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双龙流涎 厉王“专利”

第2回双龙流涎厉王“专利”

都是月亮惹的祸,两龙舞练空中争竞,似在交织缠绵,又似在交流语言......

两神龙舞在空中意浓,忽见人间有一奢华宫殿,就想过去一玩。

男龙说道:龙妹妹,我们去那玩去可好?那宫殿似不下我龙宫。

女龙说道:不知里面有没有人,我怕惊了他们。

男龙说道:如何会惊了他们?

女龙说道:我在湖底常见岸上人与我们长的不一样,他们不似我们水桶腰长。我们又修炼不够,变不得人,此去恐怕不妥吧!

男龙说道:我没有见过人,这人如何不似我们水桶腰长?难道比我们......龙妹妹你说说,这人如何与我们不一样?

女龙说道:这人不好看,小嘴小眼小鼻子还小脸,小脚小爪子小腿还小身子,就会岸上奔跑,上天入地及变化就犯样了。

男龙说道:如此说来,我就更应该要看他们了,也不枉我湖上一游。想我在湖底洞天,却不知外面的世界,真是白在世上一回了。我们走,去看看,这些小人小样是如何筑造成这样大的漂亮楼房。

女龙说道:不妥。我们会吓着这些胆小的人得,甭看这些人整天会吆五喝六的。

“我们既然至湖上一玩已经触犯龙规,回去天生受责罚了。我们既然已经出来,为了不辜负此行,为了一次看个够,死了也愿意。既然如此,何是错过?你不去,我去。”男龙说完,一曲身,一冲而去。

女龙还想劝止不及,见男龙去,也就一闪是一溜烟而随追去。

两神龙一个曲身盘旋,一冲一腾地便飞了过去,先后入了宫廷。

这个宫殿却是夏朝夏帝桀的宫廷,奢侈无比。

原来这两条神龙沉湖底很久,一直不得至湖上面玩过,也是老龙管束的紧,不知道湖外风光和人间人情世故,一直羡煞湖上面。这日老龙赴蟠桃盛会,给了它们机会,背着管事的,就偷偷出来,一图快活。见人间青山绿水着迷,见那飞檐翘瓦美丽,认为是好去处就过来了,不想却着了人家宫殿里。它们本也不想扰惊人,谁知道这琉璃瓦檐下却呆着许多人。既然进来了,就坦荡荡吧!它们不知道自己是异类还蛇般身长却丑陋,尤其它们的鳄鱼嘴更是让人害怕。

两条神龙突然降临在夏帝的宫廷中,吓得夏帝的臣子和宫女跌倒四散,正临朝的夏帝慌坐在龙榻上不能移步。

男神龙先入殿,见这些人是不好看,又矮又小,手张“不开”,脚步跨不大,还不会蹦高,只会跑也跑不远,看他们吃劲死了,却是不及己族龙们身大力不亏得如鱼得水地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就笑对来的龙女说道:你看看这些丑八怪,一个小小殿门还跑半天才能出去。真是好笑,我又不伤他们,他们却象鬼样见我。

女神龙就说道:他们人小,哪及我们?我们不属一类,我们见他们丑陋,他们说不定说我们狰狞厉鬼的。好了,你别惊了人家。看他们抱头鼠窜得,甚是可怜。

男神龙见确是惊扰了夏帝的臣子,就在殿中心是流着唾液而开口讲起人话,可能是其鳄鱼的嘴太大而关不住口水吧,其说道:你们莫要慌张,我们没有害你们之意。我们只是觉得这里好玩好看,看看就是了。

夏帝见这龙会人话,就问道:你们会说人话?

女神龙说道:我们天天看着你们人在说话,一天学一点,不断揣摩,就自然会说人话了,还知道你们人在说什么,意思是什么。

夏帝想想也是,就又问道:你们是何处来的神君?

