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听着,只觉得莫名其妙。
可一抬头,又看见了那把桃木剑。
搞什么……
他皱了皱眉,径自往前走去。
“衙内!”
宋用臣拦不住,看着王方走到花坛前,那团火光前。
他心立刻揪了起来,其他人也瞪着眼睛看着,生怕窜出一个什么东西来,或许把王方给一口吞了也说不定。
只见王方蹲下身子,从花池里抓起一捧土,扑在那团鬼火上。又接连两三捧,总算扑灭了。
火灭之后,王方把拉着花草,果然里面有一些发光的粉末。
“果然……”
王方不用怀疑,他断定,刚才所谓的鬼火,就是这些白磷粉燃烧起来的。
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同志都知道,磷的燃点很低,大约40度左右。暴露在空气中,自身散发能量,达到熔点后,就会产生自燃。
人或动物的尸身,在腐烂之后会产生磷化氢等气体,自燃之后就会发出幽蓝色的火焰,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鬼火。坟地,陵园里,是鬼火经常产生的地方。
所以对于某些信之则有,不信则无的东西,不信者不以为然,信者则更加相信了。
且说王衙内三两下就解决了差点儿把众人吓死的恶鬼,引得众人都对他倾佩有加。
“衙内好生厉害,竟连抓鬼也会得!”
王方摇头笑道:“不是什么鬼,不知谁将白磷粉洒在那里了,如今天热,空气温度高,它到了燃点,就着起来了,没什么问题。快找两个人,用沙土把那地方,仔细掩埋起来。要是把宫殿烧了,那就不得了了。”
众人听得云里雾里,不懂什么叫燃点,但还是照办,把那块花池子,给用土结结实实盖了一层。
但在大家心里,还是闹鬼,他们更容易理解一些。
一想到今后不知什么时候,这鬼又会跑出来吓唬人,大家心里又害怕起来。
王方不以为意,正好也困了,便睡觉去了。
——
次日,已经日上三竿,早饭的点都过了,王方还在蒙头大睡。
“呼~”
“呼~”
“噗~”
屋子外面两个太监看门,被太阳晒得昏昏欲睡。
刚打了个呵欠,便看见一个方脸,穿着紫色官服的中年官员走过来。胳膊里还夹着一个布包,里面大概是书。
太监们知道必定是司马光,赶紧欠身行礼。
司马光面无表情。
“你们衙内呢?”
“还、还没睡醒……”
“胡闹。”
司马光板着脸道。
“一日之计在于晨,日上三竿还不起床,成何体统!”
本来赵顼突然来这一套就让司马光直犯恶心,见王方如此懒惰,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真不知道怎么教育的孩子……”
司马光想,要是王方是他的儿子,绝对不会教育成现在这个样子。也就是他没孩子,要是有,肯定比他王安石教育的好!
“把他叫起来去!算了,我自己去吧。”
司马光耷拉着脸,径自走进去。
两个太监面面相觑,抿了抿嘴,不敢说话。
——
屋子里,好大一张床,被子都踢掉地上,咱们的小王衙内尚且撅着屁股呼呼大睡,沉浸在美梦中。
也不知梦见什么了,还嘿嘿笑了两声。
司马光见状,更加来气,将布包放在桌上,拿出里面好长的一条戒尺,走到床前,照着王方的屁股就来了一下。
啪!
“哎呦!疼死我了!”
王方惊醒,吓得冷汗都出来了,正待骂人,一看是司马光,却不得不陪笑着。
“大伯,你来啦。”
“官家既叫我当你的老师,你我便当以师生相称。今后你还是叫我先生吧,我是当不起你这个大伯的。”
看着王方急急忙忙穿衣服,掉了腰带,缺了袜子,司马光又忍不住唠叨。
“瞧你这急急忙忙的,哪有一点读书人家的样子。我们世宦人家,举止气派最为要紧,穿衣,吃饭,都是要人伺候的。便是身旁一时无人,也该从容有度,似你这般猴急,跟那些市井小民何异?在那世子王侯堆里,他们就要笑话你,更有刻薄的,还要说你沐猴而冠,不配与他们为伍……”
“哎呦!”
王方正抻着腿穿袜子,不想袜子太长太紧,扯的太厉害,竟一不留神,从手中飞出去了。
正好掉在司马光脸上。
真是太不小心了。
王方想,下次就该扔你嘴里。
老东西,你在教我做事啊。
感谢你生了个好时代吧,稍微晚个一千年,你这种的就得拉出去游街示众哦。
害装你士大夫的款儿呢。
心里这样想着,王方还是陪笑着,把臭袜子轻轻捏起。
底下是司马光那张比苦瓜还要难看的脸。
司马先生快要气死了。
他可是君子!君子!
君子岂能遭受如此奇耻大辱!
“先生……刚才一不小心,您别见怪,别见怪哈。”
王方眯着眼睛,嘿嘿笑着。满脸欠揍。
司马光脸色铁青。
“没规矩……”
王方穿好衣服,笑道。
“先生,您吃饭没有?喝点儿茶吧?有点心您吃不吃?”
“别说这些废话了,还是说正事吧。官家虽然要我教你读书,可我也不是成天都有空闲在这里盯着你,更多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司马光说着,口气忽然温和了一些。
“不过你我既然有这么一场师徒的缘分,我自然要好好教你。我是要把你往状元上培养的,就看你有没有那个心了。”
王方笑道:“先生的才学怕是比我父亲还要高几分,能跟着先生学,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司马光的脸上终于有了些笑意。
“既然如此,我且问你,经史子集,你都读过什么?”
王方诚实地摇了摇头。
司马光瞪大眼睛。
“一本也没读过?!”
“额……听过算不算?”
司马光哭笑不得。
“那你是怎么识字的?”
王方想说他是穿越来的,字都是穿越前认识的,但司马光肯定是听不懂的,只好说道。
“字是认得,书却没正儿八经地读过。”
“这么说来,也是读过的。”
司马光将布包打开,里面是几本已经泛黄的书籍,少说也得几十年了。都是《尚书》《礼记》之类的儒家基础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