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青铜醒梦

《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第一卷·仙谪赤水·缘起第14章·青铜醒梦

1

赤水河底的暗流裹挟着血砂翻涌,李白足尖点在覆满铜绿的残垣上,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活物的脊背上。暗红色砂粒如同沸腾的铁砂,顺着裤脚倒灌而入,灼烧着他的皮肤。青莲剑鞘渗出的暗金色酒液在幽蓝的河水中晕染,宛如上古神兽流淌的血液,与周围浑浊的血砂形成诡异的交融。剑穗上七枚星玉已有三枚染成墨色,那漆黑如墨的色泽仿佛在不断吞噬着周围的光线,透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气息,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

水下古城的崩塌余波仍在肆虐,烟尘如厚重的帷幕遮蔽了视线。断裂的青铜锁链如同垂死挣扎的巨蟒,扭曲缠绕在残垣断壁之间。锁链表面斑驳的锈迹与深浅不一的凹痕,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以及曾经禁锢着的恐怖力量。偶尔,锁链会因水流的冲击而抽搐,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在寂静的河底回荡,令人毛骨悚然。

“文王瓮......“苏轼单膝跪地,左手死死捂住不断渗血的左臂。伤口处,半片甲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甲骨上古老的字迹化作细小的血虫,顺着皮肤纹理缓缓爬向他的瞳孔。他的声音因痛苦和惊恐而颤抖,“那七口陶瓮根本不是用来镇蛟......“

话音未落,李清照已经如鬼魅般闪到苏轼身旁。她手腕翻转,青铜酒樽如一道流光扣在苏轼额前。樽底那滴千年血珠仿佛被唤醒的精灵,剧烈震颤起来,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光芒中,一幅尘封千年的画面徐徐展开——周文王身披玄色祭袍,手持燃烧的火把立于岐山祭坛之上。摇曳的火光将他的面容映照得阴晴不定,而他面前的七口陶瓮中,翻滚着的并非寻常酒水,而是掺着金粉的墨汁!墨汁在火焰的炙烤下咕嘟作响,升腾起的黑雾中隐隐浮现出狰狞的面孔,整个画面弥漫着诡异而邪恶的气息。

2

陶渊明手中的《桃花源记》残卷无风自动,哗啦作响间翻到最后一页。“既出,得其船“五个字骤然燃烧,幽蓝色的火焰仿佛来自幽冥地狱,将字迹吞噬殆尽。纸灰飘落之处,河床上竟浮现出鲜红的血篆:【酒魄为墨】。这四个字散发着妖异的光芒,在河水中若隐若现,仿佛蕴含着足以颠覆天地的力量。

刘伶原本醉意朦胧的双眼猛地瞪大,眼中闪过一丝清明。他像是被某种神秘力量牵引,猛然扯下腰间的巫铃,狠狠砸向河床。巫铃落地的瞬间,铃舌中的蛇头骨突然张开腐朽的下颚,发出低沉沙哑的声音:“武王伐纣前夜,八百诸侯饮的根本不是酒......“

他的话音刚落,平静的河水突然剧烈翻涌,形成巨大的漩涡。强大的吸力如同巨兽的巨口,将周围的一切都卷入其中。无数青铜锁链的碎片从漩涡深处竖起,宛如破土而出的钢铁荆棘。链环内侧密密麻麻刻着《尚书》篇章,每一个字都深深刻入金属,历经千年岁月仍清晰可见。

杜康胸口的赤水图腾突然发出刺目的红光,与锁链上的文字产生共鸣。一股强大的力量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震耳欲聋的诵经声在河底回荡。起初,众人还以为是《酒诰》的庄严诵读,可仔细分辨后,却惊恐地发现,那竟是被篡改千年的《醒魂咒》!这一发现让众人如坠冰窖,仿佛揭开了历史最黑暗的一角。

3

李清照手中的金簪毫无征兆地发出清脆的断裂声,断成两截的簪头如流星般坠落。就在这一刻,众人脚下的河床轰然裂开,一道巨大的深渊张着漆黑的大口,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深渊中涌出阵阵刺骨的寒气,带着一股腐朽而邪恶的气息,让人不寒而栗。

七道璀璨的星光从深渊中迸射而出,每道星光中都悬浮着一口裂开的陶瓮。陶瓮中残留的墨汁在星光的照耀下开始蠕动,逐渐凝聚成黑影。随着黑影不断成型,众人惊恐地发现,那赫然是缩小版的蛟龙!蛟龙鳞片闪烁着幽冷的寒光,口中喷出的黑色雾气所到之处,河水瞬间变得漆黑如墨,充满了致命的毒性。