女神龙就查巴着大嘴,是口水直流的说道:哦!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

夏帝一听,心里话:你们又在胡扯什么了。你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那褒国的两个先君就长得像你们这样?怎么可能。

女神龙说完,见夏帝在思想而不知在想什么,也就不想同人说话,也没有走的意思,却是在宫殿里东张西望地窜来窜去,一会盘旋柱上,一会抓空游戏......好像是在看此宫殿究竟比它龙宫有多奢华美,又好像这里是它们的家一般自由自在,全然无视人的存在。

两神龙无视人的存在,可就把这些人吓坏了,想赶它们走不能,又都吓得齐退出殿外。

夏帝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急问:众卿,谁有法子驱这两条妖龙出殿?难道就看着它们在寡人的殿里肆意妄为了吗?

众臣子不语,也是没有办法。

夏帝再次问道:诸卿,倒是想个法子?看看究竟是杀它们,还是赶走它们为好。

臣子里站出一人说道:陛下,还是传太史来吧!看究竟是杀它们,还是赶走它们。

夏帝说道:准。

侍夏帝的宦官忙传话下去,派人请来太史占卜先生。

占卜先生忙用蓍草占卜后说道:陛下,杀.赶两神龙,结果都不吉利,搞不好还惹出乱子。

夏帝问道:怎么讲?

占卜先生说道:只怕激怒二龙,杀.赶不成,反被它伤。

夏帝就来火的说道:难道就由它们这样秽乱寡人的宫殿不成?

占卜先生又忙说道:陛下,待属下再问卜几次看看。

夏帝说道:准。快点占卜!

“喏。”占卜先生急忙应着,慌张卜筮。

夏帝与诸臣看着占卜先生嘴咕噜着在向上天祷告,又几次掷之问卜地举动。

占卜先生忙完活禀报说道:陛下,卜象显示:把它们的唾液藏起来才能吉祥。

夏帝说道:那就快摆出币帛祭物.书写简策,向二龙祈祷,让它们快点离去。

夏帝的宦官忙传话,令侍从摆出币帛祭物.书写简策来。

占卜先生通神语,就来向二龙祈祷咕说。

两神龙正无视人情......,却被人打扰。倒不是听得懂那占卜人的神话,而是羞愧离去。

夏帝不见了二龙之后,就问道:哎哟,这两个孽障,竟然在朕殿内泄了一地腥臭涎液,赶紧打扫这污秽,扭干净了。

太史说道:不可,留着有用,收藏起来。

夏帝就说道:爱卿,何是要收藏龙精的唾液?这龙精的唾液有何好处?它可是污秽之物。

太史就说道:这仙龙降临,应是好事。其唾液应是龙之精气宝贝,世间罕有。收藏起来,一定能给陛下您带来福气什么。

夏帝就命人用金盘子收集龙留地上的唾液,拿红木匣子存装,封藏库府。

当是龙精收藏了起来,而龙的口水及其身上带的湖水云水早就入地化无。

匣子被桀王正式封藏,从此深藏内府900多年。

话说蟠桃盛会,西王母宴上甚是高兴,有了几分醉意,就说道:来人,把詹爱卿(至于月神为何姓詹?自有文解,从詹至蟾。)的顷刻花给哀家呈上来,哀家要让诸卿一饱眼福。

西王母身边的一侍女一听主子的话,应声:“喏,”就转身退去。

也有几分醉醺醺的玉帝看了一眼西王母就说道:“爱卿,是不是醉了?”心里话:这么珍贵的花,也要拿出来给人看?应该独赏才是,让朕在后宫寝殿慢慢欣赏来。

醉的人是从来不说自己醉得,西王母也是。

西王母带着醉意的笑着说道:诸仙家,不是哀家自夸,哀家不缺什么珍玩。

各路献宝来的神仙一听,互相对视一眼,虽有几分醉意,还是能听出话音来的,都心里话:敢情我们献宝来,您是不稀罕。这样,我们的马屁不是白拍了。

西王母在醉意里,没有揣摩各路神仙的心事。

玉帝的酒量大些而没有全醉,是看出各路神仙的心思来了,却又不好说,就故作不知的样子,还心里话:是的,你们就是白拍马屁了。你们能说你们今天来参加蟠桃盛会不是为了想吃这延年益寿的蟠桃吗?你们能说你们今天来参加蟠桃盛会不是为了想讨赏要吃西王母娘娘的不死药吗?不然你们极尽所能是为了什么?

