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名身形魁梧、面蒙黑巾的壮汉大步走入洞中。其中一人随手扯下蒙面巾,三人随即爆发激烈争吵。一个包袱不慎落地,顿时银锭珠宝散落一地。

沈寒秋瞳孔骤缩,立刻明白这三人绝非善类,多半是江洋大盗,这些财物必是赃物。

眼见满地金银,其中两人交换眼色,突然拔刀相向。

“噗“的一声,第三人应声倒地,血溅当场。

“柳三,贪心不足蛇吞象,怨不得我们。“为首汉子冷笑着拾起包袱。

“大哥,少个人分账岂不更好?“另一人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二人正欲将赃物藏匿,其中一人突然鼻翼微动,厉声喝道:“谁在那里?“

锐利的目光最终锁定角落。

“被发现了...“

沈寒秋心知无处可藏,索性坦然走出,背起药篓镇定道:“在下只是进山采药的,与二位素不相识。今日所见,权当从未发生,如何?“

两名盗匪对视一眼,握紧钢刀狞笑道:“小子,要怪就怪你命不好,既撞见我们藏身之处,又看清了我们的脸。“

“且慢!我并非独自进山,同伴正在四处寻我。若我出事,你们也难逃干系。“沈寒秋边说边退。

“既然如此,此地不宜久留。宰了你,我们即刻下山!“

寒光闪烁的钢刀步步紧逼,沈寒秋已被逼至洞壁,退无可退。

“机会只有一次...“

“必须一击毙命!“

沈寒秋心如明镜。以他尚未长成的身躯,纵有《九转淬体诀》第一层的微末气血,也难敌这两个悍匪。换作其他弟子,必死无疑。

但他还有最后倚仗——已达大成的流云掌!

这门掌法取行云流水之意,讲究连绵不绝,若能先解决一人,或许还有胜算。

沈寒秋身形微沉,如蛰伏的猛兽般蓄势待发。

两个匪徒显然没把这少年放在眼里。其中一人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来,钢刀高举。

就在这电光火石间,沈寒秋眼中精光暴闪!

“就是现在!“

他双足发力,身形如流云般飘忽而出,掌风呼啸间竟带起虎啸之声。那匪徒只觉眼前一花,仿佛面对的不是少年,而是一头择人而噬的猛虎。

“砰!“

沈寒秋将匪徒扑倒在地,抄起洞中石块狠狠砸下。三五下后,那匪徒已气绝身亡。

“二弟!“

另一匪徒目眦欲裂,钢刀破空劈来。沈寒秋就地翻滚避开,旋即又如流云般飘然而起,再度扑向敌人。

这一扑,又将剩余匪徒按倒在地...

沈寒秋如法炮制,抄起石块狠狠砸向第二名匪徒。沉闷的撞击声中,匪徒头颅碎裂,当场毙命。

“流云掌圆满,悟性+2“

一行小字在眼前浮现。

“流云掌圆满了?“

沈寒秋精神一振。自领悟云水真意后,这门掌法进境神速,不想今日生死相搏,竟直接臻至圆满。只是此刻他筋疲力尽,连查看属性面板的力气都没有了。

“呼......“

他瘫坐在地,大口喘息。方才那两记杀招,已耗尽全部体力。回想战斗经过,那两个匪徒虽体格健壮却不通武艺,否则以他初入武道的身手,未必能取胜。

若再多练些时日,气血更盛,这等匪类便不足为惧。

稍事休息后,沈寒秋开始清点战利品。包裹中金银珠宝约值五百两,又从尸体上搜出三百两银票,合计八百余两。

这笔财富意味着什么?

在青岚城,一座两进院落不过四五十两。这笔横财,足以让他数年衣食无忧。

“需尽快与同门汇合,这些财物绝不能随身携带。“

沈寒秋谨慎地将三具尸体拖至谷中掩埋,又仔细清理山洞,确保不留血腥。采摘的药材经简单炮制后暂存洞中,背篓里只留少许应付检查。

临行前,他在沿途留下隐秘记号,确保日后能再寻至此地。

正午时分,沈寒秋终于与百草阁众人汇合。

“沈师弟,今日收获如何?“一名弟子得意洋洋地展示着满篓药材。

沈寒秋故作沮丧:“运气不佳,只采到这些。我再去碰碰运气。“

实则有了那笔横财,百草阁的赏银已不值一提。这番作态,不过掩人耳目。

日暮时分,采药队伍集结返程。不幸的是,一名弟子坠崖身亡,三人误中捕兽夹受伤。其中名为“赵明“的弟子因采药最多,获赏五两白银,惹得众人艳羡不已。

但对沈寒秋而言,这次进山真正的收获,早已藏在那个隐秘的山洞之中......

月色如水,洒落在百草阁僻静的院落中。

沈寒秋凝视着眼前的属性面板,流云掌已然圆满,悟性数值竟直接增加了两点。

“悟性增加了两点?“

“之前基本掌法圆满只加了一点...“

“莫非武技品级越高,增加的悟性越多?“

沈寒秋若有所思。难度越高的武学圆满后,带来的悟性提升确实应该更大。

闭目凝神间,他感觉思维愈发清晰。往日晦涩难懂的《九转淬体诀》要诀,此刻竟豁然开朗。

这门功法实则是通过特定频率的震荡,刺激肉身产生更多气血。而气血增长又需充足营养支撑,二者相辅相成。

属性面板清晰显示:

