妪,未免讨厌,另去宠爱了一位王夫人。这王夫人出身赵地色艺动人,上有老母,并无兄弟,家中甚贫,自从入选宫中见幸武帝,也产下一男,取名为闳,武帝渐将卫后宠爱移到王夫人身上。

卫青处此时代,正当持盈戒满。谁知他生性朴实,仍然洋洋如常毫无打算。旁观之人却替他担忧,忍不住上前献计。

此人姓宁名乘,乃齐地人。时当冬月,宁乘衣履不全,常在雪中来往,行人见了各皆失笑。原来宁乘所穿之鞋全然脱底,自上面看时还像鞋样,其实底下乃是双足着地而走。

一日卫青伐胡回京,入宫见帝,武帝赐金千斤。卫青谢赏,出得宫门上车,从人扛着金子在后相随。宁乘急忙赶到卫青车前拦路拜谒,口中说道:“有事奉陈。”卫青急命停车。

宁乘行近车旁对卫青说道:“大将军身食万户,三子封侯,可谓位极人臣一时无两。但物极必反高且益危,大将军亦曾计及否?”卫青被他提醒,便皱眉道:“我平时也曾虑及,君将何以教我?”

宁乘又道:“大将军得此尊荣,并非全靠战功,皆因皇后之故。今王夫人得幸主上,其外家并未富贵,愿将军以所得赐金分半赠与王夫人之母,主上闻之必然心喜。”卫青听了谢道:“幸蒙先生赐教,谨当遵命。”

卫青回到家中,即依宁乘之言,遣人持五百金送与王夫人之母。

王夫人之母既得卫青赠金,自然告知王夫人,王夫人转告武帝。武帝道:“大将军是个粗人,不知道这么做,此必有人教之。”遂召卫青问是何人计策,卫青答道:“宁乘谓王夫人之母尚无封赏,未免缺用,故臣特送五百金给她,余无他意。”武帝道:“宁乘何在?”卫青答称现在府中。武帝立即召见,拜宁乘为东海都尉。宁乘谢恩佩印出都,居然高车驷马莅任去了,片语得官真正容易。

却说匈奴被卫青、霍去病连年攻击,死伤甚多。匈奴伊稚斜单于因此发怒,力谋复仇。过了一年,又分兵两路大举入寇。

却说武帝元狩三年秋,匈奴伊稚斜单于起兵复仇,分为两路,每路各有胡骑数万,攻入右北平、定襄两处,杀掠人民千余人而去。单于得胜回国,料想汉兵必定来攻,遂与赵信计议。

赵信兵败降胡,单于因其在汉年久,熟知中国情形,甚加宠任,封之为自次王,以其姐嫁之,又筑城使之居住。赵信便教单于度过沙漠迁居北方,勿近边塞引诱汉兵深入,乘其疲困击之,必能取胜。单于听从其计,便将人畜悉数移至漠北居住。武帝闻单于移居之计,便召卫青、霍去病等议道:“赵信为单于设计北迁,以为我兵不能远度沙漠。我今大发士卒多备粮食,剿灭匈奴在此一举。”元狩四年春,武帝乃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马兵五万、步兵数十万、公私之马十四万匹,分道前进。武帝见霍去病胆略过于卫青,便选取敢战深入之兵给霍去病,命霍去病兵出代郡,卫青兵出定襄,约期度过沙漠共击匈奴。二将所领人马数目相同,惟霍去病部下却无裨将,遂用李广之子李敢等为大校,以当裨将。李广见武帝大举伐胡,却不命其为将,心中不悦,遂自向武帝请行。武帝道:“将军年纪已老,不可再临战阵。”李广一再固请,武帝沉吟良久方才应允,遂拜李广为前将军,与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俱属于大将军卫青。卫青与霍去病领命,带同将士择定吉期出发。

卫青兵由定襄出塞,于路捕获胡人问明单于所在,自率大军兼程前进。却命李广与赵食其合兵取道东行,约期会合。

李广心想,东行路势弯曲多需时日,且沿途水草甚少,不能供给大队人马,且须分作数队缓缓而行,此明是大将军不欲我立大功,所以使我行此远路,于是对卫青说:“臣所部系前将军,当为先锋击敌。今大将军乃调臣使出东路,不知何意?且臣束发从戎即与匈奴交战,直至今日,臣愿率领所部效死前敌。”卫青闻言不允其请。李广便固辞不愿东行,卫青见李广违令,乃用强制手段命其遵令。李广心中愤怒,也不向卫青告辞,奋然走出,回到自己军营,会合赵食其领兵就道。

说起卫青与李广,平日并无仇怨,此次为何不令其为前部呢?只因临行之际武帝曾密嘱道:“李广年老命蹇。毋使独当单于,恐被单于逃走,不得成擒。”卫青既受武帝密嘱,自己又与公孙敖至好,公孙敖因前次出师误了军期,失去侯爵,现在军中为校尉,卫青意欲提拔他立功复爵,故调开李广,以公孙敖代为前部。李广不知武帝有此言语,只知卫青欲将公孙敖代己立功,因此愤愤不平。卫青打发李广去了,自己便催兵北进,行千余里度过沙漠。

单于探得汉兵来攻,却也惊慌,即忙准备迎敌。赵信献计道:“汉兵度漠远来人马疲乏,我可坐待其至信手擒来。”单于便将辎重送往北方,自率精兵驻扎漠北,远见汉兵到来,列阵以待。卫青防备胡骑驰突,下令用武刚车环绕为营。武刚车乃是一种兵车,车箱四围皆有板壁,上安小窗以备瞭望,旁开箭眼,四围环列刀枪,敌骑不得冲突,弩箭不能贯穿,算是当日行军利器。卫青立定营盘,先遣马队五千前往挑战,匈奴亦遣万骑迎敌。两阵对圆正待交战,此时日已将没大风忽起,吹得尘沙滚滚扑人面目,两军对面不能相见。卫青复遣骑兵数万分为左右翼前进,包围匈奴。两下交战良久,天色已晚,单于见汉兵甚多士马精强,趁着薄暮乘坐六骡,率领劲骑数百突围而去。汉兵不知,仍与胡兵力战至夜,彼此暗中相持,杀伤大略相等。

后来汉军左校捕得胡人,据说单于未昏之时早已逃去。卫青急发轻骑乘夜往追,自率大军继进。此时胡兵也战得筋疲力尽各自散去。卫青意欲追捉单于,率领将士疾驰一夜,马不停蹄直到天明,行有二百余里,竟不见单于踪迹。又前行至赵信城,得匈奴积谷。卫青入城驻军一日,人马皆得饱餐。到得次日,卫青见匈奴并无动静,不敢再行深入,遂传令班师。所余积谷尚多,于是放起一把火来,将赵信城烧个罄尽,然后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