西王母没有像玉帝那样想许多,就是直来直往的说道:这天宫的珍玩多的是,甚至比一些珍玩还要珍贵。哀家高兴时候,拿来赏玩;不高兴时候,就懒得碰了。

各路神仙听了,不语。

西王母继续说道:听说月老送来一朵奇花,名曰:顷刻花,不知诸卿听闻过?

各路神仙听了,交头接耳。有的听说过,有的没有听说过,有的说道:早闻月宫有奇花异草,只是没展颜看过。

西王母高兴的说道:正是它没展颜过,又是难得开放,几乎没有人看过。哀家也没有看过,故稀奇来,要与诸卿共赏。

各路神仙听了,甚是高兴,都要一睹顷刻花芳容。

西王母身边走出去的那一侍女,捧着一极漂亮的匣子过来。

西王母见侍女,令其打开。

侍女就面向诸大臣展开匣子,展给大家看。

各路神仙一看匣子,齐都唏嘘起来。

月宫人见了匣子是:月公是唬得脑门油汗直冒,月婆吓的腿软是站不起来,嫦娥婵娟是惊得花容失色,那陪侍的来人是浑身抖颤如筛糠。

究竟怎么了?

玉帝西王母正是在高兴,还有几分得意。忽见众上仙唏嘘,也调头来看匣子里面,却见匣子里面不过就是一枝带叶的青草。

玉帝见了匣子是脸沉了下来,脸上呈怒色道:詹爱卿,这是何故?

月公颤颤巍巍道:这个......

西王母动怒道:难道你是在戏弄哀家不成?什么这个那个的?你给哀家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你月宫人全部被逐出月殿。

月公深知这个西王母利害,一根簪子能凿出个天上的云河而把牛郎织女分开现在,那还有她不能做出来得?她一声吼,真是地球抖三抖,连玉帝都听.让着她,就忙解释的说道:王母娘娘允禀,这顷刻花开,只在顷刻之间。可能现在已过花期,何还能继续开着?属下就是十个百个胆,又岂敢戏弄陛下和王母?属下真是冤枉呀!

玉帝多少是护着月公的,就忙对西王母笑说道:是的,詹爱卿是一老一实的人,不是耍奸巨猾之徒。他可以戏弄天下人,却不敢戏弄爱卿得。

月公一听玉帝的话,心里是:陛下,你还会说话?你这是帮助我说话吗?你还是故意调侃我?什么叫我可以戏弄天下人?倒好像我是天天在戏弄天下人似的。敢情我为天下人牵红线就是在戏弄人?我为天下人牵红线就是白牵了?还是你恨你与西王母这段缘也有我之过?还是我给你续的缘你嫌不够不满足?或者......

西王母想想月公的话也在理,玉帝也没有说错,就说道:看来哀家是错怪了詹爱卿,也是哀家酒多了,一时莫辨是非。

月公心重变轻松了,就说道:王母娘娘言重了,确实是属下考虑不周,微臣......

西王母打住月公的话说道:爱卿不要过谦,也是哀家独太爱的想看顷刻花开。这样,待到月殿顷刻花期开时,哀家一定移辇一睹其芳菲。

月公又忙说道:恕微臣直言。

玉帝说道:当讲无妨。

月公说道:只是这顷刻花只一饷开来即息,难以把握,恐赏它不易。

西王母就说道:此花只是在詹爱卿住所能开绽得,想你定是极了解它的属性,它的花开花落不会无人见的吧?

月公见西王母话说到这份上,只好道:那微臣尽力就是了。

西王母就只好对诸臣笑说道:看来诸卿与哀家无福消受此花的精彩了。

顷刻花一事,就此消停。

正在大家消停之时,那棵小草顷刻开花了,却是灿出一朵金莲,金莲裂开,金枝金叶,流光溢彩,是美轮美奂......

