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找到BUG了
- 锦衣大明:从血洗言官到纵横七海
- 一只橘猫压海棠
- 2036字
- 2025-05-11 23:59:42
“过江龙!!!”
听到这名字的一瞬间,费瑞的神情巨变,更是不受控制的惊呼出来。
费瑞的表现,方浩泽看在眼中,不过却并没有太过在意。
不知道是听懂了惊呼,还是感受到了光芒,那满脸虬髯,精神上近乎崩溃的男子突然抬起头,虽然没有说话,但暗淡的眼睛瞬间带上了光芒。
就在这时候,王铮的声音突然传入了船舱之中。
“怎么,这过江龙很了不起么?”
王铮的声音,将费瑄从震惊中唤醒。
“噢噢噢噢,……”
刚想开口,费瑞突然看向了被杨怀润踩在脚下的那颗脑地,费瑞的动作自然逃不过王铮的眼睛,但王铮却毫不在意。
“无妨,就在这里说就好!”
“额……,这水龙军据说是在江北活动的一支水匪,规模近千,算是运河上最强的一支水匪,关键他们和摇黄十三家、叶宗留、邓茂七以及双屿岛(舟山群岛)、南澳岛(闽粤交界)的贼人都有联系。”
这一下,方浩泽终于皱起了眉头,因为后面的几个名字,他都听说过。
摇黄十三家活跃于川北至江南一带的流寇武装,劫掠豪富,穿州过县入若无人之境。
叶宗留、邓茂七则是和倭寇勾结的走私集团,不仅走私还贩卖私盐,实力强横,号称赣北一霸。
至于双屿岛,南澳岛,则是陈祖义覆灭之后,如今海上最强的两支海盗,虽然不如巅峰时期的陈祖义,但据说已经有昔日陈祖义六成的规模。
等费瑞的声音落下,方浩泽也凑到了王铮的耳畔,向王铮介绍了这几支势力不弱的贼人。
听完方浩泽的解释,王铮恍然,怪不得这水匪如此的嚣张。
一支几百人的水匪确实不值一提,但是和他相关联的却都是让各地官府都不敢招惹的强人,怪不得连北镇抚司的缇骑都不在乎。
就在这时候,那用船东隐藏身份的水贼,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脸上的恐惧被傲然取代。
“我就说……“
吐出三个字之后,水匪本能的环视周围,发现这一次非但没有人动手,甚至连劝阻自己的人都没有了之后,气焰一下子变得嚣张起来。
“怎么样,我说过的,你们绝对过不了江,现在,把爷爷放了,把银子交出来,好吃好喝的供着,再找上两个娘们,爷爷若是高兴了,跟大当家美言两句,说不定能……”
“嘭!”
一声闷哼之后水贼男子已经痛苦的躺在了船舱上,脑袋则被王铮死死的踩在了脚下。
让他开口是王铮故意的。
因为王铮想试试这家伙嘴里能不能再说出点有价值的东西,然而事实证明,这家伙的肚子里的东西已经真的被掏空了。
没有任何犹豫,穿着靴子的右脚一下子踢了过去。
一声低沉的闷哼之后,水匪倒在了船板上,在下一刻,那脑地已经被王铮狠狠的踩在脚下,皮肉和船板交接之处甚至在咯吱作响。
“不过是一群上不得台面的窝囊废而已,还一口一个过不了江,知道这是哪么,这里是杭州,外面就是西湖!”
说罢,王铮把这水匪交给了杨怀润,带着方浩泽、费瑞离开了船舱。
“方先生,改一下计划,这贼人先留着。”
“留着?”
方浩泽明显一愣。
“若是我没记错,这家伙是那支水匪的三当家。”
“没错!”
“那就先留下他一命!”
“?”
“这支水匪既然和几支强人,尤其是海盗有关联,留着以后或许能派得上用场,即便在南方用不上,回京之后也一定能用得上。”
方浩泽神情平淡,但费瑞却是眉头一紧。
“少爷放心,我会提醒李伯和小武、老杨他们,保证既不会被发现,也不会让他逃走的。”
王铮说的隐晦,但是方浩泽却清晰的领悟了王铮的意思,什么叫尤其是海盗,什么叫回京能派上用场。
在大明,勾结倭寇和谋逆几乎是一个级别的,灭三族都是基本操作,诛九族也不稀罕。
回到京师,让他咬谁,谁就得死,连个打商量的余地都不存在。
某种意义上说,王铮现在拿着这水匪返回京师交差都可以,只不过如此的简单粗暴,显然不符合汪直的要求。
不过对于费瑞的反应,王铮也已经有了预计,甚至对于费瑞会有这样恐惧反应的原因,王铮也猜到了大半。
铅山位于江西的东北,叶宗留、邓茂七的主要活动地区也是这里,一旦被发现问题,费氏是真的有可能被贼人灭族的,费瑞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
只不过,明知道有人要暗算自己,王铮怎么可能不做防备,要不然他们怎么可能安安全全的来到杭州,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句教导,王铮可从来没有忘记。
“六叔放宽心,收拾掉这几个水匪的时候,我们把船的装束、颜色改造了一遍,任谁去看也不会将改造后的船和之前联系起来。”
看费瑞一副惊讶的样子,王铮笑着说道。
“若非如此,六叔不会真的以为,我们几个有本事拿下几百个不要命的水匪吧。”
明白了怎么回事之后,三人相视一笑。
“不过,六叔,你也听到了,我现在不准直接干掉他了,所以还需要六叔帮忙,弄一辆完全封闭的大车……”
两天之后,水匪被李言望的麻药放倒,然后被顺利的转移到了一辆一人多高,只有两扇很小的窗户的马车之中。
当日,被一起移动到马车内的,还有那一具已经有三分之一被杨怀润剔成骷髅的尸骸,当然还有诏狱行刑者传承人的杨怀润。
安安心心剔骨的机会可不多见,所以,杨怀润的想法很简单,等回到京师的时候,一定要得到一副完美的骨骼。
四月二十六,费瑞、王铮一行抵达了铅山。
由于费瑞早就送信回来,要求费氏调拨货源,联系渠道,等他们到达的时候,一支满载货物的商队已经准备就绪。
几乎没有任何停顿,抵达铅山的第二天,商队就正式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