“原来如此......“杜康神色凝重,他一把撕开胸前衣襟,露出的赤水河伤疤已变成墨蓝色,仿佛被黑暗力量彻底侵蚀。“文王用诸侯的血肉为引,把酒魄炼成了......““——封印蛟龙的墨!“李清照接过话头,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

陶渊明毫不犹豫地将残卷掷向深渊。燃烧的纸页如一群浴火的凤凰,朝着深渊飞去。在火光的映照下,陶瓮底部的秘密终于显现——每片陶片内侧都刻着相同的星图,而北斗天枢的位置,正钉着一枚闪烁着诡异光芒的青铜卦钉。那卦钉仿佛是整个封印的核心,散发着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就在这时,一声长啸划破了紧张的气氛。李白眼神中燃烧着熊熊斗志,青莲剑第一次完全出鞘。剑刃在星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凛冽的寒光,仿佛能斩断世间一切邪恶。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在这赤水河底一触即发。

李白足尖轻点,如同一道青色闪电般冲向蛟龙。青莲剑在他手中化作流光,每一剑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直刺蛟龙要害。蛟龙咆哮着,张开血盆大口,喷出的黑色雾气瞬间弥漫开来。雾气中散发着刺鼻的腐臭,如同来自地狱的毒气,所到之处,河水剧烈翻腾,泛起阵阵黑色泡沫。

苏轼强忍着伤口的剧痛,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他紧盯着青铜锁链上的《尚书》篇章,大脑飞速运转,试图从中找到破解之法。突然,他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大声呼喊:“众人听令!蛟龙与墨汁相连,我们需斩断其联系!“他的声音在河底回荡,坚定而有力。

李清照手持青铜酒樽,口中念念有词。酒樽中涌出金色的光芒,在空中凝聚成一道道符咒。符咒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与蛟龙的黑暗力量激烈碰撞。每一道符咒都像是一把利剑,刺向蛟龙,试图扰乱它的行动。尽管金簪已断,但她的法术依然强大,金色光芒与黑色雾气在河水中交织,形成了一幅绚丽而危险的画面。

刘伶摇晃着酒葫芦,醉意朦胧的脸上却透着一丝狡黠。他将酒葫芦高高举起,口中大喊:“看我用这人间至醇,迷了这孽畜的心智!“酒液如瀑布般倾泻而出,在水中扩散成一片浓郁的酒雾。浓烈的酒香弥漫在河底,那醇厚的气息仿佛能穿透灵魂。蛟龙似乎受到了影响,动作变得迟缓起来,眼中闪过一丝迷茫。

陶渊明站在众人后方,手中残卷无风自动。他口中吟诵着古老的咒语,残卷上燃烧的火焰越来越旺。一道道火焰从残卷中飞出,在空中交织成一道火墙,阻挡着周围青铜锁链的攻击。火焰在水中燃烧,却不被河水浇灭,反而越燃越旺,映照着陶渊明坚毅的脸庞。

战斗愈发激烈,蛟龙愤怒地摆动着身躯,掀起的巨大水波如同一堵堵水墙,将众人冲得东倒西歪。它的尾巴横扫而过,青铜锁链碎片如子弹般射向众人。李清照急忙挥舞酒樽,金色光芒形成一道护盾,将碎片挡下。李白则趁机飞身而上,青莲剑直刺蛟龙的眼睛。蛟龙吃痛,剧烈挣扎,河水被搅得更加浑浊。

苏轼突然发现,蛟龙每次攻击时,陶瓮中的墨汁都会剧烈波动。他心中一动,大喊:“攻击陶瓮!切断蛟龙与墨汁的联系!“众人听闻,立刻改变策略。李清照将酒樽中的力量凝聚成一道金色光束,射向陶瓮;刘伶则将剩余的酒液化作酒箭,朝着陶瓮射去;陶渊明的火焰也改变方向,包裹住陶瓮。

在众人的合力攻击下,陶瓮开始出现裂痕。蛟龙感受到了危机,变得更加疯狂。它不顾一切地冲向众人,口中喷出的黑色雾气更加浓烈。李白大喝一声,青莲剑爆发出耀眼的光芒,一剑斩向蛟龙的脖颈。与此同时,陶瓮终于承受不住攻击,轰然炸裂。墨汁四溅,蛟龙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开始变得透明,逐渐消散在河水中。

随着蛟龙的消失,河底恢复了平静。众人松了一口气,疲惫地瘫倒在地。但他们知道,这只是开始,前方还有更多的秘密和挑战等待着他们。而那被揭开的历史真相,也将永远改变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