诸仙却见顷刻花开的美妍,那个美是无法形容来,是看得瞠目结舌。

话说玉帝看了顷刻花,眼睛都看直了。

西王母看了顷刻花,不由得赞美,却见玉帝看了顷刻花那个“歹相”就不由得嫉妒起来。

忽然,那顷刻花再一灿,化作一缕氤氲飘而不见了。

顷刻花顷刻间不见了,急得诸仙直叹息,却是因为没有赏够才惋惜。

想不到顷刻花总是不按常规出牌,又顷刻开放顷刻即息,给人流连忘返还回味无穷。

话说参加蟠桃盛会的骊山老龙由天宫回去,带着几分醉意是驾在云上。忽闻一股腥味直冲上天,呛的自己连打几个喷嚏,就仔细闻嗅,再寻看地方却是夏桀宫殿处出来的味道,边回赶路的自语:怎么回事?且允我算来。

骊山老龙一算,是口里直嚷:羞死老龙我了,羞死老龙我了。想我只是几天不在家,这两个孽障竟然生出这等丑事来。丢我龙族的脸也就罢了,竟然丢脸丢到人面前来了。还有那夏桀,真是昏君,荒淫无度,竟听信佞语谗言,藏我龙精遗弃之物府内,这样的王朝岂有不败之理?

骊山老龙一归,大骂二龙伤天害理,违背人伦是遗龙精的秽物世上,违了天规,犯了龙条律,祸害人情。不处罚两龙,不足以平天规龙律人理之愤,押其双双去填地漏海眼。

两龙父母哭求骊山老龙君高抬贵手,放过自己儿女。

骊山老龙说道:若高抬贵手了。天帝一天知道,那将吃不了全兜着走。到那时,只怕是我龙族永无出头之日。

两龙父母哭求无果,只好眼睁睁看着它们的子女被押走了。

两龙这天见最后一面,互目光坚定而不言悔人间一游。

男神龙对女神龙说道:不管天涯海角,我喜你,始于初,终于情,人间纵有万种风情,独你是我唯一的情有独钟。

女神龙听了含泪说道:我也情独钟你,山河为证,日月为鉴,朝为你,暮为你,只一心对你。

两龙父母听了儿女的话,是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的说道:你们到这时候,就不能说句软话,也好使龙王爷饶了你们。

骊山老龙听了两个龙孙的话,气得鼻子冒烟的说道:把它们带下去。

男神龙仍然坚定的对女神龙说道:奈何一个眼眸,一个眉间,已泄了我想你情愁,不知何时才能在一起?不过,有些事,遇见了便于足够半生欢喜,你便是。

女神龙说道:那一刻,那一眼,断定你就是我朝暮最相思的人,从此以后刻骨铭心。最好的缘分,因为你来过,因为我爱过。

男神龙听了重复的说道:是的,最好的缘分,因为你来过,因为我爱过。

结果,两神龙被带走,一个塞地漏(原来大地也有通通照亮的空洞而破漏的地方),一个填海眼。

这日金銮殿上,玉帝说道:适才有人间使者通报,说人间夏国宫殿有两龙在内做苟且之事?那龙还恬不知耻的说它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

一老龙抱笏站出,却是骊山老龙,它说道:禀陛下,那两龙是微臣龙孙,已被微臣一沉锁极寒海眼处了,一被堵了地漏。都是微臣之过,管束无方。因蟠桃盛会,才使它们骄奢淫逸人间。

玉帝就问道:那人间的事情又如何处理了?听说人还把那个.....那个存在匣子里。

那老龙就说道:真是羞死微臣了。现在夏朝已灭亡,匣子传到商朝。殷灭亡后,又传到周朝,连续三朝,从来还没人敢把匣子打开,至今已900多年了。

玉帝一听就有些结巴的说道:这.....这人是怎么回事?竟然还......还把那污秽不堪的东西当宝,供奉起来了,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诸仙官都不言语,大有静观其变之态。

玉帝却是说道:真是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只是筹备了个蟠桃盛会,人间却好似几个世纪?夏朝灭亡,商朝灭亡,现在却是周朝。时世无常,时世无常呀!

骊山老龙说道:确是时世无常。

玉帝就没有好语言的说道:是的。只是许多人站岗岗还立着不死,长生不老,不知是老眼昏花了?还是老不死的力不从心了,自己的属下都管理不好。有时想想,你们这些受人羡慕.尊敬.崇拜的老神仙也惭愧呀!百姓敬重你们,给你们立寺庙,送香火油钱,还跪拜苦求你们。你们被人塑在那是那么高大形象,慈眉善目的在那不劳不动,你们怎么对得起人哟!

