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熔金裂痕

五月的阳光像熔化的金子,从教室的窗户倾泻进来。俞晨盯着课桌上那张被揉皱又展平的数学模拟卷,鲜红的“98“刺痛着他的眼睛。离满分还有52分的距离,这个数字像一把刀,把他高三以来所有的努力都切成了碎片。

“这次模拟考,我们班有三位同学进入了年级前二十。“班主任李老师的声音从讲台上传来,眼镜片后的目光扫过教室,“但是,也有同学退步明显。“

俞晨感觉那道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半秒,他的耳根烧了起来。前排的林小满转过头,冲他做了个鬼脸,用口型说“别在意“。他勉强扯了扯嘴角,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试卷边缘,直到那里出现了一道细小的裂缝。

“俞晨,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下课铃响起时,李老师丢下这句话,夹着教案大步走出了教室。

教室里立刻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俞晨慢吞吞地收拾书包,把那张该死的试卷塞进文件夹最底层。

“老李头肯定又要长篇大论了。“林小满一屁股坐在他前面的空位上,马尾辫随着动作晃了晃,“要不要我等你?“

“不用。“俞晨摇摇头,“我妈今天调休在家,我得早点回去。“

林小满撇撇嘴:“你妈是不是又给你炖了十全大补汤?上次那锅当归鸡汤,味道我在走廊那头都闻见了。“

俞晨苦笑了一下。自从进入高三,母亲王丽华就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他的饮食起居上,各种补品轮番上阵,仿佛那些汤汤水水里藏着高考的答案。

办公室门口,俞晨深吸了一口气才敲门。李老师正戴着老花镜批改作业,见他进来,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知道为什么叫你来吗?“

俞晨盯着办公桌上那盆蔫头耷脑的绿萝:“因为我考砸了。“

“不是考砸的问题。“李老师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你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其他同学都在刷题,你呢?整天抱着那些课外书看,还写什么小说!“

俞晨的手指在膝盖上收紧。他确实在偷偷写一个关于时间旅行的小说,主角可以回到过去修改自己的选择。但他从没想过这会影响学习——那些文字是他唯一的出口,是压抑的高三生活中透气的缝隙。

“离高考只剩三十天了,你还在做梦!“李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妈昨天给我打电话,说你在房间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她以为你在学习,结果呢?“

俞晨猛地抬头:“她翻我东西?“

“重点是这个吗?“李老师拍了下桌子,“你上次月考还是年级前五十,这次掉到一百开外!照这样下去,别说重点大学,二本都危险!“

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刺耳。俞晨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胸腔里膨胀,几乎要撑破他的肋骨。他想说这次只是失误,想说那些课外阅读拓宽了他的思路,想说写作让他保持清醒...但最后,他只是低下头:“我知道了,老师。“

走出校门时,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俞晨绕了远路,沿着河边慢慢走。水面上跳动着细碎的金光,几个小孩在岸边追逐打闹,笑声被风吹得很远。他想起小时候,父亲还在时,他们一家经常来这里野餐。那时候,天空似乎永远这么蓝。

钥匙刚插进锁孔,门就从里面打开了。王丽华系着围裙,脸上带着刻意的笑容:“回来啦?我炖了天麻鱼头汤,对记忆力好。“

俞晨嗯了一声,弯腰换鞋,刻意避开母亲探究的目光。

“李老师打电话了吗?“果然,饭桌上刚喝了两口汤,母亲就忍不住了。

“打了。“俞晨盯着汤碗里漂浮的枸杞,“他说我状态不好。“

王丽华放下筷子:“晨晨,妈妈不是要给你压力。但高考是你人生的转折点,我们不能...“

“我知道!“俞晨突然提高了声音,“我知道高考重要,我知道我必须考上好大学,我知道我辜负了你们的期望!这些话我听了八百遍了!“

餐厅陷入沉默。王丽华的眼圈慢慢红了,她低头搅动着已经凉了的汤:“你爸要是还在...“

“别拿爸说事!“俞晨推开椅子站起来,“他不是因为没考上好大学才出车祸的!“

跑进房间锁上门,俞晨把自己摔在床上。书桌上,模拟考的错题本还摊开着,旁边是那本只写了一半的小说稿。他抓起稿纸想撕,却在最后一刻停住了。纸页上,主角正在面临一个选择:回到过去改变某个决定,或者接受现实继续前行。

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母亲的声音带着哽咽:“晨晨,妈不是那个意思...汤我热好了,你记得喝。“

俞晨把脸埋进枕头里,直到呼吸变得困难才抬起头。书柜玻璃反射出一个陌生的自己——眼睛通红,头发乱得像鸟窝。他拉开抽屉想把稿纸塞进去,却摸到了一个硬皮本子。是父亲留下的日记,母亲在他初中时给他的,说等他长大了再看。

他鬼使神差地翻开,随机停在一页:

“1999年6月15日。今天厂里宣布裁员名单,我在其中。丽华哭了,说天要塌了。但奇怪的是,我反而感到一种解脱。或许这是个机会,去做我一直想做的事——开一家小书店...“

俞晨的手指微微发抖。他从未听母亲提起过父亲想开书店的事。在他记忆中,父亲永远是个尽职的机械厂技术员,每天早出晚归,周末也常常加班。那个想开书店的年轻人,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第二天早自习,俞晨顶着两个黑眼圈走进教室时,发现自己的座位上放着一个保温杯。林小满从课本后露出半张脸:“醒神茶,我家祖传配方。“