**宿主:沈寒秋**

**悟性:100(中人之资)**

**基础刀术:小成**

**基础剑术:小成**

**基础棍术:小成**

**流云掌:圆满**

**九转淬体诀:第一层**

悟性突破100大关,评价也从“资质平庸“提升为“中人之资“。这种蜕变立竿见影,让沈寒秋对功法理解更上层楼。

虽然不能直接壮大气血,却能更精准地调控气血运行,长远来看裨益无穷。

“中人之资已有如此效果,若再进一步...“

沈寒秋又演练起基础刀术等武技,在提升后的悟性加持下,进展神速。相信不久后这三门武技也能圆满,届时悟性又能提升。

收功后,他复盘日间与匪徒的交手。那两个壮汉不过寻常人,都险些要了他的命。

“需要件趁手的兵器。“

“佩刀佩剑太过招摇,匕首正合适。“

以圆满境界的流云掌配合匕首,足以应对一般危险。

接下来的日子,沈寒秋依旧按部就班地劳作。但守着山洞里的巨款却无法动用,实在煎熬。

“必须改变现状...“

作为杂役弟子,他只有三条出路:

一是入护卫队,此路已断;

二是做普通学徒,终日奔波却无前途;

三则是成为药师学徒。

药师虽不能行医问诊,却专精药材炮制,地位仅次于医师。若能成为药师学徒,不仅工钱丰厚,还能获得更多自由时间。

沈寒秋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定要成为药师学徒!

只是这条路并不好走。需得熟记各类药材的名目、年份、功效,不仅要下苦功,更需头脑灵光。记性差些的,根本记不住这许多药材。

“看来山洞里的银钱暂时取不得了,先专心争取成为药师学徒再说。“

沈寒秋长舒一口气。先前总惦记着取用银两,如今既知短期内无望,反倒心安了许多。

自此之后,沈寒秋白日里跟着孟先生苦读识字,夜里抱着药材典籍死记硬背。虽不费体力,却耗神劳心。记性不佳时,读书认字当真是一种折磨。

所幸十余日过去,他的三门基础武技相继圆满。

“三门基础武技圆满,悟性又增三点。“

属性面板上,悟性数值已从101升至104。这提升的不单是武学悟性,连读书认药、记忆背诵都轻松不少。

可惜常见的基础武技都已练尽。虽说天下兵器有十八般,但如鞭、枪、锤等冷门兵器,并无“基础武技“可练,只有各家秘传的独门功法。以他杂役弟子的身份,根本无缘得见。

这更坚定了他要成为药师学徒的决心。

光阴荏苒,三月转瞬即逝。

“总算都记熟了。“

“孟先生说常用字我已认全。“

“药材也记了数百种,该够资格了。“

沈寒秋决定今日就去申请考核。这三个月来,没有新武技可练,悟性停滞在104点。《九转淬体诀》因缺了药膳进补,进展缓慢得令人心焦。

清晨集合时,沈寒秋越众而出,向李管事拱手道:“弟子想申请考核药师学徒,请管事准许。“

“唰“的一声,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脸上尽是惊诧之色。

在众多学徒中,沈寒秋向来不太引人注目。许多同门甚至叫不出他的全名。此刻见他竟要考核药师学徒,无不露出诧异之色。

细细算来,他们入百草阁不过六月有余。这么短的时间,大多数人连常用字都认不全,更不用说成为药师学徒了。要知道,药师学徒至少需熟记八百余种药材的称谓、作用、生长环境等,这些都要从典籍中学来。不识字,如何学习?

赵管事也皱起眉头,半信半疑地问道:“你当真要考核药师学徒?“

“当真。“

“有几分把握?“

沈寒秋略作思索,谨慎答道:“约莫七成把握。“

赵管事眼中闪过一丝讶色。七成把握,已经相当稳妥。这少年入阁才六月,竟有如此能耐,堪称奇才!假以时日,必成药师,甚至有望成为坐堂医师。

在百草阁,医师地位超然,连护卫队教头都要礼让三分。

想到这里,赵管事神色一正:“准了。“略作停顿,又补充道:“你一个杂役弟子独自前去多有不便,我亲自引你去吧。“

这分明是在示好。

“多谢赵管事。“

沈寒秋抱拳致谢,随赵管事离开校场。

他们一走,众学徒顿时议论纷纷。

“真要去考药师学徒?“

“平日见他总捧着药典研读,还以为是装模作样...“

“我字都认不全,他竟能记下这么多药材?“

“孟先生常给他单独授课...“

“武道不成,文道却这般了得。一旦成了药师学徒,月例翻倍,地位也不同了...“

“我也得加把劲...“

众人七嘴八舌,有艳羡,有钦佩,更多是受到激励。有沈寒秋这个先例在前,想必会有更多学徒发奋用功。

沈寒秋无心理会众人心思,跟着赵管事来到百草阁的药仓。这里是处理药材的重地,数位药师正指点学徒们晾晒、炮制药材。

“孙老。“

赵管事向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行礼。

孙老抬眼看了看:“赵管事何事?“

“这位杂役弟子入阁六月,特来申请药师学徒考核,劳烦孙老了。“

“哦?“

孙老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六月前还不识字吧?叫什么名字?“

“沈寒秋。“

“名字倒是雅致。识得多少种药材了?“

“七百二十种。“

“《本草纲目》载药五千余种,你能记下七百多种,确实够格。不过,老夫得考校一番。“

孙老领着沈寒秋来到侧院药仓,指着几味药材问道:“说说这些都是什么?有何效用?“

沈寒秋对答如流:

“黄芪,味甘性微温,主补气升阳...“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草果,性温味辛,治脘腹冷痛...“

他将典籍所载如数家珍地道来。

孙老频频颔首,接连考校了近两个时辰。沈寒秋辨出六十余种药材,仅五六味因尚未学到而认不出。看孙老神色,显然相当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