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馆中的文学家

为综合考察文馆中的文学家,笔者依据周祖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陈尚君《唐诗人占籍考》,及拙著《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之附录“唐代文馆文士任职及出身简表”,制作了“文馆文学家数据库”。据笔者所考,在文馆中任职的文人多达2500余人次。[36]但这些文人并非都属文学家。这里所说的文学家,主要参考唐五代文学家大辞典的说法,“按照中国传统对文学家之理解收录作家,如孔颖达、李善、刘知几、李肇等均在收录之列”,“凡有作品存世者,基本上均予收录”[37]。本书即取此义。

数据库所列统计项,包括文士姓名、任职馆名、任职职位、任职时间、科第出身、籍贯(郡望)、今地名、所属道、生卒年、作家类型、主要著作、出处等。科第出身主要依据徐松《登科记考》和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出身未详,系指《登科记考》和《补正》所未考见者。地理出身方面,主要依据《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的取舍原则[38],以及陈尚君处理望贯互存的五条标准[39]

依据所制作的“文馆文学家数据库”,对文馆中的文学家可获得一个整体性认识,并可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