玉帝一口一个“你们”,就好像没有他的事情,岂不知他也被人供瞻地也享受人间烟火。

诸仙听了都低首不语。

玉帝继续说道:有时想想是的,这人只一世百年,却历经沧桑,多灾多难得,活着受罪,死时又那般痛苦,可是他们死了一拨又一拨,却对你们神仙始终没有丝毫的失了羡慕.尊敬.崇拜。百姓如此对你们这般的尊敬,你们作为神仙就更不应该做对不起人的事情来了。就比如骊山老龙君的两龙孙,乱人宫闱,毁人朝野,还留那些不干净东西丢人现眼。这不像人做的事情,这不是任何有良知的灵长智者做的事情。

骊山老龙听了是额头汗直涔。

玉帝说道:你们作为神仙,当要自律......

话说周厉王姬胡(公元前904年__公元前829年)执政期间。

诸侯国一侯国国君荣夷公看中周厉王爱财,也经常进贡各种奇宝,很得周厉王欢心,还臭味相投。这日又献宝给周厉王来了,拖了许多车的好东西,对车夫说道:轻点,莫要碰碎里面东西,不然你们小命不保。

周厉王的大臣芮良夫路见荣夷公,心想:其又来讨好卖乖来了。

周厉王临朝,芮良夫知道荣夷公是什么人,就劝谏道:陛下,若是再与荣夷公亲近,周朝必将衰微。那荣夷公是自私自利的人,是什么都想要独占的人。如今他用财利来诱惑您,势必是对您有所企图。身为天子的您不能看透人心,还与交好,这是不对的。陛下当远小人,亲忠臣,为百姓和江山社稷谋福利啊!

荣夷公见己被人弹劾,就出列对周厉王一礼后,就对芮良夫说道:我认为我做的没有错。现天下莫非王土,而天下的东西当都是陛下的。我诸诸侯国皆为大周,而诸诸侯国的财宝当也皆归天子,我只是把我有的的财宝献给陛下,这有什么错?若是我有的财宝不献出来,那才是错误,那才是对大周的不敬,对我天子的不忠。我献出我的财宝有什么错?我又是如何用财利来诱惑陛下?又是如何有所企图了?倒是有些人有财宝不献,那才是奸猾之人,那才是对我大周陛下的不敬不忠不义。

芮良夫气得说道:你这是巧言令色。

周厉王听了荣夷公的话是非常高兴的说道:荣夷公说得一点不错,天下都是寡人的,那天下的好东西都是寡人的。就是说:你的东西是寡人的,寡人的东西自然是寡人的了,荣夷公才是寡人的真正忠臣。

众诸侯国领导殿内听了无语,芮良夫听了无语,周王的臣下都听了无语。

周厉王又说道:荣夷公,你可有更好的良策治理国家?使寡人的大周国库充盈,军队强大起来?

荣夷公听了说道:若使大周国库充盈,军队强大起来,首先离不开财力。臣倒是有一好办法。

周厉王一听是眉飞舞扬的说道:快快说来。

荣夷公说道:控制山林物产,封山锁林,物产专制。这样,我大周国库充盈起来,军队自然就壮大起来了。

芮良夫听了说道:陛下,千万不可信其。百姓大多靠山吃山,这一举动,无疑是动摇了百姓的根本。

周厉王听不进去,还委任荣夷公为卿士来管理国事。

在荣夷公的教唆下,周厉王控制山林物产,封山锁林......

百姓心中怨愤,议论纷纷,指责周厉王行举过分。

殿堂上,周厉王见下面大臣,还有各诸侯国首领如共国之伯名和(即:共伯和)等也在内是无事,就有退朝之意。

周厉王的宦官在侧,见厉王使眼色,便明白,就高声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召公姬虎忍不住就出列就劝谏说道:陛下,现在百姓已不能忍受暴虐的政令!已公开议论陛下的过失了。

周厉王大怒道:谁人竟敢如此大胆议论王朝事情,竟敢置喙寡人?

