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太上讲道,过往不可追

第四章

按照正常洪荒时间线。

道祖鸿钧成圣之后会有三次讲道。

一讲大罗道,再讲准圣道,三讲圣人道。

三次讲道,间隔均为三万年。

每次讲道为一万年。

三讲结束之后,巫妖二族会彻底爆发大战,继而巫妖量劫降临。

按照当下的时间来看,距离巫妖量劫爆发,最少还有十几万年。

这十几万年如果好好谋划一番,加上太上老师的庇护,易木估计自己从玄仙突破金仙,继而谋取太乙金仙应该没问题。

至于再高的境界,易木不敢想。

毕竟太乙金仙之上就是大罗金仙。

大罗金仙者,自身超脱命运与时空长河,非量劫加身而不朽。

就以目前易木的情况,基本上不可能,除非他能有大毅力、大造化加上时机恰当,收获丰厚的谋划才行。

所以现在易木的目标,就是在巫妖量劫正式开启之前,达到太乙金仙。

至于更高的境界,能达到最好,达不到他也不恼,只要能按部就班,稳健发育,易木就已经心满意足,这也与他草木生灵化形的性格契合。

……

“你且坐下来吧。”

旁边,太上手指轻点,仙光弥漫间,易木脚下出现一张蒲团。

盘坐上去,易木顿时感觉浑身上下一阵清爽,周身法力运转顺畅,元神通透,连心境都为之平和下来。

“这蒲团名为醒道蒲团,是为师采集先天醒神藤的枝条编制,又以你通天师叔手中先天灵根九叶紫芝所结紫芝叶的汁液浸泡,最后是你元始师叔亲手炼制才得以完成。”

“端坐此蒲团上,能迅速扫除杂念,清心静神,而且契合你现在的境界。”

“以后你修炼,就先用这张蒲团吧。”

解释完后,太上也正是开始讲道。

如今太上已经修得大罗金仙道果,并且境界臻至后期,虽尚未征得圣人道果,但是一身道法已经通玄。

尤其是当其大罗庆云展开后。

金色光辉映照八方,涵盖千万里天地。

层层道韵跌宕,有尊贵紫光从东而来,横贯天际。

同时,圣洁庆云当中,有无为、自然、清净、阴阳、造化等法则从中显化,其中妙理,引人沉醉。

太上开始口头妙理,有金莲绽放。

易木立刻收敛心神,静心聆听。

太上道音悠扬,如古琴奏响,自然空寂妙音当中,却又包含天地至理,每一个声调,都好像是道的反馈。

很难想象,区区玄仙之道,竟然能被太上演绎到如此地步,就像是一场用法则做笔墨所挥洒的艺术一般。

反观易木,此刻他盘坐在醒道蒲团上,双眸微闭,整个人都徜徉在无尽道法妙理之中无法自拔。

玄仙境界在洪荒当中虽然不算什么高深境界,但却是生灵修行上的一个关键节点。

玄仙之前,包括玄仙境界,都是生灵为识道做准备。

只有跨过玄仙,摘取金仙道果后才算真正入道。

所以玄仙是生灵识道过程中最后一个境界,也是最重要的境界。

也正是因为如此,太上才如此大费周章,将玄仙之道的所有妙理以他独有的方式演绎到了极致。

至于沉浸在玄仙之道中的易木,或许因为自身作为穿越者拥有前世记忆的加持。

他穿越后虽然跟脚一般,但是悟性却远超寻常生灵。

所以太上所讲的玄仙妙法不仅尽数被他剖析并且融会贯通,而且还可以参照自身,查缺补漏,自主发现这些年修行的错误并予以改正。

如此,随着讲道的进行,易木的法力愈发浑厚,元神逐渐通透,气血开始充盈,其周身缭绕灵光也变成太清仙光。

同时,易木的道行也从玄仙初期迅速提升,不仅达到玄仙中期的程度,而且还继续积累,不断提升,最终达到玄仙后期才堪堪停止。

虽然通过听道,这次易木提升的只有道行而非境界。

但是道行提升上来后就意味着易木在接下来境界突破玄仙后期之前将不再有修行瓶颈。

接下来只要易木能按部就班,勤勉修行,不断积攒法力,提升底蕴,那么未来境界与道行齐平,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除了境界之道外,太清还为易木传授了一些太清仙法与神通。

虽然因为太清还未前往紫霄宫听到的原因,此次传授的仙法与神通并非玄门正统,但这些也都是太清化形之后静心钻研的术法神通,其精妙程度远非寻常先天生灵血脉传承中的术法可比拟的。

对易木而言,更是难得可贵,所以这些仙法与神通,易木也全都认真聆听,并努力掌握。

……

乌飞兔走,岁月如流。

百年的时间在洪荒当中显得如此短暂。

当太上讲道结束后,易木依旧沉浸在道法海洋当中并未苏醒。

见此,太上并没有惊醒易木,而是朝着易木后脑中央正绽放莹莹光华的泥丸宫打出一道仙光后,便招来了旁边论道百年的元始、通天两位师弟,朝紫霄宫遁去。

直至距离三清离去又过去三百年后,易木周身才突然绽放不朽光辉。

有浩瀚灵气从八方席卷而来,化作一条灵气龙卷,如鲸鱼吸水般被易木吸收入体。

灵气化作涓涓法力,顺着易木周身游走。

后续又有更多的灵气转化为法力,继续滋养易木本身。

如此,在经过整整四十九次循环后。

易木浑身气息刹那间暴涨,境界终于得到提升,晋升至玄仙中期。

之后,易木又闭关百年,吸收与消化境界突破后的收获与造化。

所以当易木彻底出关后,三清离去早就过去了四百年。

“这么算下来,道祖讲道差不多已经正式开始了吧。”

忘忧山最高峰,易木将此地命名为妄过峰。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易木之所以将山峰如此命名,就是因此而为。

上一世的云烟只当妄过,而今既然能重生于洪荒,自然就要与过往彻底告别,迎接新的现实。

此峰,只当易木曾经活过,但是现在,他希望这一世能有不一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