俞晨拧开盖子,一股混合着薄荷和不知名草药的清香扑面而来。他喝了一口,差点喷出来:“这什么玩意儿?这么苦!“

“良药苦口嘛。“林小满笑嘻嘻地说,“昨晚又熬夜了?“

俞晨正要回答,教室前门走进来一个陌生身影。是个高个子男生,穿着略显宽大的校服,脸色有些苍白。班主任跟在后面,拍了拍手:“同学们,这是从二中转来的陈墨,大家欢迎。“

稀稀拉拉的掌声中,新同学简短地做了自我介绍。当李老师安排他坐在俞晨后面的空位时,俞晨注意到男生的手指修长苍白,像是不常见阳光。

“听说他是因为心脏病休学了一年。“林小满趁老师转身写板书时小声说,“二中的学霸,本来去年就能保送的。“

课间,俞晨转身想和新同学搭话,却发现陈墨正专注地看着窗外。顺着他的视线,俞晨看到一只麻雀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不时歪头啄啄羽毛。

“你喜欢鸟?“俞晨问道。

陈墨转过脸来,他的眼睛很黑,像是能把所有光都吸进去:“它们很自由,不是吗?想去哪就去哪。“

俞晨不知怎么接话。倒是陈墨指了指他桌上摊开的数学错题本:“这道题,你的解法太绕了。“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了几行公式,“这样更简单。“

看着那简洁优雅的解题步骤,俞晨瞪大了眼睛:“我去,这方法老师都没讲过!“

“我自己想的。“陈墨笑了笑,“有时候跳出框架,问题反而简单了。“

放学后,三人意外地一起走到了校门口。林小满提议去新开的奶茶店坐坐,出乎俞晨意料的是,看起来孤僻的陈墨居然点头同意了。

奶茶店里,陈墨点了一杯热牛奶。林小满咬着珍珠含糊不清地问:“听说你去年就能保送清华?为什么放弃了?“

俞晨在桌下踢了她一脚,陈墨却并不在意:“因为我想参加高考。“

“啊?“林小满瞪大眼睛,“有人居然主动想高考?“

“很奇怪吗?“陈墨的手指在玻璃杯上轻轻敲击,“有些路,明知道难走,但还是想亲自走一遍。“

俞晨突然想起父亲日记里的那句话。他盯着陈墨苍白的侧脸,感觉这个转学生身上有种说不清的东西,像是经历过什么重大的失去,才变得如此...通透?

“对了,“陈墨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书推给俞晨,“昨天收作业时看到你桌上有科幻杂志,这本你可能会喜欢。“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俞晨接过书,封面上是一个机械手臂触碰人类手指的画面。他的心脏突然跳得快了些:“你怎么会有这个?学校图书馆可没这种书。“

“收集很久了。“陈墨站起身,“你们慢喝,我得回去吃药了。“

看着陈墨瘦削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林小满吹了个口哨:“怪人。不过怪得挺有意思。“

俞晨翻开书,扉页上有一行小字:“致所有在黑暗中寻找光的人。“

那天晚上,俞晨没有刷题。他坐在书桌前,一口气读完了那本小说。当合上最后一页时,窗外的天已经全黑了,只有台灯在书桌上投下一圈温暖的光。他拿起笔,在错题本上写下一行字:“有时候,正确的答案不在选项里。“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即兴作文,题目是《选择》。俞晨盯着这个单词看了很久,突然有了灵感。他写道:

“人生最困难的选择不是对与错,而是对与对。当你必须在两个同样珍贵的可能性中做出抉择时,勇气不在于选择哪条路,而在于接受选择带来的所有可能...“

下课时,语文老师叫住他,说这是她今年看过的最有深度的学生作文,问他能不能投稿给校刊。俞晨回头,正好对上陈墨带着笑意的眼睛。

周末,三人约在图书馆学习。陈墨带来了他自己整理的物理笔记,里面全是独创的解题思路。林小满则贡献出一套据说“押题超准“的英语资料。他们找了个角落的位置,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画出均匀的光带。

“这道电磁学题,其实可以类比水流...“陈墨的讲解总是充满意想不到的比喻。俞晨发现自己竟然完全跟得上思路,那些在课堂上如同天书般的公式,在陈墨的解释下变得生动起来。

“你该去当老师。“林小满由衷地说,“比老李头讲得明白多了。“

陈墨笑了笑,突然咳嗽起来。他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药瓶,倒出两粒白色药片吞下。俞晨注意到他的手在微微发抖。

“没事吧?“俞晨递过水杯。

“老毛病了。“陈墨轻描淡写地说,“先天性心脏瓣膜缺陷,不影响给你们讲题。“

林小满倒吸一口冷气:“那你还...“

“还什么?“陈墨挑眉,“装作随时会碎的样子?那多没意思。“

俞晨不知该说什么。他看着陈墨苍白的嘴唇和那双异常明亮的眼睛,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脆弱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多么倔强的灵魂。

回家的路上,俞晨绕道去了河边。夕阳西下,水面泛着橘红色的波光。他想起陈墨说的“有些路明知道难走“,想起父亲日记里那个未实现的书店梦想,想起自己藏在抽屉里的小说稿...手机突然震动,是母亲发来的信息:“妈妈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回来路上小心。“

简单的几个字,让俞晨的眼眶莫名发热。他抬头看向远处,几只白鹭掠过水面,翅膀在夕阳下染成了金色。

那天晚上,俞晨做了一个梦。梦里他站在一个巨大的迷宫中央,每条路都通向不同的未来。父亲站在其中一条路上向他招手,陈墨在另一条路上安静地微笑,而母亲站在第三条路上,手里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他在梦中辗转反侧,直到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脸上。

距离高考还有二十天。