召公皱眉说道:陛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不是.....

周厉王一听,顿了一下,就一挥手说道:你下去吧!允寡人好好想想。退朝。

周厉王见召公及众大臣退去,就对身边宦官说道:寡人让你找的人怎样了?

那宦官说道:启禀陛下,卑臣已找了许多人,他们都不愿意干这种事,只是.....

周厉王急问道:只是什么?快说。

那宦官说道:卑臣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他愿意为陛下效力。

周厉王一听就笑着说道:那好,给他多点人手,就让他监视这些贱民,看他们以后还敢在背后胡言乱语了。擅议论朝政者,杀;背后辱骂置喙寡人者,杀。

那宦官说道:那卑臣已照陛下的意思安排下去了。

周厉王却说道:这就别怪寡人了,要怪就怪你们擅自议论寡人的朝政。寡人贵为天子,又岂是你们这等刁民揣测得。

有老百姓在茶馆公开议论周厉王的过失,说道:现在的天子暴虐成性,奢侈专横,任用那荣夷公实行专利,以国都的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百姓。这大大违背了我周人百姓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

一百姓就说道:历代暴政王朝多短命。看来周朝的气数将尽,终也逃不了这个劫。

那卫国的巫师正四游周国在监视那些议论周厉王的人,听了,就手一挥,一拥出杀手,举佩刀就砍杀而来。

四周百姓乱作一团,是惊慌失措。

有胆大的百姓就问道:你们为什么大白天公然杀人?还有王法了?

那卫国的巫师却大咧咧说道:王法?我就是王法。我受命天子,凡擅议论朝政者,死;背后指骂陛下者,也是死。怎个,不服?谁不怕刀,尽管说来试试。我倒是看看是你们的脖颈硬,还是我的刀快。

人群里一年轻气盛的是气不过得站出来说道:本来就是么,还不带人说?苛政猛于虎,我百姓不能再私自开垦荒田,也不能进山采食狩猎,连自己动手的权利都不给,这个还要人活了?

有百姓呼应说道:是的,还要人活了?

那卫国的巫师吼道:这些刁民是饥火烧肠作牛吼。来人,给我全部杀有。有事,本侯爷我担了。

一阵混乱,一场打杀,老百姓自然不敌官兵,一时血流尸横......

周厉王三十四年(公元前846年),当时周厉王更加严苛,百姓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

周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寡人能消除百姓对寡人的议论,百姓再不敢有怨言。

召公就耐心的说: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塞回去而已。堵住百姓的嘴巴,要比堵住河流的害处更严重。水蓄积太多,河流一旦决口,所伤害的人一定很多;不让百姓说话,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要疏通河流,使流水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开放言论,使百姓敢说话。因此天子治理国政,要使上至公卿、下到列士都能进献讽喻朝政得失的诗篇,乐官进献所映民情的乐曲,史官进献前代得失利弊的史书,太师进献有劝戒意义的文辞,然后由盲人乐师朗诵和宣读。百官可以直接进谏言,平民则可以把意见辗转上达天子,左右近臣要尽规谏的责任,内亲外戚要考察和弥补天子的过失,乐师和太史要负责教导、诲育天子。老臣汇集、整理各方面意见,然后君王斟酌考虑衡量取舍。这样政事施行起来就很顺当,不会违背常理。百姓有嘴巴,就如同土地有山川,人类财富用度都从这里产生。百姓有嘴巴,又好比土地有饶田沃野,百姓衣服粮食也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百姓把话从嘴里说出来,善事加以推行,恶事加以阻止,这是能够产生财用衣食。百姓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心里考虑好就去做。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那么赞同你的,跟随你的能有几个呢?就好比,你把老鼠的洞给堵死了,老鼠是不能出来了,它却把洞里给啃坏了。

周厉王不听劝阻,还说道:你的是寡人的,寡人的还是寡人的,别人能奈寡人何?

召公劝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应当撤掉巫师,为百姓考虑。

周厉王哪里听得进去,一意孤行。

从此百姓都不敢说话,议论的人逐渐减少,但同时诸侯也不来朝拜。

共伯和见厉王昏庸无道,就走动一些卿大夫.军士.平民百姓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