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未散去,苏锦绣已经站在了上海证券交易所门前。九月的阳光斜斜地打在花岗岩外墙上,将“上海证券交易所“几个鎏金大字映得闪闪发亮。她下意识摸了摸校服口袋里那个牛皮纸信封,指尖传来纸张特有的粗糙触感。
交易所门口早已人声鼎沸。穿的确良衬衫的中年男人不停擦着汗,手里攥着皱巴巴的钞票;烫着大波浪的女人挎着仿皮包,高跟鞋不停敲打着水泥地面;几个戴金链子的壮汉围在一起吞云吐雾,烟味混着发胶的刺鼻气味在空气中弥漫。
“让一让!让一让!“
一个穿着褪色蓝工装的老伯推着自行车挤过人群,车后座上绑着个沉甸甸的麻袋。苏锦绣侧身让路时,听见麻袋里传来硬币碰撞的清脆声响。
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今日行情:
【92年第一批认购证 3000元/套】
“疯了吧?半年工资买张纸片?“旁边穿回力鞋的小伙子直咂舌。
“你懂什么?深圳王老板靠这个买了小轿车!“大腹便便的商人反驳道,他腕上的金表在阳光下晃得人眼花。
苏锦绣静静站在人群边缘。她记得很清楚,第一批认购证就像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最后接盘的人会血本无归。真正的机遇在第二批,那个现在还没人注意的30元“废纸“。
“小姑娘,一个人啊?“
沙哑的嗓音带着浓重的烟味飘来。苏锦绣转头,看见一个穿皮夹克的中年男人正眯着眼打量她。他嘴角的金牙在说话时闪闪发亮,左手小指留着长长的指甲。
“要不要跟叔叔合作?“他凑得更近了,苏锦绣闻到他身上混杂着烟草和头油的气味,“我出三千,你出认购证,赚了对半分。“
前世记忆如潮水涌来——同样的套路,表哥就是被这样的“合伙人“骗得血本无归。她后退半步,后背抵上了冰冷的石柱。
“不用了,谢谢。“她尽量让声音不发抖。
金牙男脸色一沉:“别不识抬举!“他突然伸手要抓她胳膊,“咱们去那边详谈......“
“她说了,不用。“
清冷的男声像一柄利剑劈开浑浊的空气。苏锦绣抬头,看见周振国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阳光从他肩膀斜照下来,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
金牙男的手僵在半空:“你、你谁啊?“
周振国没说话,只是从公文包里取出工作证晃了晃。烫金的校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晦气!“金牙男啐了一口,转身钻进人群。
“周老师,您怎么......“
“来查资料。“周振国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她手中的信封,“你家人让你来买认购证?“
苏锦绣心跳漏了半拍。她注意到周振国左手无名指有一道细长的疤痕,那是前世他在实验室事故中留下的。现在这道伤痕还很新,泛着淡淡的粉色。
“就...随便看看。“她攥紧信封,纸张发出轻微的脆响。
周振国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点点头:“早点回学校,这里不安全。“他转身时,苏锦绣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墨水味,混着一丝实验室特有的金属气息。
三天后的清晨,苏锦绣被收音机里的早新闻惊醒:
“第二批股票认购证将于今日发售,每张售价30元......“
她赤脚跳下床,铁皮饼干盒里的硬币哗啦啦洒了一地。五块、十块的纸币被橡皮筋捆得整整齐齐,最下面压着过年时姥姥给的红包——崭新的五十元大钞还带着油墨香。
“527块......“她咬着嘴唇计算,“能买17张。“
窗外的梧桐树上,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苏锦绣抓起书包冲出门时,母亲在厨房喊:“不吃早饭了?“
“来不及了!“她的声音已经飘到了弄堂口。
证券交易所门口的人潮比前几天更加汹涌。苏锦绣挤在队伍里,闻着前后左右传来的汗臭、烟味和廉价香水的气息。有个胖女人不停用菜篮子推她的后背,前面穿中山装的老伯每隔五分钟就要清点一次裤腰带里缝着的钞票。
“让让!让让!“
几个戴红袖章的工作人员费力地维持秩序。突然,前方传来尖叫:
“卖完了!第二批认购证卖完了!“
人群瞬间炸锅。穿皮夹克的黄牛党跳上石阶大喊:“我这儿还有货!五百一张!“穿制服的保安抡起警棍驱散人群,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被推倒在地,镜片碎了一地。
苏锦绣死死攥着那叠钞票,纸张边缘已经变得潮湿柔软。就在这时,她看见侧门有个工作人员正在收摊。
“请问......“
工作人员头也不抬:“最后五十张,要几张?“
玻璃窗后的时钟指向十一点三十分,分针颤抖着向前爬行。苏锦绣从铁栅栏缝隙塞进钞票:“17张。“
一个月后的周六清晨,苏锦绣锁上房门,把铁皮盒里的认购证一张张铺在床上。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纸面上投下细密的光斑。
证券交易所门口,她遇到了上次那个金牙男。
“小姑娘,还认得我不?“他咧着嘴笑,“现在后悔了吧?第一批赚翻啦!“
苏锦绣静静地看着他:“您买第二批了吗?“
金牙男表情一僵:“那种废纸......“
“现在值三千一张。“她轻声道,看见对方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
当天下午,她的17张认购证变成了51000元现金。银行柜员数钱时,崭新的纸币发出清脆的哗啦声。走出银行时,她看见玻璃门上贴着的海报——深圳特区土地拍卖公告。
纺织厂的会议室里,争吵声透过厚重的木门传出。
“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德方代表汉斯用带着口音的中文吼道,“这是最先进的设备!“
苏锦绣透过门缝看见父亲攥着检测报告的手指关节发白。汉斯的公文包敞开着,露出一叠德文文件。最上面那张的红色印章格外醒目——“Fehlerbericht“。
当晚,台灯昏黄的光晕下,苏锦绣翻着德语词典逐字翻译。汗水顺着鬓角滑落,在纸上洇出深色的痕迹。当终于译完最后一行时,窗外已经泛起鱼肚白。
她凝视着纸上那句“不建议用于高精度提花织物“,突然听见父亲起床的动静。匆忙中,钢笔从桌面滚落,在水泥地上留下一道蓝色的弧线。
第二天清晨,苏锦绣站在纺织厂门口。晨雾中,父亲和工友们推着自行车陆续到来。她摸了摸书包里那份翻译文件,纸张因为反复折叠已经变得柔软。
“锦绣?你怎么在这?“父亲惊讶地问,工装裤上还沾着机油。
苏锦绣深吸一口气:“爸,关于德国设备,我......“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桑塔纳缓缓驶来。车窗降下,露出汉斯阴沉的脸:“苏工,签约仪式提前到八点了。“
父亲匆忙拍了拍她肩膀:“有事晚上说。“他快步离去的背影在雾气中渐渐模糊。
苏锦绣站在原地,摸到口袋里周振国昨天给她的电话号码。冰凉的金属号码牌边缘有些硌手,她突然做出了决定——转身朝厂区后门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